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好吗?为什么?

萍乡市是江西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已形成煤炭、机械、冶金、化工、建材、陶瓷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钢材、电瓷、工业瓷、烟花爆竹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目前,煤炭产量占全省的40%;钢铁占全省30%以上;化学填料产销量占全国70%;电瓷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低压电瓷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电瓷出口量占全省的85%,PC电瓷是全国驰名商标。建材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省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年产水泥500多万吨。2001浮法玻璃产量达到555万重量箱,全国第八;安源牌客车畅销全国。安源股份于2002年7月2日隆重上市,成为我市首家上市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腾飞塑料总厂生产的“腾飞”塑料制品和物管集团生产的防水材料、精制茶油和“鸿安源”白酒畅销国内市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发展迅速,中国杜仲茶、“天天尚”、“武功山”、“岳池”矿泉水等越来越受市场欢迎。

轻工产品获各类名优产品奖300多项(次),其中15项获国家级奖。获新产品成果奖100余项(次),其中“飞碟”电风扇“飞碟”商标获江西省著名商标,市毛巾厂“皇后毛巾”获出口免检产品,市华海防雨服装厂“奇宽”牌透气防雨服获“1998年国家专利产品金奖”和“1994年最大科技金奖”并出口上海。

改革开放以来,萍乡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1978到2001,GDP年均增长10.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3.3: 43.8: 22.9变为2006年的13.6: 54.8: 31.6,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萍乡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努力提高工业经济总量。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并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全面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完善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招商引资。“十五”期间,萍乡工业经济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把萍乡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赣西明珠做出突出贡献。

商业经济

[编辑此段落]

萍乡是赣西重要的工业城镇。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逐渐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萍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22.9%变为2001年的31.6%,2001年末。

萍乡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全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路运输体系。市区开通了十多条公交线路,八家汽车租赁公司有600多辆出租汽车。2001年,全社会客运量7.6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3.8亿吨公里。萍乡汽车集装箱中转站已投入使用。

萍乡的金融、通信、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社会中介组织市场行为不断规范,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全市程控交换系统总容量2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0多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54.38+05.8万户,邮电业务总量3.5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1.6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2.83亿元;国内保额565438+8500万元,保费收入5700万元。

萍乡的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加速发展,重点是“安源”品牌和“武功”品牌。加快了武功山、安源、秋收起义广场、杨琪、聂龙洞、傩文化等自然风光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开发,建成了韶山—安源—井冈山旅游热线。2001年,凭祥旅游人数达654.38+0.05万人,旅游收入5.8亿元。

萍乡一直是赣西的商品集散地。历史上,由于水路运输和现代铁路、公路运输的便利,萍乡的商业比较繁荣。市区商业建筑众多,形成主街、跃进路、八一街三大主要中央商务区。各种批发市场应运而生,成千上万的个体商贩和精品商店使城市商业繁荣起来。萍乡商城的服装、布料、家具、鞋帽、日用品;长生楼精品服饰、集邮币收藏;永昌寺的音像、书籍、塑料制品;安源建材市场装修材料;张家大屋的水果批发市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新建的城市美丽工程“金三角美食城”也进入了运营阶段。200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32亿元,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9.1.6亿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十五”期间,萍乡将加快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商品市场建设,进一步发展商贸业;着力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完善服务体系,促进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和中介服务;努力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力争到2005年底,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4%,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