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这个地方怎么样?

省情介绍

江西,古称“吴头楚尾,闽腹粤庭”,是一个“胜利之区”。江西省位于北纬24° 7′至29° 9′之间,东经114° 02′至117° 97′之间。江西省境内北部较为平坦,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间丘陵起伏,是一个向鄱阳湖倾斜、整体向北开放的巨大盆地。全境河流2400多条,赣江、抚河、信江、何秀、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

江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江西东临浙江、福建,南接广东,西接湖南,北接湖北,安徽长江,是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洲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合肥等重要城镇和港口的直线距离大多在600至700公里以内。国内高速公路2206公里,出省主要通道全部为高速。京九线、浙赣线贯穿全境。空运和水运都很方便。

江西生态好,资源丰富。截至2008年7月8日,该省已有2处世界遗产和2处世界地质公园。1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2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2个;3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60个省级森林公园;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风景如画的柘林湖,深浅适宜的仙女湖等。全省森林覆盖率60.05%,居全国前列。江西矿产资源丰富。

江西名人众多,文化灿烂。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江西人才辈出,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星星灿烂就会在历史上发光。江西红色文化享誉海内外。

江西物产丰富,品种多样。景德镇瓷器历史悠久,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响如磬”的特点享誉海内外。樟树四大特色酒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清、香、醇、纯”,故名。遂川狗牯脑茶叶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南丰蜜桔在历史上是皇家贡品。此外,还有庐山云雾茶、中华猕猴桃、赣南脐橙、南安板鸭、泰和无极、江铃汽车、凤凰相机、金盛卷烟等。有9个品种被列为中国驰名商标。

江西产业齐全,特色鲜明。江西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建国以来从未停止为国家贡献粮食的两个省份之一。生态农业前景喜人,绿色农产品成为重要增长点。截至2008年7月8日,全省绿色食品数量达到916个,居全国首位。有机食品数量为415,居全国第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3家,其中国家级14家。江西大力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及金属制品、中成药及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及现代家电产业、食品产业、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光电、高精铜、优钢、特种车船、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特色化工、绿色食品、度假旅游、新服务等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2008年6月5日至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这也是江西省第一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

地理气候

在江西,春季回暖较早,但天气多变,由暖转冷,降雨较多直至初夏;仲夏至中秋节前天气晴朗,炎热干燥;冬季寒冷但霜期短,特别是近几年冬季暖气候明显。由于江西地形狭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但总体来说,春秋短,夏冬长。省内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mm至1940mm,无霜期长。

江西省年平均气温约为65438±08℃。赣东北、赣西北及沿江地区年平均气温略低,为16℃~ 17℃。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水原地区和赣西南山区在17℃至18℃之间。福州、吉安南部、新疆中游在18℃至19℃之间。甘南盆地气温最高,约为65438±09℃至20℃。全年全省极端最高气温南北差异不大,甚至北高南低,但几乎都接近或超过40℃,部分县区日最高气温已达44.9℃。极端最低气温南北差异较大:九江大部分地区在-12℃至-14℃之间,部分县还出现了-18.9℃的极端最低气温;赣南在-5℃左右,省内其他地区一般在-7℃至-12℃之间。

江西全年日照辐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97大卡至114.5大卡;都昌县最多,铜鼓县最少。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73.3小时至2077.5小时;都昌县最多,崇义县最少。

江西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341mm ~ 1940mm,总体呈现南多北少,东部少,山区盆地多的特点。武夷山、怀玉山、九连山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800毫米至2000毫米,而鄱阳湖及吉太盆地以北的沿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350毫米至1.400毫米,其他大部分地区在1.500毫米至1.700毫米之间..降水季节全年变化很大。秋冬季一般晴多雨少,65438-0977秋冬大部分地区以阴雨天气为主的情况比较少见。春天乍暖还寒,阴雨连绵。一般4月份以后,全省都进入了雨季。5月和6月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时期,月平均降水量在200毫米至350毫米以上,最大达到700毫米以上..在此期间,出现暴雨或大暴雨,暴雨强度从50毫米到100毫米不等,最大时甚至达到300毫米到500毫米。7月,雨带北移,雨季结束,气温大幅回升。全省进入晴热期,夏旱秋旱相连。从东南海上登陆的台风给江西带来了阵雨,缓解了旱情,降低了酷暑。除了季节分布不均,降水量的年内变化也差异较大,最多年份可达最小值的两倍以上。

除庐山外,全省年平均风速为1米每秒至3.8米每秒,德兴市最小,幸子县最大。平均大风日为0.5天至28.5天,以宜黄县最小,幸子县最大。鄱阳湖、赣江、抚河下游、高山山顶、峡谷风能资源丰富,年均风速3米至5米每秒。

该省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寒害、洪涝、干旱和冻害以及短时高温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