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产品电商平台_农民如何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

随着“三网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涉农电子商务的规模将多元化,并与智能农业、智能流通、智能消费连接成一体,涉农电子商务的服务环境将日益改善。同时,我国每年有6543.8+090亿美元的农产品进出口业务,农产品跨境电子交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跨境电子商务将从沿海地区扩展到内陆地区,从城市渗透到农村。国际化将成为更多农村电商的重要选择。"

农村电商的服务环境日臻完善。各种专业服务商开始进入农村,提供货源、仓储、摄影、网店装修运营、融资理财、品牌推广和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一系列服务。涉农电商领域涌现出B2B、B2C、C2C、C2B、O2O、微电商、本地生活、跨境电商等各种主流电商模式。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一些涉农电商企业开始拓展产业链,从零售商到分销商,从纯渠道商到品牌商,从原材料采购到设计,找厂家做代工,最后把货分销给其他小网商,逐步建立起以品牌商、批发商、零售商为主体的垂直产业链级的电子商务。与此同时,农村电商的交易类型开始从单一的网络零售向复合型模式转变。农村电子商务线上线下融合趋势

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充分发挥线下实体店的物流、服务、体验优势,促进实体市场与线上市场融合发展,实现线下实体市场转型。近两年,中国农村电商风起云涌。本文简述了目前媒体广泛报道的淘宝、JD.COM、乐村淘、淘实惠、随网五种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的基本做法和特点,然后分析并简要评价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三个问题:一是覆盖广度与覆盖深度的关系;第二,本地化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三,农村电子商务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协调。表1五种典型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表1梳理了农村淘宝、JD.COM、乐村淘、淘实惠、随网五家企业的农村电商发展情况。除了随网起步较早外,其他四家公司都是在2014年底左右开始农村电商计划的,在不同模式和定位的指导下,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下面将对这些模型的异同点逐一进行简要描述和比较,并做出评论。一、农村淘宝模式农村淘宝是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的产物。是2014阿里巴巴上市后推出的,主要模仿早期的遂昌模式。农村淘宝的基本做法是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县级公共服务中心。政府在宣传、资金、场地、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公共服务中心配备阿里县小二,负责区域内农村淘宝合伙人的管理、业务拓展和考核;在村级建立农村淘宝服务站点,主要功能是买卖网上交易和代收代发快递。主要盈利点是每单的佣金。此外,村淘合伙人还负责当地农特产品的线上销售。阿里巴巴农村电商模式的核心是将淘宝平台注入农村市场。为此,阿里巴巴成立了农村淘宝事业部,与全国各地政府合作,招募农村淘宝合伙人,并进行相关培训。阿里巴巴的电商第三方平台在城市运营多年,生态链已经非常完整。作为外部输入的销售平台,通过挤压替代进入农村市场。第一,会对原有的农村市场造成很大冲击,使本地商家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因为本地商家大多实力较弱,往往很难与阿里这样的平台巨头竞争。二是本地实体商贸流通体系受到外地平台冲击而受损,原本本地的交易转移到互联网上,本地GDP和税收被吸到外地平台电商发展更成熟的地区,加大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再次,农村淘宝依靠县小二和村淘合伙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农产品上行体系。村淘全职合伙人收入全靠代购提成,而网购需求有限的小村、贫困村村淘合伙人的生存状况堪忧。

