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老太太的故事?

我查了一下,在浏览器里搜索这位女士的名字就可以看到。想要TXT的可以看,应该能搜到。

司马老太太六十出头,退休多年。早年和丈夫离婚,儿子跟着她。这些年来,司马夫人一直一个人拉扯着唯一的儿子长大,连丈夫的赡养费也懒得追她,免得生气。司马夫人没有让儿子饥寒交迫,而是健康成长为一个一米八的帅哥,善良。

从小学到高中,司马太太每天陪着儿子到半夜。送他睡觉后,她在睡觉前收拾家务。每天早上,她都在儿子醒来之前起床,为儿子准备好所有必须的物品。现在儿子在北京定居,有房有车,孙女上初中。以父亲的学习成绩,他一直都是班里的尖子。

司马老太太一个人住在她出生长大的中原小城。一个同事见她还是一个人住,就问:“你怎么不和你儿子一起住?一个人头疼不方便。”

司马老太太总是笑着说,我习惯了。在北京没有熟人,没有说话的人,所以担心。

只有一次,司马老太太和对门的闺中密友张太太聊天,闷闷地说:“你说了不算。我想跟着宝宝,但是不行。人老了,问题多,不受欢迎。”

司马老太太有个怪癖,喜欢装电话。

客厅沙发旁边装了一部红色电话,卧室床头柜上放了一部白色电话,厨房里装了一部黄色电话,厕所旁边的墙上挂了一部小型电话,连阳台都有电话线,墙上挂了一部电话。当然,所有的电话都是分机,一条线一个号码。

如果有电话进来,屋里丁的电话就响起来,清脆而低沉的铃声很是活泼,正好弥补了司马老太太耳朵的缺陷。

司马老太太有病,间歇性发作。间歇期在十五天到二十天之间,很少超过一个月。

每当生病,司马老太太早上六点半就起床,直奔菜市场。买完蔬菜和必要的生活用品后,她省去了晨练、晚自习等一切活动,整天一个人呆在屋里。电视不管好看不好看都开着,声音也放得很小,让她勉强能听到。

生病期间,司马老太太神色凝重,步履匆匆,一路小跑出门,一路小跑回家,在路上遇到一个表情木然的熟人后,匆匆离去。回家后就不再出门,直到第二天早上再次出门买菜。

如果司马老太太不生病的话,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洗漱后,就会穿着白色宽松干净的训练服,背着小红腰鼓,系着长长的红丝带,十分显眼,斜挎着赤剑,腰间别着樊迟,满脸笑容地去晨练,说话之前大家都会笑。

动起来,一招一式的表现自己,动到位。晨练结束后,她会在街上喝一碗玉米粥,吃一个煎饼不急着回家,而是和广场上的老太太聊天。

这天中午快十一点了。对门的张夫人出去买盐,在院子里碰见司马老太太,拿着腰鼓和剑,轻松地回来了。远远的,司马老太太笑得跟菊花似的跟她打招呼:“去街上逛逛,中午吃什么?”

张太太不着边际地说:“我昨晚听见你的电话响得很响。宝宝回电话了吗?”

“是的,宝宝一家都很好。”司马老太太笑着走了。

张太太转身看着她上楼,然后长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