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智慧警务”

数据是科学的尺度,是知识的源泉。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个以信息爆炸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这对公安机关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此,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把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公安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强警论坛李伟婷大数据时代呼唤大数据发展。如果说过去是技术为王的时代,那么大数据时代就是内容为王的时代。作为获取、处理和利用内容的工具,更先进的技术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就警务信息化应用而言,近年来,浙江公安机关通过系统整合,从技术层面初步解决了信息孤岛、信息碎片化的僵局,为实现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 * *应用提供了现实基础。现在问题已经更多的集中在如何实现海量数据的深度应用、综合应用、高端应用,推动这些数据从量变到质变。在我看来,有必要对数据进行开发,利用数学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挖掘出各种数据背后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进而判断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服务于防控等现实斗争。根据公安机关的实际,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二是抓好技术结构的优化。重点是加强技术架构的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当前的技术架构,应重点梳理基于云技术的基础设施;基于可视化、扁平化、集成化和一站式、点对点技术的线路梳理;基于内外网交互,梳理各种传输、存储和计算实现;基于安全考虑整理战略布局。第三,要做好海量数据的预处理。所谓数据预处理,就是对各种数据进行筛选、过滤、分类、关联,建立类似“超市净菜”的数据仓库,根据特定用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分发化的服务,改变原始数据混乱的存储局面,提高数据的应用效率。努力实现从技术服务提供商向内容提供商的转变,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预处理,建立公安机关的数据仓库。第四,要以刚性的手腕建立信息标准和规范。大数据时代,信息共享已经成为每个人的知识,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从源头上解决标准规范和信息共享问题,既要树立“共享是原则,不共享是例外”的理念,又要树立“入库是原则,不入库是例外”的理念,规范项目管理、代码体系、接口、数据使用和系统运维。新黄金十年呼唤打造创新大平台10年前,浙江公安机关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创新,建设了浙江公安信息化骨干应用系统,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浙江特色、公安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如果说之前以防控体系为标志的浙江公安信息化被称为信息警务黄金十年,那么以数据大整合、大融合、大应用为标志的“智慧浙江公安”无疑是又一个黄金十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核心是科技创新竞争力。创新不是口号,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具体到“智慧浙江公安”建设,要重点做好五个突破:一是项目牵引。轮廓看得清楚,抓重点项目建设,才能带动一般项目建设。当前要重点抓好警务云建设应用、PGIS平台深度开发应用、视频数据集成挖掘应用、模块化、集成化、即插即用、可快速部署的野战通信指挥支撑平台,以及智能终端和个性化、人性化的后台服务。二是搭建全警创新应用平台。就是打造像谷歌、脸书、维基、百度、腾讯、淘宝、土豆、优酷这样的警务信息创新应用平台,建立公安机关的“苹果商店”和“安卓市场”。既要从现有的应用中筛选出一批创新的小软件和工具,也要开发或支持一批打击破案、执法办案的业务工具。同时,要为公安基础工作、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开发一批便捷、低成本、大众化的应用软件,方便民警随时随地下载应用。同时,要完善发明评价鉴定、版权保护、奖励表彰等制度。,激发和保护广大民警的创造激情。三是打造信息高地和特区。典型示范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建设“智慧浙江公安”,首先要关注部分试点县的建设。各市要选择一个基础条件好的县作为示范县,带领全县先行先试。上级公安机关应当在项目建设、财政补贴、人才扶持、工作帮扶等方面采取一些扶持政策,予以优先考虑。第四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大脑来推动创新。分工合作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信息化的发展也需要内外合作。要善于借力创新,通过全面梳理信息服务梳理外包服务内容,规范编制外包业务目录,探索完善外包服务模式。只要社会和企业能够承受,就要大胆放开准入。同时,要加强与高新单位的战略合作,培养一批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人员等开发应用型专业人才,逐步走自主开发和运维之路。高危时代呼唤良好的安全“紧箍咒”。网络没有边界。互联网在为生产生活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高风险时代。在风险时代,一定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和危机管理能力,牢记“100-1=0”。没有安全,这个“1”就没有意义。目前,浙江公安机关拥有5000多个应用系统、3000个网站、设备和数千个T数据,是名副其实的“巨系统”。这么大的系统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避免出现大问题。守住数据不丢失、网络不断、系统不瘫痪的底线,必须时刻关注九大安全:一是内容安全,杜绝“一机两用”。二是作业安全,重点关注作业平台是否可靠,作业制度是否完善,作业值班是否到位。第三是边界安全,保证内外网交互不出错。第四,终端安全,防止警用通信、平板电脑等终端丢失,保证这些终端接入系统的安全性。五是传输安全,保证网络有足够的带宽和稳定性,防止数据丢失事故。第六,系统开发安全,防止源代码流入社会,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第七,通信保证了安全,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了一旦发生危机,可以快速响应,快速消除。第八,团队自身安全,坚持反腐防变警钟长鸣,始终不懈地反腐倡廉,在与运营商等公司打交道时一定要廉洁奉公。九是大安防行业健康发展,特别是要加强视频监控资源管理,防止侵犯人民隐私权。在创新时代,呼唤队伍素质和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是科技创新中最活跃的因素。各级公安科技信息部门作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直接决定着整个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成败。第一,机构要健全、统一、规范。要按照职能明确、称谓统一的要求,大力加强科技信息化队伍正规化建设。目前,仍有许多县级公安机关没有设立科技部门。笔者认为,这是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即使不要求事业单位单独挂牌,也可以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但必须有专门的人从事科技情报工作。称谓也要统一,职能要进一步明确,逐步理顺与信息办的关系和科技厅内部行政与事业的关系。第二,加强培训和学习。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日新月异。对于拥有信息技术的警察来说,学习培训比其他警种更重要,更应该重视。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训练大纲应及时调整。既要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又要学习新的政策法律知识和新的公安业务知识,促进先进技术与公安业务的融合和相互促进。应大力培养专家型人才,鼓励民警参与各类岗位的资格认证,同时还可以抽调一批基层骨干民警到专班、项目办进行后续培训,从而培养出一批专家。第三,要增强活力。要增强人才交流,就要及时引进优秀人才,及时替换不符合岗位需要的人。既要立足自身培养自己的人才,又要把眼光向外,积极向公司、企业借用人才为我所用。要进一步完善交流合作机制,与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与小企业开展微观合作,通过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为公安信息化发展注入活力。第四,团队文化要培养积累。文化是团队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团队必然是支离破碎的。IT行业有一种特殊的文化。如果是朝阳文化,就代表了潮流和未来。要善于吸收IT行业的活力和创新勇气,以及IT人特有的梦工厂文化元素和中华民族淡泊光明、宁静致远的传统文化元素。我们要尽职尽责,专注于一些克服困难的事情,享受办公室成功的喜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者单位:浙江省公安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