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策划书范文

建设项目规划范文(一)1。编制基础:

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XX⑤《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⑥《建筑施工龙门架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⑧)、《建筑施工机械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65438+

二、项目概况:

本工程属于XX小区二期13#楼,由XX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开发建设,XX建筑设计院设计,总建筑面积5023.70㎡,框架结构,* * *六层,一至六层为住宅楼。解散公司

三、货架方案介绍:

1.架子类型: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

2.脚手架高度为20m。

四、脚手架拆除准备:

1,全面检查脚手架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系统是否牢固;

2、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应由工长逐级编写技术交底;拆除时不得换人,如换人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拆除前,班组应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班组必须向拆架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交底要有记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拆架注意事项一定要说清楚。

4.拆除前,用绳子拉好地面围栏,并设专人监护。没有监护人、安全员、工长在场,不准拆除外架;另外,任命一名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组长担任指挥,负责拆除工作的所有安全操作;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进入。

5、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和地面障碍物;如混凝土、砂浆块、U型卡、可移动钢管、脚手架上的材料等。

6、划出工作区域,并做出明显标志,专人看管,禁止行人。

7.拆除高处架子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绑好腿,穿软底鞋。

五、脚手架拆除流程:

拆除流程:拆除护栏→拆除脚手板→拆除小横杆→拆除大横杆→拆除剪刀撑→拆除立杆→将拉杆转移至地面→拆除扣件→按规格堆放。

1,严格遵守拆除顺序,自上而下,先搭先拆,先搭先拆,先拆除栏杆、脚手架、剪刀撑,再拆除水平、垂直水平杆、立杆等。

2、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六、脚手架拆除要求:

拆架原则:自上而下,先拆杆再搭;应该逐步拆除;禁止同时工作。

1、架子拆除程序拆除顺序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先搭后拆。即:先拆除栏杆、脚手架、剪刀撑、斜撑,再拆除小横杆、大横杆、立杆,按照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严禁自上而下同时拆除。

2、剪刀撑、拉杆不允许一次拆除,要求哪层的杆拆除,要求哪层的剪刀撑、拉杆拆除。拆除立杆时,应先握住立杆,再拆除最后两个卡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除中扣,再托住中国一冶三室,再解开端扣。

3.拆除大型货架前,应先加固预留的坡道、进料平台和通道,以确保拆除后的整体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4、所有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拆整层或几层连墙件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果高差大于两个台阶,还要加连墙件进行加固;拆放电杆时必须2-3人配合。拆卸大横杆时,站在中间的人要把杆子往下递。下层人员接杆并握紧后,上层人员不得松手。禁止向下扔工具。拆抛支架前,应先搭好临时支架,然后再拆抛支架。

5、当脚手架下降到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约6.5m)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临时支撑加固,后连墙;

6.分段、分面拆除脚手架时,先用连墙件和横撑加固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

7、拆除时应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在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绳结时,应先相互通知,以防坠落。

8、拆除管道挡块不得随意切割,同时注意扣件的扣合,避免踩在滑杆上操作。

9.拆卸时,必须将松紧螺套从钢管上拆下,松紧螺套不允许在拆下的钢管上。

10.拆除人员应配备成套工具。手持钢管时,不允许同时手持扳手。工具使用后必须放入工具组。

11.拆卸时不准坐在架子上或不安全的地方,拆卸时严禁打闹。

12.拆除人员应穿戴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胶底鞋进行架子操作,衣服要轻便。

13、架子工严禁夜间拆架子。工长应在安全技术交底中对未尽事宜进行详细交底,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技术部门联系,以便及时纠正。

七、脚手架卸料要求:

1,拆除钢管扣件等。必须及时分段运至地面,严禁抛掷;

2.运到地面的钢管扣件应按要求及时检查、维修和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堆放,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防止锈蚀。

3.拆除的钢管扣件应由施工电梯吊起,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规范进行拆卸、清运、分类、堆放、包装整齐,并采取防水措施,防止雨后生锈。紧固件应按型号包装和保管。4、拆下的钢管要刷一道防锈漆,定期刷一道调和漆。弯管应拉直,紧固件应涂油和润滑。

八、安全技术措施:

(1)人员要求:

