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勘探有时会发生变化。

晚唐时期,李商隐不仅以诗出名,而且以文名出名。比如《新唐书·李商隐传》说:“当初商隐是个文学人物,在令狐楚府,楚本辛辛苦苦,因受教于学,妻长妻短。文和段以前互相夸赞的时候,数目是三十六。”但进入宋代后,古文地位上升,骈文不受重视。樊南的文学作品远不如一山的诗歌受欢迎,也没有像诗集那样被转化为印刷本,所以没有完整保存下来。李商隐编著了《范南甲集》和《范南义集》两部选集,各20卷,832篇。南宋晁的《郡斋读书记》被记载为《范南甲集》四十卷。致远编纂《宋史》时,只记载为《文选》八卷,《别集》二十卷,以及。现已被张彩田、岑、、俞树成等老师收藏,每种文体仅收藏352篇,不足原藏的一半。李商隐《范南义集序》说:“是埋牛之年(中、大三年),天下祭祀数百。又有一天,银燕说:‘我队长的棺材里有杜思训的志气和他儿子的奉献,这两样东西是不朽的。’《牛僧儒释道饮酒》应该是李商隐骈文的代表作,但这篇文章没有流传下来。由此可见,抄纸时代的文件流通有其特殊性。清人在收集李商隐文集时,不仅利用了《华英》、《永乐大典》、《全唐文》等文献,还充分利用了明人编辑的《成都》、《全书志》等地方文献。《建州重阳亭铭》一文就是这样被收入文集的。这篇文章借助石刻流传下来,最早被明人抄入地方文献。笔者近日走访了剑门关县文物研究所,对碑刻原貌和拓片进行了查看,发现除了文字上的错误外,碑刻原貌也存在一些问题,从中可以发现碑刻流传的特点。下面试着描述一下。

一个

《建州重阳亭墓志》一文,在《文苑华英》中找不到,在前人的各种文选和书籍中也找不到。《李商隐文集》现存的文章,是清代徐炯从明代杨慎处辑得,故《蜀全艺录》第四十四卷所收文章应为其最早出处,现传如下:

建州重阳阁碑文序

李尚禹

没见过内廷阙勤,在殿里学过与陛下共舞。但是我看了国家的甲、乙、丙、丁的诏令,也了解了皇帝的意思,尺度是尧舜,还不错。不然我只好用江陵令,使水行六千里,持虎牙、铁锹、牛刀,以治普安。三年,大历,田讼停,贾平城,囚屈其膝,百姓不知胥吏。岸的四面相当美,树不生。那是一条险路,石头被看见了,它的水平可以容纳“考公”车的四条轨道,被建成南北向的亭子。三年,人不敢去,请留东山,真的是亭下。后江的名字。文悦:

仁是道,雷龙是英雄。日子简单辛苦,事情让人羡慕。为国君(阙祝),(才)姜是(阙顾)。取之不尽,则有库。前往十场遭遇战

蒋智有一个世界,他是仁慈的。博之宜,钟之思(趣)。爵帝承之,纯而不坏,使之等,天子之德(直)。进入第二十四岗位

你的侯爵通情达理,你的剑满盈。君南臣北,父坐子伏(侧)。喝牛靠,官司直。这座城市在监狱里,是时候起诉了。进二十四岗二十五德

早上下雨,它的头是湿的。民乐健康,甘于平庸。侯左南亭,北亭是(雀冲)。至于东山,是三大功德。尚平一栋

推危为安,大石头为肩。已经三年了,人们乞求留下来。博的南梁,双弓两矛。古有卢伟,我是曹。夏萍十八又好

唯有仁之回报,方有天下。超级棒,而且是马。只有姜志荣,被唐胖虾。只是亭铭,所以粗糙简单。尚平三十五匹(《蜀全艺文志》卷四十四,《文远亭四书》)。()由作者解释)

