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土菜特色产业成就了衡东土菜。

如果说2004年以前的衡东土菜是在一个内室里孕育出来的,没有人认识她,那么2004年以后的衡东土菜就是隔着窗户吹喇叭——出名了。2004年和2006年,衡东县分别举办了两届地方菜肴文化节。从此,衡东土菜名声大噪,身价倍增。

首届“地方美食文化节”* *评选出20个衡东地方美食、20位地方名厨、10家地方名菜店、10位地方美食大师、1位“地方美食之王”,衡东县被省烹饪协会授予唯一“地方美食县”。2006年,以建县40周年为契机,衡东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地方美食文化节。* * *评选出10位地方美食大师,13家三星级地方美食店,7家二星级地方美食店,23家地方美食特产店,整理出80道地方美食名菜。

由于两个地方美食文化节的举办,新塘味美思、东厨、冉静、福香园、醉好、虎子等餐馆的生意从此大增,每天从高速公路路过或特意赶来就餐的车辆不下数百辆。石湾酥肚、杨桥糠肉、土匪猪肝、杨子坪萝卜皮、柳下咸鸭蛋、石潭唐镇鱼等衡东一批特色菜、特产给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农村的小土菜也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雅致的大厅里,邀请衡东土菜参与交流、沟通、探讨的邀请函真的是铺天盖地。长沙、广州、上海、苏州等地的衡东地方菜,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

餐饮业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衡东经济的快速发展。瞄准市场,大力宣传推广衡东土菜,举办了两届土菜文化节,衡东土菜的名声越传越远。如今,衡东土菜已经形成了以餐饮业为龙头,养殖种植为四条腿,加工运输服务为两翼的一条龙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衡东土菜餐厅接待外宾超过300万人次。

衡东土菜坚持科学的品牌战略,推动土菜及相关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在形成自己的风格,有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做知名的地方蔬菜品牌。衡东土菜馆遍布全县,且相对集中,各具特色。城关和新塘土菜馆是一条街,档次高,菜谱丰富。柳下大源渡的活鱼,石湾的脆皮肚,杨桥的野菜,塔庄的土鸡,都有地方特色。除了本地餐馆,衡东人还在衡阳、长沙、广州、深圳、珠海、郑州、北京等地开设了50余家专卖店,在其他地方也能吃到地道的衡东本地菜。据统计,该县餐饮业直接创收1000多万元。与此同时,衡东本地蔬菜产业链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杨林的山鸡基地、苗圃的野猪基地、三丈的黄椒基地、石湾的野菜基地等也具有一定规模。2004年以来,衡东涌现出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9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恒金公司生产的“黄金黄牌”咸鸭蛋也已销售进人民大会堂。

2007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6.4%,我市增长18.7%,我县增长32.8%。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有地方美食旅馆2247家,从业人员2.5万人。2006年餐饮业销售总额为31亿元。当地规模以上蔬菜加工企业39家,年产值2.2亿元,特色农业基地7个,当地蔬菜产业链从业人员8万人,年产值654.38+0.5亿元,农民切实从中受益。当地蔬菜产业已成为该县民营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为了做大做强本地蔬菜产业,2009年,衡东县政府邀请湖南大学专家对衡东本地蔬菜城建设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该县还将着手建立行业标准,加强基地建设,做好行业培训,挖掘乡土菜文化,着力打造衡东乡土菜知名品牌,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衡东乡土菜文化品位,让衡东乡土菜闻起来更香、吃起来更美、吃起来更爽口。

吸取南山寿岳的精华,滋养圣水江河的灵气。登上南粤,品尝衡东的土菜,听禅乐,闻土菜。我开心极了,玩得不亦乐乎。我忍不住大喊:“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