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应如何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1.投资期。指产品从设计、生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在这个阶段,客户对产品还不熟悉,所以有以下特点:①生产不稳定,生产批量小;(2)成本比较高,企业负担比较大(通常没有利润甚至亏损);③产品没有被人们接受,销量增长缓慢;④产品品种少;⑤市场竞争少。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重点应该是建立新产品的知名度,广泛宣传和大力推广,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和试用,努力开拓分销渠道,占领市场。具体策略主要包括:

(1)要重点解决人们对产品不了解或者不熟悉的问题,千方百计让人们熟悉,这样我们经营的产品才能站住脚。这个时候产品还不稳定,要大量做广告,扩大产品的宣传,树立产品的口碑。在这个阶段,企业不得不承担沉重的广告费用。

(2)利用现有产品辅助开发,用名牌产品推广新产品。

(3)采取试行的办法。

(4)给予批发、零售或其他类型的后续分销企业折扣,刺激中间商积极促销。

2.畅销阶段又称成长期,是指新产品通过试销取得良好效果,买方逐渐接受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开拓市场。这一阶段的特点是:(1)批量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快速增加;(2)销量快速增长,一般来说价格也有所上涨;(3)生产类似产品的竞争者开始介入。

在这个阶段,产品的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工艺设备和各种专用设备全部投入生产线,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销量增长很快,企业开始有更多的利润。随着更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加入这一行列,竞争逐渐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保持良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要因为产品畅销而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产量和利润。为了促进市场的增长,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拓展目标市场,积极开拓新的细分市场;

(2)广告的重点从建立产品知名度转向推广品牌和商标,使人们对产品产生好感,产生好感和偏好;

(3)增加新的分销渠道或加强分销渠道。

3.饱和阶段又称成熟阶段,是指产品稳步进入批量生产和市场销售,产品需求趋于饱和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购买者普遍较多;(2)产品日益普及和标准化;(3)销量相对稳定;(3)成本低,产量大;(4)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产品质量、颜色、品种、规格、包装、成本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加剧。

在这个阶段,企业不应该满足于维持既得利益和地位,而应该积极主动,争取稳定的市场份额,延长产品的市场寿命。具体策略主要包括:(1)千方百计稳定目标市场,留住原有消费者,同时使消费者对某一产品“忠诚”;

(2)增加产品系列,使产品多样化,增加颜色、规格和档次,扩大目标市场,至少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覆盖面),改变广告和服务措施的重点;

(3)着力提升企业声誉。这个时候的广告宣传和试销阶段不一样,仍然不能介绍某个产品。这个时候市面上有很多类似的产品,你做同样的宣传,稍有差错就要花别人的广告费。同时要加强售后服务。

这个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开发第二代产品,为产品的升级换代做准备。

4.滞销阶段,又称衰退或衰退。指产品的淘汰阶段。此时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上还有其他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时,市场情况是:

(1)产品销量和利润处于大幅下滑状态;

(2)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在这个阶段,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应该果断决策,破旧立新,及时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叫做“光荣退休”。有经验的营销人员总结了三个字,叫“撤、转、攻”。“甩卖”是一种“撤”,“撤”也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转”有几层意思:一、转移目标市场。二是转移产品用途。“攻”是指在“撤”的同时采取进攻策略,推出新产品是最典型的“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