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罗蒙的发展历史
1932搬到南京西路新世界大厦。
1935搬至南京西路新华影院对面,更名为“佩罗蒙”。
1936迁至上海市南京东路257号。
Peromont成立后,在激烈的同行业竞争中,以精湛的技艺、上乘的品质、精明的管理、热情的服务成为一流的名牌专卖店。Peromont成功的秘诀是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根本。徐大昌高薪聘请了王阿福、沈、包高海、庄志龙等当时被誉为上海西服界“四大名家”的工艺大师,并为他们配备了一流的技师,使佩罗蒙聚集了精英和人才。
在选材上,面料和里料辅料选用进口名牌产品,做工上采用量身定制的产品,有羊毛外壳和光面外壳两种样品。面料烫衬需要24小时以上,辅料热缩和水缩两次,缝制一套西装需要60小时左右,保证面料高档,做工精致,质量上乘,久不走样。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Peromont这个中华老字号已经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检验标准。通过推、回、拉、结、沉的操作要求和西服制作中的肥、圆、服、滑,最终使外观平、直、正、挺、挺,达到刀工、手工、车、烫四功,使佩罗蒙服装享受美。1990以来,公司坚持发扬传统,传承佩罗蒙传统的西服制作技艺,让传统技艺代代相传。
在保持西服特色的前提下,公司还注重挖掘旗下“春秋”、“协大祥”等名牌西服和纺织面料的潜力。同时涉足男装其他领域,Peromont T恤、内衣、标准夹、衬衫、领带、皮鞋、袜子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文革“十年动乱”期间,佩罗蒙的招牌被认为是“洋气”,遭遇厄运。一开始改成了“中国”,后来又改成了“培养艺术”。商务品种更受欢迎,西装需要出国才能缝制,商务特色和科技特色有被落下的危险。
1949上海解放后,佩罗蒙的客户发生了变化。1956公私合营虽然带来了生意上的转机,但基本上还是以流行服装为主。“巧裁严瞻”是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给佩罗蒙的题词。上海佩罗蒙西服公司党支部书记闵宝弟在2006年6月27日接受《品牌万里行》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有着78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佩罗蒙和很多老字号一样,成功靠的是独特的技艺。以西装、大衣为代表,Peromont以精湛的工艺、新颖的材质、独特的风格享誉海内外。在服装行业集团化、高科技化,行业内大量厂商追求设计多于技术的今天,Peromont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特色和独特技艺。
佩罗蒙的独门绝技是根据客户的体型和个性要求量身定做衣服,尤其是针对体型特殊的客户。“闵宝娣说,只要经过匠人的剪裁,他身体上的缺陷就可以被掩盖和矫正,达到漂亮体面的效果。据悉,佩罗蒙的另一项绝活是制作各种特殊的礼服,这种技艺如今几乎失传,被佩罗蒙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Peromont的特色工艺有着严格的工艺标准和操作流程,做工之精湛令人惊叹。公司在大胆进行工艺改革的同时,坚持走“科技兴企”之路,既继承了卷尺、铁、剪刀等传统“三宝”,又积极探索,增添了另一宝“电脑”。公司在佩罗蒙特设立了西装定制中心,服装CAD工作室,企业网站,在线定制和订购服务,开发了“新一代国服”。
Peromont在传承精致手工服装的同时,在缝纫、面料、款式等方面也赶上了世界潮流。因此,建立了“Peromont智能服装CAD集成应用系统”。这套先进的设备集数据采集、款式和面料选择、CAD设计、客户数据管理于一体,不仅省去了人工打样的环节,而且缝制出来的西服美观合身。该项目的研发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佩罗蒙定制中心还承担着为国家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名流提供的特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