唐大中大学河内博士李尚举8年9月1日撰文。

《全唐文》卷七七九、徐叔谷《李义山文集注》、《冯昊范南文集详注》等,均依序入录。冯昊还根据杨慎在《全书·文艺志》其他文章中补词的方法,对这篇文章提出了质疑:“今天发表的东西,还缺几个字,意思略有趣,使果子看起来就像一座山?”宜山自称玉溪或樊南,其郡为陇西,故称季承。《河内》这本书虽然与史传相符,但是否准确,是否具有文学性,令人生疑。徐的出版物是《河南》。还有其他证据吗?抑制错误的传播。郑樵的《进士简史》也有所载,但在大和八年使之成为剑州,不论谁是人文,谁是书,就更可疑了。我对碑文颇有怀疑,但杨用它编的,恐怕不能信。再按:我怀疑用它来编的人更是旁证。最受女修道院推崇的《全蜀文艺志》获得庐山韩太守范敏碑和黔江韩孝廉刘庄敏碑。两个序言都是对的,特别是古代,但实际上刘备只有其名,是编不出来的。孝忌讳‘民’,何为‘庄’字哉?巴郡知府范俊北、金石录、赵之云完好无损,摘录其大概描述。明弘治年间,李一本磨出来的,读者不要走半个国家。《石头记》也有列,注曰“不详”。为什么一字不漏的拿到了原版刻本?石红的《离石》和《孝廉刘敏碑》文字奇特,但文字不多。碑在蜀中,巴郡太守范敏的碑还算完整,但七字是后来的酷儿,碑在郴州,修补一下很容易完成。录言与赵、洪不同,不列。而顾在《番碑》中说:‘重刻此书,字甚拙恶。’但是还没到检验它是什么时候刻上去的时候。.....统一为核心,有了云,怎么可能相信!"

应该说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刘和于师对此有过争论,但冯所说的问题是存在的。就正文而言,刘、俞师注李商隐年表最好,并有全和全校勘,但仍有漏文和疑团。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高文,高编《四川历代碑刻》第125页拓片,并以碑文为依据进行了解释。现在的拓片与《蜀文艺志》中记载的杨的作品相比,有所不同,杨慎的拓片更早。然而,两者都有疑问:

一个是“民”字和“是”字在唐代是禁忌。拓片中“民”字是异体字,勉强可以算禁忌,而“师”字出现了两次,都是原字,应该不是唐朝写的。

二是碑文押韵,现存文本多处未能押韵,如“解”“吴”“桂”“司”。这些情况不仅存在于杨的著作中,也存在于拓片中,说明他们都不是的旧体。

第三,比较《拓跋文》与杨慎的《随笔录》,二者也有不同之处,如“盖观(阙)请”,“文雀”三字。拓文在原阙中有“路”字,“留()东山”和拓文在阙中有“像”字,这些阙字应该在。

笔者亲自见到了碑文碑,碑体为当地红砂岩,表面磨光,表皮已脱落,绝大部分刻字笔画近乎光滑,部分文字有明显的重刻痕迹,并有后人以精细字迹书写的碑文。碑体左下方有两处碑文:一处是“唐代李义山所撰《重阳阁碑文》碑,历时六百余年,久埋野土。郑德十三年春,赐于地,碑文已剥落十余次,命工匠修复,重铸宝剑。”竖4行,字大2厘米,楷书刻阴,较浅。“剑手”就是下面提到的李志洲毕;其次,“道光秋、金门李敬三、郭敬川重修亭识”[黄邦鸿《建州重阳亭及建州重阳亭碑文碑》(四川文物1988第6号)已记载此信息]。这些说明现代的文字和拓片都不是唐朝的旧物,但是它们的拓片和空间都是唐朝的旧物。

石头版和传记版是有区别的,常识应该作为忠实的石头版。但细看原石雕会发现,该石刻并非真迹,字形、字体、线条不同,有明显的后人修改痕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该石碑与藏于地下的墓志铭不同,其本身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并随着重阳阁的重建而几经修改。

李商隐之后,这首碑文最早为宋代诗人吴师孟所重视,吴《剑州重阳亭》记载其事,曰:

