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清洁能源成为减少雾霾的“利器”?

不为人知的清洁能源——蓝炭,成为了减少雾霾的“利器”。

近年来,在冬季,中国北方频繁的雾霾天气经常给人们带来困扰,而烟煤的排放是PM2.5的重要原因之一。这迫使“因煤而兴”的陕西榆林转入建设新能源和化工基地的“快车道”。

“目前,榆林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全面加快,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玉林市发改委规划处副处长周文君在接受采访时说。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带。当地作为能源资源丰富的地方,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倡导发展清洁能源。“转型升级”成为榆林经济发展的热词。

作为榆林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角色,蓝炭已成为推动当地治污减排、带动能源转型的“利器”。

山东淄博的村民试图焚烧榆林市赞助的蓝炭。

刘再堂说,榆林神木企业对蓝炭的需求一直很大。在过去,原煤在露天燃烧以燃烧其挥发物,这往往会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后来当地企业和兰禅厂开始一起研发加工,逐渐把过去简单的技术发展成现在节能环保的技术。“我们是靠烧明火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条路我们走得很艰难。”

在焦化行业,兰炭被称为半焦,由优质侏罗纪不粘煤和弱粘煤制成。适合生产兰炭的煤炭大多分布在陕北、新疆、内蒙古的少数地区,所以兰炭已经成为一种区域性产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专家周斌表示,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与传统煤炭相比,它所含的硫等污染物含量更低,但燃烧效率更高。此外,木炭的价格远低于核能、太阳能和其他能源。由于陕北榆林煤炭产业相对成熟,目前榆林兰炭已形成规模和品牌,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木炭在炉子里燃烧。

据了解,2017至1-9月,榆林市生产蓝炭2280.83万吨,同比增长11.47%;蓝炭销量1606.29万吨,同比增长17438+0%。榆林兰炭主要销往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等周边地区以及河北、山东、浙江、广州、四川、福建、贵州等地,少量出口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挪威等国家。

“国内工业市场对蓝炭的需求趋于饱和,年消费量基本稳定在654.38+05万吨左右,但民用市场缺口很大。”刘再堂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每年需要2.7亿吨左右的原煤用于取暖和做饭,而榆林神木地区每年只能生产2000万吨的兰炭。如果未来用蓝炭替代原煤,民用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榆林能源局局长秦认为,与传统燃煤相比,兰炭不仅清洁环保,而且价格优势很大。目前蓝炭在民用领域的认知度不高,仍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帮助,改变燃料使用的惯性思维。

这样就可以推广使用蓝炭来减少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