1.脚手架搭拆人员必须是经过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值班人员应定期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发给上岗证;从事架子搭设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和贫血的人不允许进行架子搭设。饮酒后,他们被禁止工作。附拆迁人员名单及证件。

2、外架高空作业人员和楼地面施工人员应互相关心,互相照顾,高空作业人员不得向下抛掷物件,如遇不可避免的物件,必须事先经项目经理部批准,并通知地面人员,在下面人员已进入安全范围后,方可作业。

3.进入施工区域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戴工具袋,不得穿塑料硬底鞋到拖鞋。严禁酒后或带病工作,雷雨天气和6级以上大风停止工作。大风过后,仔细检查脚手架、安全网和钢丝绳。

4.高空作业或无法采取可靠防护措施的操作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牢固的地方,如竖立的立杆或水平横杆上,不能挂在具有剪切性质的物体上。

5、高空作业人员衣着整齐、动作灵活,绑好绑腿,严禁赤脚或穿拖鞋和硬底、滑底鞋,施工时所有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6、在外架拆除过程中,设置警示标志,并安排人员值班,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安全检查员必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2)拆除阶段:

1,拆卸时,应设专人协调指挥,并对操作人员的安全负责;操作人员要注意,严格服从命令。禁止非法操作。多人合作时,行动要协调。

2、严禁向下扔工具、紧固件等物品,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袋。下班前架子一定要固定好,以免不稳。架子拆除前,在搭设区域设置围栏,在醒目位置悬挂标牌,并派专人看守。

3、六级及以上大风和大雾、雷雨以及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严禁使用。严禁上下垂直交叉。

架子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1,坚守岗位,熟悉各类脚手架的材料、规格和质量规定,按照脚手架拆除规范进行施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2.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遵守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3.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扣件、脚手板、钢丝等严禁下次使用,杜绝违章指挥。

4、专人检查脚手架,发现异常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不允许出现。拆除公司

5.违章造成事故或经济损失的,应负直接责任。做好交接班工作,填写原始记录。

建设项目规划范文(二)1。检查起始依据,建立建筑控制网。

1.检查起始基础

定位测量前,甲方应提供三个坐标控制点和两个与衣、刷有关的高程控制点,作为现场控制的基点。以坐标控制点为起点。进行二次导线测量作为建立平面控制网。以标高控制点为依据,进行均等的外部附着水准测量,并将标高引测到现场。

平面控制网导线精度不小于1/10000,高程控制测量闭合差不大于30 √ lmm (L为附合路线长度,单位为km)。

布设建筑控制网时,应首先检查初始基础。根据图纸上建筑红线桩和转角点的坐标,计算出两者的相对关系,标定角度和距离。标定允许误差:角度为12 ″;距离的相对精度不小于1/15000。

初始高程点应用附合水准检查,高程检校闭合差不大于10 mm √ n (n为测站数)。

2.建立建筑控制网

根据导线点,在建筑物外7m处布设矩形平面控制网ⅰ、ⅱ、ⅲ、ⅳ(见附图)。建筑平面控制网必须妥善保护。

二、主轴线的布局

1.主轴的选择

项目主体结构分为两部分:裙楼和主楼。裙房三层,主楼26层,中间有后浇带。因此,在确定主轴线时,根据流水段的划分,将工程分为三部分来控制主轴线。选择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作为X方向的主轴;b轴和g轴是y方向的主轴。

2.主轴布局

根据图纸尺寸,在I点架设经纬仪,在II点回看,在此方向测量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的桩点,然后在IV点回看,测量B轴、G轴的桩点..还在ⅲ点架设经纬仪,分别在东侧和北侧测设主轴线桩,并分别测设引桩。测设完成后,主轴线桩和导向桩应用围栏妥善保护,并长期保存。

3.高程控制

采用附高程点的方法进行测量,在场地内布设不少于8个点的水准路线abcdefgh,这些水准点将作为结构施工高程传递的依据。

三、±0.000米以下及基础施工测量

本工程基础标高为-15.80米..用钢尺和水准仪进行标高传递,控制挖掘深度。挖掘深度应严格控制,不允许超挖。

基础施工时,为了监测边坡变形,在边坡上埋设高程监测点,每10米埋设一个,随时监测边坡。

清槽后,用经纬仪将3、14、B、G四条轴线引测至基坑内,并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释放缓冲区边界线。