治平二年四月二十日五日,史猛从蜀接掌南阳剑州,是日会东园,公未至郡。他会向客人致敬,在栏杆上侃侃而谈:看到东山的顶峰,山美得令人依恋,如侍从般奔跑,茂林苍崖,等等。两车太有钱也帮不了风。马袁俊指着他说:“交给提督张厚松,以后就不一样了。是唐朝刺史姜纲修建的重阳阁。亭子埋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我去过它的地盘,俯瞰西部某县,我能与之抗衡。目前,我可以保存阅读其平板上的铭文。会前官员们会砍树,为学校的后堂搭建,会给他们材料和新亭子。当他们知道自己的繁华与岁月的蹉跎,他们才敢记起。《学孟考义山》碑文编撰于宣宗大中八年,距今二百一十年。在此期间,没有善行的人,出口怜惜其亭废,必有善心。但是,治县是第一位的,但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工作,慈悲为怀。嗯,自从结婚以后,紫溪山的人就取得了这个州的胜利,亭子是江侯建的,这二百多年来一直是孤独寂寞的。而扶风君和张已弃之,深知西溪山风景无情。如果你有一个清晰美丽的心灵,你就可以充满内在的脚,在你所保持的东西里是安全的,在外面没有什么可以停留。为什么要人家爱?古今人或爱或不爱,亭台时起时落,山景自有。吴灿有一个毫发无损的利润和损失,以明确和显示邪恶?从古代到唐朝,从唐朝到现在,我只有两个真耳朵。从此,我们永远不知道人爱不爱,亭台楼阁的兴衰会重复很多年,这是值得的。六月的一个黑暗的日子,朝廷命官晁尚书,命掌管郎州的劝说一个校尉轻车简从地上了田庄,把飞鱼袋送给吴师孟。(杨慎《全蜀文艺志》卷三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吴师孟,成都人,曾为(1041—1048)秀才,博学善修。其书甚名,为官议医,其子甄最早求修唐书。欧阳永树因为年轻拒绝了,这本书就完成了。甄著《唐书补正》这篇文章写于治平二年六月(1064),也就是李商隐写这篇文章的“212年”。这个“蜀帅杨南公”可能指的是第二次在蜀中任职的赵扁和赵扁,治平二年是他的第二次。他的《清·纪弦卷一·剑门东园》记载了他去建州时的遭遇:

剑是古代国家的钥匙,厚重的门开了又关。堤二川地,喉咙里说着这话又啜了一口。在以前,这就像拉一个巨人。好好关注和平,与舆论和谐。程铮辖东圃,如何解决客榻。去方金观请我买壶。步行自行车在休息,眼睛是绿色的。有说有笑,掀翻了车。既不是春天也不是青春,土匪都是小撒的。主客共饮兴旺,海川酒量满足。第二,车是旧的,诗名叫魏昱。沉默是极好的,为什么要回答呢?

在秦到蜀的途中,建州接待过往官员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建东园,重修重阳阁,都是因为这件事。文中提到的东园“是东园中太阳将要相会的亭子”应该和诗中提到的东园是一样的。在此之前,地方官员马援和张嵩有一些重建重阳阁,并要求他写一篇作文来记录它。吴师孟指出,东山自唐代以来一直是一个景点,但直到李商隐写了一篇作文和江的亭子,它才出名。在重建的时候,“我不知道这座亭子已经过了多少年了...我可以省去阅读上面的铭文”。当时只能辨认碑文,吴文仲的“老纪即荆”这句话好像直接取自李商隐的碑文。

