自制豆腐乳如何保存不变质?吃发霉的豆腐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豆腐乳是一道常见的菜。很多人特别喜欢吃豆腐乳,尤其是相对宅的人或者一些上班族。他们吃饭的时候一般会吃点豆腐乳,但是我们都知道豆腐乳其实就是发霉的豆腐,所以很容易变质。自制豆腐乳如何保存不变质?吃发霉的豆腐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1,霉变豆腐介绍

霉豆腐是我国独创的传统调味品,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用来烹制风味独特的菜肴。发霉豆腐的原料是豆腐的白坯。给白坯接种合适的霉菌,在合适的条件下培养,很快上面就会长出白毛,也就是产生大量霉菌。搓毛白坯,最后腌制,就成了发霉的豆腐。

2、自制豆腐的保存方法

买回家的豆腐乳才打开几天,就长了恶心的霉菌。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其实就算不把豆腐放冰箱里,开瓶后也是很容易保存的。切记不要让豆腐接触到水分。

无湿气干燥筷子支架

在我成长的每一段时间里,我的祖母总是警告我不要用湿筷子携带它。就算餐具洗了没保持干燥,接触豆腐乳也是让它发霉的头号公敌。所以,下次想吃豆腐乳的时候,要准备好干筷子,恭恭敬敬地从容器里拿出来,记得把瓶盖盖好,放在阴凉处。即使一年后再打开罐子,味道也还不错。

加米酒更美味。

放置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发现汁液少、不注水的豆腐乳不仅味道不对,有时甚至看起来很差。这时候米酒就派上用场了。只需倒入米酒补充,让米酒淹没豆腐脑。瓶盖密封后,豆腐不仅会恢复原来的味道,还会使豆腐更加美味。

就算买了豆腐脑回家,也不用急着吃。你可以把原汁和一些米酒混合,再放几天,你会发现米酒发酵的豆腐比平时更美味。

不要选择现做的豆腐乳。

豆腐乳和酒一样,只是越重越香。刚出现的豆腐脑看起来是白色的,只是味道少了点。原因是放的时间不够长,汁液没有和豆腐乳发生足够的化学变化,香气跑不出来。下次想吃豆腐乳的时候,记得要挑好,至少三个月后再吃。

3、发霉豆腐的危害

导致碘缺乏

做豆腐的黄豆含有皂素,会加速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容易导致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促进痛风发作

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异常的痛风患者和血尿酸浓度升高的患者容易导致痛风发作。

增加肾脏负担

正常情况下,蛋白质这种人在体内吃的植物,经过新陈代谢,最后大部分变成含氮的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这时,如果不注意饮食,大量吃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蛋白,势必增加体内产生的含氮废物,增加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促进动脉硬化

豆制品中富含蛋氨酸,可被酶转化为半胱氨酸。它会损伤动脉壁的内皮细胞,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在动脉壁上,导致动脉硬化的形成。

对精子有害

英国科学家实验室的初步研究发现,大豆中的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可能对精子有害。据路透社报道,英国研究人员称,大豆中发现的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可能对精子有害,并影响男性生育能力。

4.吃豆腐乳的好处

食欲

豆腐富含植物蛋白。蛋白质经过发酵后分解成各种氨基酸,产生酵母等物质,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刺激食欲。

预防老年痴呆症

我们知道动物性食物(肉、蛋、奶、鱼、虾等。)富含维生素B12。事实上,发酵豆制品(豆腐)也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2。如果缺乏维生素B12,会加速大脑老化,引起阿尔茨海默病,所以常吃臭豆腐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