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这个是我给皮革专业讲课的资料。
皮革是猿从树上走下穿的第一件衣服。
皮革工业是人类最古老的工业。皮革工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
下面简单地回顾皮革的发展史。
★ 史前:“用革造扉,用皮造履”
☆“夏以树叶遮体,冬以兽皮御寒”,“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上古穴居而野外,衣毛而冒皮”——《后汉书?舆服》;“上古被发服皮”——《炙彀子》;
☆ 北京猿人文化遗址,出土刮削石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和西安半坡遗址,出土骨针,表明1万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人类已经掌握缝制兽皮服装技术;
☆ 伏羲正姓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近代中国实业通志》——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 殷商
☆ 河南安阳出土殷商时代“戍革鼎”上刻有“革”字——其型若披着盔甲的武士;
☆ 河南安阳殷墓出土木腔蟒皮鼓;
☆ “裘”“皮”“革”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可查到;
☆ “甲始于夏第六世帝杼”——《尚书》
★ 周
☆ 周朝设有“金、玉、皮、工、石”五种官吏管理日常生活用品;
☆《周礼?考工记》叙述皮革分“函、鲍、韗、韦、裘”五部;
☆ 陕西岐山出土卫盉,卫鼎及其它西周铭文记有很多皮制品,以及皮工的信息;
★ 春秋与战国
☆ 长沙出土春秋晚期的皮甲,湖北江陵出土战国皮甲,多片连接;
☆ 秦兵马俑,染色的皮甲;
☆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糓兮短兵接”——《楚辞》(屈原)
☆ 湖南长沙出土战国革履、革囊、革箙;
★ 汉
☆ 汉武帝,白鹿皮币,成语“鹿皮苍壁”;
☆ 汉章帝时任尚蓬用皮革制第一个皮艇,横渡黄河,防水革;
☆ 通邑大都一家皮革商人每年可销售皮革一千石,紫狐皮一千张,羔羊皮一千石;合肥是皮革集散中心;
☆ 汉武帝,皮影戏,毛皮出口;交通(皮船、车具)、军事(刀鞘、箭袋、盾牌、盔甲)、乐器;
★ 隋唐宋
☆ 皮革为帝王占有,皂靴为皇室专用,直至辛亥革命。
☆ 唐代设有右尚书,管理马辔加工、甲胄,兼管毛皮作坊;
☆ 宋朝设有皮角场;
☆ 元朝皮革鼎盛时期,植物鞣料鞣制皮革,建有日产2000张羊皮的“甸皮局”;
★明朝:制革工业成熟
☆ 张家口是皮革毛皮集散地,拥有制革者1221人,分老羊行和细皮行;
☆《天工开物》记载硝面鞣毛皮法等皮革和毛皮的生产方法,拥有成熟的猪皮制革技术;
☆ 《西游记》:硝面鞣的毛皮遇水走硝
★近现代:
☆1898年,采用现代鞣革和机器设备的清朝商办天津硝皮厂成立;
☆1925年,北京硝皮厂采用铬鞣染色法;
☆1952年,皮革业年产量仅有330万张(折合牛皮标张);1988年,5203万张;1998年,1.13亿张;
☆1978-1997,第一次创业:初步确立世界皮革大国位置
逐步形成了制革、皮鞋(含旅游鞋)、皮件(含皮服)、毛皮四个主体行业和皮革化工、皮革机械、皮革五金、鞋用材料等配套行业组成的分类齐全的大行业,并逐步建立了从生产、经营、科研到人才培养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1998-2008,第二次创业:向世界皮革强国迈进
第一,原料资源丰富:我国的猪皮、羊皮原料资源居世界第一、牛皮居世界第三。
第二,产品产量高:我国每年轻革产量3亿多平方米,皮鞋产量20多亿双,皮衣产量为7000多万件,均居世界首位。
第三,出口总额大:2000年,我国皮革工业商品出口总额123.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推出了行业名牌:中国真皮领先鞋王6个、中国真皮鞋王8个、中国真皮名鞋25个、中国真皮衣王10个、中国真皮名装5个、中国真皮标志裘皮衣王4个、中国箱包12强,以及真皮标志企业400多个、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企业26个。
中国驰名商标40个。中国出口名牌5个。中国名牌47个:其中皮鞋旅游鞋29个,皮革服装、裘皮服装11个,箱包7个。
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区域和生产基地:浙江温州——"中国鞋都"、浙江海宁——"中国皮革之都"、河北辛集——"中国皮革皮衣之都"、广东花都——"中国皮具之都";浙江崇福——"中国皮草名镇"、河北肃宁——"中国裘皮之都”、成都武侯——"中国女鞋之都"、重庆璧山——"中国西部鞋都"、广东惠东——"中国女鞋生产基地"、河北白沟——"中国箱包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