继吴师孟之后,再次提到这篇文章的人,应该是北宋末年的赵明诚(1081-1129),他在《石头记》中正式记载了这本书,该书有十卷:《唐杨阁明第1897年,李。后来郑樵(1104—1162)在《同治》卷七十三中记载:“重阳之亭,太和八年,建州。“估计是抄录了《金石录》,后来陈思也抄录了《宝可丛编》中《金石录》的内容。然后,朱(1039-1098)写了六卷《墨池》:《唐建州重阳阁,李商隐所作。”卞专门研究书法的描写。朱虽未提及书法家,但据其书法举例,此碑书法也应可观,其字应非现存拓本之面貌。王祥之(1163-1230)也记载了《玉帝集声》。《玉目》卷四、《隆庆赋北记》有云:“唐李商隐《重阳亭铭》在东山郡孙,唐大中八年,为蒋公弼太守。我记得很详细,好像看过碑文。《玉帝纪声》的最终版本大约是少定年间(1228-1233),当时铭文还存在。后来在《郁芳胜览》卷六十七中,朱穆说:“重阳亭在东山县东,中唐时蒋纲造亭,李商隐作亭铭。”朱的叙述可能是对记录的一种诠释。这一切都证明了《建州重阳上亭铭》一文流传于宋代,并且由于作者的名字和书法越来越出名,成为陈述当地文物的人必不可少的内容。

而宋袁硕佑(1140—1204)在《成都文学》上并没有收到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袁硕佑在四川绥靖系统庆元五年(1197)编辑的,编者中有狄公郎。因此,在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少有人提到这个碑,直到明年郑德十四年(1519)。康海(1475-1540)在《重建建州重阳阁》一文中提到了这篇文章:

我听说建州的风景很古老。后来看到李义山的《重阳亭铭》说江钢治郡三年。又是大铲又是险路,又是平坦到可以测试卡车的四条轨道,建成南北向的亭子,这样才能下功夫。又亭东山,谥号重阳,以醉。那么建州的景观也会胜出。而蒋君却能在郡中闲暇,自娱山川,又被封为叙其事、扬当时之美、留后世之才的士大夫,心性固而不凡。郑德义海,武陵立军来知建州,一年多政成,民咸,故广教之道为显降迹,高城深池,备训。陈展示了赛道,官员们列出了代码。没有低俗的讨论,就是浏览奥地利音乐,亭子地址差。所以我和二十三、二十三的士大夫做了一个计划,说:礼义之士,天下大闲,善者得大地。两者都得表明自己来过这里,而建山书院者,以示其士,又以示武侯祠,以保其卑位,为后贤所继,礼义之少也。嘉盛如是,孤陋寡闻者亭将数百年。今幸得之,得之,得之,治之,不释灵秘,送坤真。于是我洗了脏草,恢复了亭子。当我开始兴盛的时候,我发现义山之碑在野人之下。吴芝芳写道:从古到唐,自唐以来,我只赏过两次耳朵,就知道亭子荒废了多少年。但员工知道今天有李,而的亭子在闻喜附近,离五华很远,汉阳、左秀岩亭、卧龙前面,城楼之塔在怀,类似于员工的记载。至于长流,我去不了,就在亭子上坐了半天。剑客姜,是个玉洁之人,也是个老朋友。他可以讲李俊的故事,因为他受托用一本书来记云。亭崖之畔,有古重阳亭石刻,为大书。是宋代张仪写的,对你有益。我希望我不能离开你。从我记事起,我就不知道你们这些绅士喜欢旅游,喜欢唱歌的会录好几遍。我还想录下来发给我,看看李俊的闲暇时间怎么比蒋军好,什么时候更李俊。关中地区有名的就数不过来了,像李俊这样贤惠的就不那么急于表白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等等看。的名字叫毕,白天广西弘治,养人,博大精深。因此,杜毅的古道是这样的。亭子形成于五阴之夏,明年是十四年(1519)。6月10日和8日的夏天,陈赓虎山人民的武术康海记录。(康海《对山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

其碑文刻于吴师孟之后500多年,王祥之后约300年,相传“义山刻于浓荫之下”。康海没有看到石碑,所以他没能描述出具体的形状。但石碑上的附言已写着“碑文已剥落十余年,工匠不得不修复重建”。当时碑文已经溢出来了,还有东西要修。此后十年(约1526至1529),杨慎(1488-1559)整理了所有蜀艺文的记载,有一些铭文记载(见上),但只有三四个字,与李泌所说的相差十几个字。