二、JD.COM模式JD.COM农村电商模式可以概括为“双线发展,渠道下沉”。所谓“双线发展”,是指JD.COM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服务站同步推进:JD.COM县级服务中心由原JD.COM配送站升级而来,主要由JD.COM运营,负责除家电以外的商品在JD.COM平台的营销、配送和展示,同时招聘和培训JD.COM农村推广人员,开拓农村市场;京东帮服务站采取加盟合作的方式运营,负责JD.COM平台上大家电的配送、安装、维修和营销。“渠道下沉”针对的是京东的痛点。COM的家电下乡。JD.COM打算利用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服务站开拓4-6级市场,借助自营电商的正品行货优势,提出“让村民和城里人享受同样的消费服务”的目标,进军农村消费市场。与农村淘宝模式相比,JD.COM模式的核心特点是利用自营平台和物流体系优势,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渠道下沉,打造农村电商市场正品行货的品牌优势,开拓农村消费市场;通过吸引本地服务商加盟京东帮的服务站,快速实现村级市场的配送覆盖,解决产品(尤其是家电)的售后服务问题。JD.COM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的不足在于,工业品的价格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农产品。作为最大的自营B2C电商,如何利用其集中采购优势,如何与农村产业链服务结合,真正帮助农产品上行,还有相当大的努力空间。三、乐村淘模式乐村淘模式可以概括为所谓的“双向O2O”。按照乐村淘自己的说法,就是要搭建“将商品、服务、信息快速输送到农村,再将农产品、劳动力、农业信息输送到城市”的双向供需平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现金流”的封闭循环体系。乐村淘的运营模式是直接面对农村消费者和供应商,以批量集中采购为基础(如乐村淘通过建立专门的流通服务体系,成立了“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高效出口农产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城乡之间的沟通和连接,构建城乡之间的“双向供需流通平台(双向线上到线下)”。

四。淘模式淘电商平台的设计和运营理念是以每个县为中心,让“数据、人才、GDP”留在县域,通过与外部生态的连接,在每个县域的小自循环系统上构建全国大生态。县级淘实惠的主要方法是搭建本地化的电商平台。本土化体现在县域互联网的自生态,即利用互联网围绕县域本地流通体系构建电商生态,帮助本地流通业态实现信息化转型升级,优先满足和配置县域内的需求和资源。淘模式在国家层面通过特定的渠道把所有的县连接起来,激活了原本沉寂的县之间的商品、资金、信息的流通。借助淘宝平台上的本地馆,各个县的本地产品可以在全国范围的供应链中流动,信息和资金可以在淘宝体系中快速高效地享受和结算,各个县的生态在淘宝体系中连接起来,形成全国流通市场生态圈。

动词 (verb的缩写)遂昌模式遂昌模式是诞生于浙江遂昌县的一种农村电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从事工业品没落的赶街公司,主要从事农村代购、农村创业、本地生活服务;其次,从事农产品上行的穗旺公司,主要建设农产品供应链和营销体系;最后是遂昌网店协会,从事孵化和宣传,主要培训农村电商的参与者。其中,最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在区域农村电商市场,围绕当地农特产品,通过创新探索,建立了相对领先的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支撑体系。遂昌模式在深化农产品电商本地供应链体系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了村淘、JD.COM等电商平台。遂昌模式的核心是推动以本地综合服务商为主体的县域电商生态发展,实现遂昌县本地农特产品的接触和上移。甘杰公司主要通过在遂昌复制自己的经营模式实现向外扩张,包括自营和加盟,移植自己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的探索,将遂昌形成的经验传播到其他县。

不及物动词总结总的来说,目前流行的农村电商模式主要是以工业品下行为主,对农产品上行的探索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推广意义的方法和模式。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农产品的问题,农产品的品种多,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形成一套通用的做法;第二,农村的问题。中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千差万别。走出一条成熟的农产品发展模式是非常困难的。第三,农村电商参与者的问题。农产品需要一套集品控、物流、营销于一体的服务体系,需要各个主体紧密合作来完成这个体系的建立。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这种合作机制的出现。

本地化是中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所谓本土化,简单来说就是“接地气”,是作为局外人的电商平台如何与当地的市场基础、环境、条件相结合,形成合力的重要标志。在本土化的问题上,从微观的角度来说,需要理清国外电商和本土“店”的关系。本地化要求国外电商能够很好的融合,帮助本地原有的“店铺”实现信息化转型。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纯粹的竞争,而是相互融合* * *共同进化;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外电子商务平台应该能够促进原有的传统农村贸易体系,提高其流通效率,帮助当地经济发展。但在实践中,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来外地主体与本地主体、电商与店主之间的激烈矛盾。总的来说,中国农村电商在2016快速布局之后,很快就会进入电商之间竞争渗透的“中板绞杀”期。在此期间,处理好以上三项越来越重要:一是要根据自身定位,在覆盖深度、覆盖广度等方面做出取舍,集中资源围绕自身目标进行布局;其次,电子商务要想协调发展,必须与农村当地市场相结合,尽可能借用当地原有的资源,在与当地和线下的融合中实现促进业态转型的目的;最后,农村电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参与者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