根据设计要求,抄出垫层标高,钉上小木桩。垫层混凝土施工时,应用拉线控制垫层厚度。

测量地下部分的轴线,用经纬仪挑直线进行外控测量。垫层施工完成后,将主轴线投射到垫层上。先将试验的主轴闭合,在垫层上检查,精度不低于1/8000,测角限差为12”。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其他轴线的放样。并弹出墙、柱边界。测量时,应严格检查图纸尺寸和测量轴线尺寸,确保测量轴线正确。

地下结构施工的高程传递采用钢尺传递和楼梯间水准观测进行,相互校核。

四、±0.000米以上的施工测量

1.轴的垂直传输

本工程轴线的竖向传递采用激光铅垂仪内控法。在地面的第一层设置测量基点。首层钢筋绑扎施工时,在需设置激光测点的位置预埋100×100mm铁板,铁板上表面略高于混凝土上表面。激光测点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流段的划分,分别位于3轴、6轴、12轴、5轴、11轴、14轴的东侧。激光测量点布置在G轴的南侧和B轴的北侧。各点到主轴线的距离为1.000米..

施工到首层平面时,检查各主轴线桩点的距离和角度,检查合格后放线首层平面。放线后,将激光测点测量在预埋铁板上,并再次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每个屋顶上每个激光测点的相应位置应预留150×150mm的接收孔。将激光铅锤仪放在一楼控制点上,在施工楼层用有机玻璃贴接收。各点的测点应以误差圆的圆心为圆心确定。也就是说,仪器要旋转90°、180°、270°和360°来测量每个点,这四个点形成的误差圆以其中心为测量点。每层浇捣测量完毕后,进行闭合检查,确保浇捣测量无误后,再进行其他轴线、墙边、柱边放气。

主楼高85米。为了保证竖向测量的精度,轴线测量采用两次接力测量。第十层混凝土施工前,在北侧测点以南500mm处;在南测点以北500mm处预埋四块铁板。地轴测量后,将进行精确检查。合格后,将原来的测量点分别向南、向北移动500mm,以这四个点作为十层以上轴线测量的起点。竖轴测量精度不低于1/10000,每层测量误差不超过2mm。

2.高程传递

首层施工结束后,在首层柱子上抄测±0.000m标高,至少抄测三处,并检查这三处的附着情况,合格后进行标高传递。

±0.000米以上的标高传递采用钢尺从三个不同的部位向上传递。每层交付后,必须在施工层上用水准仪检查。因为标高有一整尺多,所以十楼的标高测量出来后,会进行精确的校核,合格后作为十几个结构的标高传递的依据。

主楼标高传递误差不超过15mm,裙房不超过10mm,各层标高垂直传递不超过3 mm,超限必须复测。

每层结构施工完毕后,从各层柱、墙上抄出1.000米线,作为装饰施工标高控制的依据。

五、装饰施工概况

在结构施工测量中,装饰施工所需的控制点和线应根据装饰工程的要求及时弹在墙上和板上,作为装饰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据。

1.地面调查

在墙体和柱体四周测量100cm水平线,作为地面施工的标高控制线。

根据各楼层结构的施工轴线,放出各隔墙的线和门窗的位置线。

2.天花板和屋顶施工测量

以1000m线为基准,用钢直尺测出吊顶设计标高,并在四周墙上弹出水平控制线。对于装饰比较复杂的吊顶,要在顶板上弹出一条十字网格线,十字网格线要将顶板等分,以便向四周展开等距网格来控制装饰的位置。

屋面测量首先要检查各方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测量偏差,在屋面四周弹出水平控制线和各方向流水坡度控制线。

3.墙面装饰施工测量

内墙装修控制线,垂直线的精度不应低于1/3000,水平线两端高差每3m应小于1 mm,同一水平线标高允许误差为3 mm..外墙装饰采用铅直线法,在建筑物四周挂铅直线,以控制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及板块出墙位置。

4.电梯安装调查

结构施工时,从电梯井底部开始,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标准,及时测量电梯井净空尺寸,确定电梯井中心控制线。

测设轨道中心位置,确定铅垂线,分别测量铅垂线间距。相互偏差(总高度)不应超过1毫米。

在每个门套两侧弹垂直线,保证电梯门槛的水平度与门前地面一致。

5.玻璃幕墙的安装测量

结构完成后,安装玻璃幕墙时,应通过测量竖向钢丝来控制竖向龙骨的垂直度。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放线应与主体结构相配合,误差应分段控制、分配、消化,避免积累。与幕墙和主体连接的预埋件应按设计要求埋设,实测放线偏差高差不大于3 mm,预埋件左右轴线与前后轴线偏差不大于10 mm..

