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

Tms物流运输系统是(运输管理系统?)简称是企业主系统的一个分系统,主要针对物流运输,是物流运输的核心系统。

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如下:

三、功能模块

1.基础信息管理

需要在TMS中维护项目信息和用户信息,以方便订单的生成和流转。物品就像订单的标签,物品信息的维护可以保证每个订单都有自己的物品,方便订单的分组管理。

TMS的用户包括:承运人、经营人和托运人。

车主是有用车需求的角色,可以创建任务单;

承运人是一个有能力的角色,提供车辆和司机来完成运输任务;

运营商就像是连接货主和承运人的桥梁。他们一方面从车主处获取对车辆的需求并合理分配给相应的承运商,另一方面将从承运商处获取的任务状态信息传回给车主。通过绑定合作关系,不同用户可以合作完成分发任务。

请点击输入图片说明。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

添加用户和项目并维护基本信息;

在不同用户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合作关系的建立对于TMS计费和调度非常重要。只有建立正确的合作关系,才能在计费时选择正确的商户(有合作关系),在排班时匹配正确的承运商(有合作关系)。

比尔

在运输业务的第一阶段,用车需求通常由开票提出。TMS计费的主要内容包括:发货人和收货人的联系电话、发货人和收货人的地址信息、订单信息、运输货物信息、用车时间、所需车型等。计费功能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提交,还包含很多其他功能,如信息关联、地图定位、里程估算、上下游价格估算等。具体内容看用户需求。

在运输业务中,除了TMS计费,还有用户在APP端下单,以及从其他系统导入的订单。APP端的用户通常是2C用户,他们在手机APP里自己下单。目前市面上有这类app,如拉货、快狗打车、优送橙花瓣等。其他系统通常指业主自己的系统,与TMS连接,直接将订单导入TMS。

3.订单管理

订单创建成功后,进入运输业务的第二阶段,操作员按照一定的规则对订单进行处理,推送给合适的承运商。一般操作流程如下:

(1)派遣

订单批准后,需要分配给合适的承运商,也就是发送订单。该动作通常由操作员在TMS中完成。调度方式分为人工调度和自动调度:

人工派单:由于发货人和承运商之间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当发货人的订单被派单时,会自动匹配合作承运商,由操作员选择合适的承运商,推送订单。

自动调度:在TMS中设置了某些调度规则。生成任务订单时,系统可以根据调度规则自动选择承运商,并将订单推送给指定的司机,无需操作员手动选择。

(2)智能调度

TMS订单量大,协调资源多,纯人力调度效率低,成本高,难以满足配送需求。针对以上痛点,智能调度利用算法,围绕人、车、路合理规划调度策略,实现最优资源分配方案,高效完成调度工作。

TMS智能调度的核心思想是“资源优化利用,货车高效匹配,提升出行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

订单组合——资源的最优利用:装载地址相同或相似的订单经常出现在大订单中。如果将这些订单组合成一趟列车,配送给司机,可以降低配送成本,提高装载率,增加司机单次配送的收入,实现人力和车辆资源的优化利用。

调度——高效的货车匹配:订单会按照一定的匹配规则自动分配给符合条件的司机,匹配因素包括车型、城市、经验、司机到装货地点的距离、满载率等等。运输业务的数据量极大,高效的货车匹配解决了人力调度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也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司机和货主的需求,使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路线规划——提高出行效率:根据多个装车点和卸车点的地理位置,为司机规划合理的行车路线,避免漏装、漏卸、绕道的情况,降低行车成本,帮助司机快速完成订单任务。

(3)订单跟踪

实际上,订单跟踪已经进入运输业务的第三阶段,承运商已经开始执行配送任务,实时跟踪订单状态,并将状态信息反馈给运营方,再由运营方反馈给货主。订单跟踪可以让车主实时获得订单的当前状态,也便于平台控制司机,保证订单任务的顺利完成。订单跟踪有两种实现方式——人工更新和电子围栏。

1)手动更新订单状态

通常,承运商或司机点击订单状态按钮来改变订单的当前状态。承运人一般在交通系统运营,司机需要在手机APP或小程序等软件上操作。

主动触发订单状态变化的方式虽然可以实现订单状态的跟踪,但是订单状态的准确率并不高。这是因为如果司机规范操作,往往在到达某个节点一段时间后再改变状态,使得订单状态滞后;如果司机不规范操作,随意更改状态,订单的实际状态可能与显示状态不一致,订单跟踪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2)电子围栏自动更新订单状态。

通过GPS定位获得司机的当前位置,并估算司机位置到装货点和卸货点的距离,根据距离信息判断并改变订单状态。这种方法可以实时跟踪订单,自动改变状态,无需人工操作。缺点是可能偶尔得不到司机的位置信息,导致订单状态信息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人工干预来更改订单状态。

(4)签收表单管理

判断一个运输任务是否完成,要看货主是否签单。在所有者签署订单后,承运人需要上传收据并更改订单状态以结束订单。

4.价格管理

(1)定价方式

运输业务中常用的定价方法有五种:

1)单一定价

通常,选择一种测量方法来获得货物的测量值。运输业务一般以重量、体积、数量、点数、车辆、订单等来衡量。

2)分段定价

对实测值分段定价,判断商品实测值属于哪个区间,根据区间单价计算价格。

3)梯度定价

将实测值分段计价,分别计算每段运费,最后将所有段运费相加。

4)价格比较定价

采用某种计价方式,选择不同的计量方式,比如分别按重量和体积计价,比较两种价格,选择符合需求的一种。

5)细分+梯度定价

细分+梯度定价是快递行业常用的定价方式。下表是某快递公司的定价表:

货物重量不足3KG时,实行分段计价;货物重量大于3KG时,按梯度计价方式计价。

(2)价格模板维护

对于不同的商家、承运商甚至不同的货物,运输的计价方式是不同的,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维护不同的价格模板,方便使用和管理。有两种价格模板:上游价格模板和下游价格模板。上游价格模板是商家收钱的定价规则,下游价格模板是运营商付费的定价规则。

(3)价格模板的应用

维护好价格模板,需要指定价格模板的应用条件,即给每个价格模板设置一个调用条件,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调用对应的价格模板进行计费。可以从路线(始发地、目的地)、商户、项目等不同维度为价格模板设置调用条件。

5.结算管理

在结算管理中,完成订单费用的调整和审核,然后财务人员根据账单进行上下游收付。

费用清单:可以在费用清单中调整订单数据,核实后生成报表。根据上下游价格模板的不同,费用清单分为上游清单和下游清单。

对账单:对账单也分为上游票据和下游票据。上游账单是应向商家收取的费用账单,下游账单是应向承运商支付的费用账单。财务人员根据账单进行收付。

6.异常管理

可以在订单创建后、签署前报告异常,报告异常时应说明异常情况。报告异常的订单将流入异常管理,在那里记录、处理和跟踪异常工作订单。

7.2C业务

对于2C的运输业务,除了上面的功能模块,还有一个司机管理模块。与上面描述的用户管理不同的是,驱动管理只需要维护用户信息,不需要绑定合作关系。

个体司机需要注册认证才能加入平台,认证通过后才能在平台接单拉货。司机的信息维护不仅包括认证部分,还包括司机在平台上活动的数据记录。(来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