那么《广集》第26卷记载的(1574-1646)与杨记载的情况是相似的:

州主山汉阳山,是功夫康海德汉所写的《建州重阳阁》中的云“俯枕闻溪,前临汉阳”,《碑》中的云:“建州石柱写(晋太原十八年刻),东园文泉府(唐贞元苏红刻),极乐中开元寺碑文”(大顺三)《碑》:重阳阁、 该碑始建于大中八年,由李商隐题写,石刻在东山县阳光下。 智云:东南方的东山,又名何铭,有一首咏中兴的诗写在悬崖上,江岗的重阳阁就在那里。李义山简介:

侯谈到了皇帝的意思。在大理三年,是大铲,是险路。其层次可容纳试验车的四个轨道,并建成南北亭,使其可以用来放松和亭东山,别称重阳,在风中沉醉,南北相连。出了地面就没有尴尬了。侯姓江明,:

仁是道,雷龙是英雄,日子简单,工作简单,物是人非,但你是唯一。取之不尽的供应就像一个军火库。

的生活,仁,的适宜,的思考,厥帝的承诺,绳而不为,令为侯,天子之德。

你侯爵通情达理,利剑满盈,君在南臣在北,父坐子上,饮牛下蹲,田里官司直,城在牢里,退隐。

早上下雨,打湿了头。民乐健康,愿非凡。侯作南亭和北亭是双。至于东山,是三大功德。

灭危救天,大石头才三岁,民去乞留,博之南梁,重弓两矛,古之卢伟,惟我曹。

唯仁之归,下天下,其超,其尾马,乃,由唐庞。只是亭铭,所以粗糙简单。

大中八九月一日,河内李商隐博士写了一个空缺。

曹学佺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到四十一年(1613)在四川工作。这篇文章应该是根据他在四川时的拓片或原石记载的。那是在杨慎之后近百年,曹氏所记与杨所记有出入。比如鲁旸“是君(阙),蒋(阙)是(阙)”,阙三字,曹禄是阙五字,显然,时隔百年,变得更严重了。

杨所记杂文有一点真实,但从碑文用韵来看,也有盲目沿袭当时杂文外延的地方。例如,那些韵文显然不是写的,也不应该是杨改的。杨只是根据某个时期修订的一本石头书。曹石录的文章有很多缺漏,但也有从意思推断出来的文章,比如它的铭文,也有一些押韵的地方。对照拓本,可以看出,凡是不押韵的地方,或者是歧义的地方,或者是书体的之字形与其他文章不符合的地方,显然是后人要重新刻书的。为了便于阅读,应该采用更合理的方式来填补这些空白,可利用的因素包括拓本的体例、碑文的四字格式、用韵等。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有关缺字进行了临时修改和补充,内容见杨引用的括号小字。具体原因如下:

1.“治普安县”,拓片上“治”的字迹模糊,“治”下的“普安”二字略小,似乎是后刻。文本的含义可以根据原文添加。“叶军”二字在拓片上仍有“君”字的痕迹。“叶”字更小,更像“明”字,可以和下一个字连起来,形成“明即侯”字。不过从字里行间来看,这个字明显是加在extra后面的。

1 2 3 4 5 6 7

2.拓片上的“至”字不居中,是一个补语,但与文字的意思一致,是在鲁旸之后加上的。

3.鲁旸写下了“经赏”,但拓本上只有“劳役”二字保持原状。“要”字不清楚,看起来像“金”字,“经”“赏”字略小,好像是后来补的。这里有很多文字,在“老”和“真”之间好像有一个字,根据字形是一个比较小的字“曲”。吴氏纪萌说“唯劳为经”,应该是从李商隐的那句话翻译过来的。据此教为“唯劳为经”,似乎也是如此。第一个字是“只”,下端可以看做是划痕。

4.《鲁旸》无所记载,但在《后百年曹氏》中,记载为无所与笑,用“笑”字来补缺。应该是杨后来的刻字,石头松动了,刻字已经不明显了。现在不可能知道补语“Xi”是否有文字依据。