六、放线质量检查工作

每次放线前,都要仔细看图,明确各轴视图之间的关系。放线时应有工长配合和检查工作。放线后,质检员应及时检查轴线。重要部位应报请监理验线,合格后方可施工。

所有线路检查工作都要有检查记录。

验线结果与放线结果之间的误差,应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的规定处理;

1.当检验结果与放线结果之差小于公差1/√2倍时,放线结果可评为优秀;

2.当检查结果与放线结果之差略小于或等于公差√2时,放线工作评为合格(不需要修正放线结果或取两者的平均值);

3.当检验结果与放线结果之差超过公差√2时,原则上不予接受,特别是重要部位。如果是次要零件,可以部分返工。

七、准确性要求

轴线垂直投影的精度不低于1/10000。平面放线距离精度不小于1/8000,主楼和裙房高程传递精度分别不大于15mm和10mm。

八、仪器选择

本工程选用1台拓普康电子、2台2 "经纬仪、2台DS3水准仪和2台50m钢卷尺。激光铅垂仪。

九。测量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施工测量管理,测量技术员负责具体实施,测量班负责操作。每次放线后,质检员都会检查线路。各级人员应遵守各自的岗位责任制,并互相监督。测量工作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进行。

建设项目规划范文(三)一、项目概况:

1.1项目概况

屋面设计要求:细石混凝土(内筋)(40.00mm)+ 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00mm)+挤塑聚苯板(40.00mm)+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0 mm)+1.3水泥砂浆找平层(40.00mm)。

1.2编译基础

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合同

二、保温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挤塑聚苯板(40.00mm)

应采用阻燃挤塑聚苯板,材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1.2挤塑聚苯板胶粘剂

我公司生产的挤塑聚苯板专用胶粘剂。

2.2施工前的准备

2.2.1组织准备

(1)参与施工管理的相关人员必须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发现问题并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修改方案。

⑵检查施工设备是否完好,并做好准备。

⑶与材料供应商签订好合同,建立供货保证体系。

三、屋面保温施工

1.基层清理:屋面保温施工时,应清理保温表面的基层。

2.屋面保温板铺设:防水层施工完毕,经检查确认正常后,即可铺设挤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本身膨胀极低,基本不需要留伸缩缝。为了避免挤塑聚苯板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影响整体施工,可以用胶粘剂在挤塑聚苯板和防水层之间做一个假缝,只需要按照挤塑聚苯板的尺寸在防水层上粘贴或涂刷粘贴即可,不需要全面涂刷。当屋面突出时,挤塑聚苯板应适当切割并铺设。

3.铺设保温板时,挤塑聚苯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2mm,挤塑聚苯板之间的水平接缝应错开;应使用挤塑聚苯乙烯板在周围填缝,以确保板的接缝紧密。保温平面施工时,不得使用碎木板,如有应立即更换。

4.成品保护。保温板水平施工完成后,应加强成品保护。非专业施工人员不得进入,以确保保温板在下一步施工过程中不被破坏。

四、质量保证措施和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检查小组,定期进行全面的单项检查,督促操作人员严把质量关。

(2)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将技术要求、操作要领、质量要求落实到每个操作人员,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正确施工。

⑶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4)实行分段挂牌制度,记录作业班组长、作业人员、施工日期、施工地点、表格,奖惩分明。

⑸定期巡视检查各方面质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施工安全、消防保证措施

(1)成立安全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随时随地检查,并建立奖罚制度。

⑵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

(3)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应进行安全教育。

(4)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措施,并及时实施。

⑸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⑹建立机电设备验收制度。任何未经验收的机电设备不得使用,非机械人员不得使用机电设备。

⑺现场应设置消防器材,采取防火措施。

⑻外墙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⑼酒后不准高空作业。

⑽施工现场严禁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