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菲尔普斯的贡献和价值

65438+10月9日,瑞典学院皇家科学院终于将经济学的最高荣誉——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73岁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就业与增长理论的著名代表埃德蒙兹·菲尔普斯(EdmundS Phelps),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通货膨胀与失业预期之间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懂西方经济学的人都可以从书本上认识这位学者——首先,他的研究触角广泛。他的研究集中在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共债务、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成功的领域——经济增长。此外,他的思维能够超越“宏观”本身,将微观主体行为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合起来,突破了以往宏观经济研究的思维模式,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影响经济进程的最重要人物之一”。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凯恩斯理论留下了两个未解之谜:一是为什么在经济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非自愿失业仍然存在;第二,“有效需求”的减少为什么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也就是为什么货币工资和物价不能马上下降来防止就业的减少?挑战在于如何在传统经济学的框架下解释这些问题。

费尔普斯在1968的论文中建立了劳动力转移模型。在他的模型中,实现市场均衡(即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与其行动一致)无法消除失业,甚至无法消除非自愿失业。他强调了劳动力跳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因此薪酬必须是能够减少员工跳槽频率、努力工作的“效率薪酬”,高于均衡时的薪酬,从而解释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如果未被发现的“有效需求”的增加推高了货币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而企业没有预期到这种增加,那么就业就会减少。换句话说,如果实际价格和工资水平的上涨超出了预期水平,那么“有效需求”的增加就会增加失业率。这其实涉及到一个信息不完全、不完美的世界。1969 65438+10月,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次会议上,经济学家们充分讨论了上述理论。会后出版的题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微观基础》的论文集,掀起了对这一宏观经济学新分支的第一轮研究热潮。

在1969的论文中,费尔普斯建立了“岛屿模型”,解释了即使劳动者对自己“岛屿”的工资水平不满意,当他们离开自己的岛屿去一个工资更高的“岛屿”时,他们仍然是失业的。

这些模型的重要发现是非均衡的存在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对工资和物价的错误预期会影响失业率。例如,在“孤岛模型”中,如果劳动者的预期平均工资低于实际平均工资,那么一些劳动者可能会接受低于实际平均工资的工作,并停止寻找这些工作,因此失业率会下降。

整个20世纪60年代末,菲尔普斯试图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费尔普斯致力于如何从理论上证明,如果每个经济人都能做出理性预期,那么对均衡的偏离只能是货币性的。他认为,如果工资和价格的决定是异步的,那么即使在理性预期的情况下,偏离均衡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失。这项研究推动了所谓“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兴起,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

在解释凯恩斯难题的同时,菲尔普斯还挑战了当时流行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英国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A W Phillips)在1958年提出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旨在证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即容忍适当的通货膨胀有助于降低失业率。但费尔普斯对完全依据菲利普斯曲线制定政策提出质疑,指出“通货膨胀不仅与失业有关,还与企业和员工对物价和工资增长的预期有关”。他的理由是,无论失业率是多少,如果人们和企业预期通胀会上升,他们就会要求更高的工资或设定更高的商品价格。这样通货膨胀的预期就会实现,结果失业率不会继续下降,反而通货膨胀会上升。费尔普斯提出的这个经济模型被称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费尔普斯的理论表明,未来的政策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政策决策:今天的低通胀率也会导致未来的低通胀预期,这将有利于未来的政策决策。这项研究增强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的理解。他的研究对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当今许多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最关键的事实是,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之后的7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如今,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通胀预期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也是皇家科学瑞典学院最重要的贡献。费尔普斯对经济理论的贡献是多样而杰出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许多研究成果至今仍被频繁引用。而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提出了均衡增长理论,而费尔普斯则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动态优化路径,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并进一步探讨了劳资关系,从而正式确立了他的经济增长理论。“黄金律”通常指的是均衡增长路径中的劳资最优配置,即劳资比例被视为最重要的经济关系,通过调整劳资比例可以确定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增长。在他关于“黄金律”的论文中,他还试图分析工业发展与技术进步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资本投入和增加研发支出来实现技术进步,以及创新和新发明在经济中的问题。

费尔普斯的理论表明,未来的经济政策取决于人们今天的行为以及他们认为明天会发生什么。“我试图将人的因素重新纳入我们的经济模型,具体来说,他们估计其他经济参与者同时在做什么,并预测未来。政府和个人必须在没有所有信息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完全理解经济是如何运转的。”

菲尔普斯还研究了活力,即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这一话题,试图找出技术创新在美国不断涌现,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欧洲却很薄弱的原因。他在2004年接受纽约《太阳报》采访时表示,缺乏活力,即对工作和商业不积极的态度,是欧洲许多问题的根源,包括就业率低和生产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