5.拓片上清楚地写着“何国”。但是,鲁旸只写了“三年”,没有“和国”二字。不过按体例应该有两个字,应该加在杨之后。

6.杨在“观”字后缺席,在引申中加了“道”字。《请留影》前后,杨录随笔均为空白,“请”前加“乞”字,“留”后加“候像”字。从杨留下的缺文来看,当时的杨还是忠于原文的,没有任意增删改改,即使不成文,也还是列了出来。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这里的“解”字字迹基本清晰,但铭文是押韵的。在这个组里,韵字“吴”和“Ku”属于入声的八目韵和尾韵的十一暮韵,可能是押韵的。但“解”字在入十七调中属于“学”韵,明显押韵。根据它的形状,可能是“上升”之类的。“解”可能是刻给后人的,这个字应该刻在杨录文之前。杨录文为“为君(阙)”,今扩为“唯君之愿”。“愿”字是从原碑上严重剥离下来的,是后来加上去的。前一个“为”字略小,与其他字风格不同,似乎是后补。曹石对此有记载,五个字为阙,表示过了一百年,又脱落了。

8.鲁旸的“抽象无穷”,但现存石刻中的“抽象”二字略小而空,与其他文章不符,极难解释。

9.杨和曹都记载为“钟的思想”,“思想”二字为“气”韵,而前韵字“桂”为入声二十四韵,可与“得”(入声二十五德韵)押韵,引申中的“思想”二字模糊不清,按残形看似“Xi”。

10.“绝”字在原驳中重新刻下,痕迹明显。杨和曹石都同意这次修理。

11.杨录“纯而不全”,与引伸相符,但引伸中“纯”与“尔”之间似乎有落差,曹石录“绳而不全”,可能与今有出入。按韵,是“糜”。

12.杨和曹都写“剑有所益”,应该是把阴作为通名字来放。“剑”字不清楚,但杨和曹看到的还是清楚的。

13.“福”与其他句子不押韵,故改为“侧”,既有韵又有义。杨和曹禄文都写过“赋”,引申在这里也是清楚的。也许碑文一开始就错了。

14.鲁旸“湿其陡头”,曹路“湿其厚头”。“头”这个词的意思不对,“头”这个词不押韵。改成了“平行”,形意韵一致。拓本中的字迹与其他字不同,也是刻后补。这应该是杨的记载。

15.鲁旸的《北亭是(阙)》,还有阙字,曹路的《北亭是双》,“双”字写得清清楚楚,是加在杨之后,曹石之前的。但在这组中,“双”不与其他句子押韵,其义和韵不是“冲”就是“长”。

65438+的韵“曹”是的,也可以与之押韵。

由上可见,李商隐的文章在宋代还是完整的,到了明代就不完整了。杨慎录文章时,碑文并非唐代所刻,残片较多。杨改动不大,基本保留了缺失的部分,以至于有些地方写不出来。一百年后,曹学佺根据与杨慎所见不同的拓片作了删节。删除了未写的部分,增加了一些漏字,但也有鲁旸有文字,曹路有空缺的事情。这说明杨慎之后一直在刻碑,但是又脱落了。现在流传下来的拓本比较完整,但无论从意义、音韵、书法特点来看,都与原文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应该是在曹石之后补充的。这就证明了碑刻拓片未必能保留碑刻的特征,尤其是像碑文这种开放的碑刻,多年不葬于世,后人补刻是必然的。据碑文及相关方志记载,建州重阳阁自宋代以来共重修七次,每次重修都以李商隐的文章为重点符号展示,所以必然要进行修缮(黄邦鸿《建州重阳阁及建州重阳阁碑文碑》)。在作家收藏作品已经失传的情况下,石雕成为了保存和传承这篇未被各种馆藏收藏的文章的唯一途径,但自然风化和人工修补也容易造成其失真。在使用这类材料时,一定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一定不能相信某些拓片,可以根据其含义和风格进行适当的训诂,以达到阅读的目的。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