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技术
净化水的处理过程取决于原水的质量。
如果原水是市政自来水,一般流程如下
砂滤-活性炭过滤器-软化(可选)-保安过滤器-反渗透-紫外线消毒-制水
如果是普通的地表水,要经过杀菌处理,加入絮凝剂后才能进入上述工序。
如果是井水,砂滤后要加铁锰过滤器。
水被回收和净化。
石英砂过滤是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污水深度处理、污水回用和给水处理中的重要单元。其作用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絮凝污染物,通过滤料的截留、沉淀、吸附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
1.用于要求出水浊度≤5mg/L以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市政供水系统;
2.从工业污水中去除悬浮固体和固体;3.可用作离子交换软化除盐系统中的预处理设备和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给水的粗过滤设备;
可用于游泳池循环处理系统、冷却循环水净化系统等。该技术是利用微电解设备中填充的微电解填料产生“原电池”效应来处理无电废水。供水时,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电位差为1.2V的“原电池”。“原电池”以废水为电解液,通过放电形成电流对废水进行电解氧化,从而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新生态。O H],[H],[O],处理过程中产生的Fe2+和Fe3+能与废水中的多种成分发生反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有色物质的生色团或发色团,甚至断链,从而达到降解脱色的效果;生成的Fe2+进一步氧化为Fe3+,它们的水合物具有很强的吸附-絮凝活性,特别是加碱调节pH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其絮凝能力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絮凝大量分散在水中的微小颗粒、金属颗粒和有机大分子。该工艺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处理时间短、操作维护方便、能耗低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应用废水类型:染料废水、焦化废水、制药废水、农药废水、树脂废水、添加剂废水、制革废水、电镀废水、造纸废水、淀粉废水、大蒜废水、垃圾渗滤液及其他工业废水。
阳极:Fe-2e → Fe2+E (Fe/Fe2+) = 0.44 V。
阴极:2h-+2e → H2 e (h-/H2) = 0.00 V
当氧气存在时,阴极反应如下:
O2+4h﹢+4e→2h2o e(O2)= 1.23v
O2+2h2o+4e→4oh﹣e(o2/oh﹣)=0.41v
采用多元金属合金熔融催化剂和高温微孔活化技术生产,属于新型加料非硬化微电解填料。作用于电镀废水时,能有效去除COD,降低色度,提高可生化性,处理效果稳定持久,同时能避免运行中填料钝化、板结等现象。这种填料是微电解反应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为目前电镀废水的处理带来了新的活力。机械(初级)处理部分包括格栅、沉砂池、初级沉淀池和其他构筑物。为了去除粗颗粒和悬浮固体,有两种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物理方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出来,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方法。机械(一级)处理是所有污水处理工艺的必经项目(虽然有些工艺有时省略了初沉池)。城市污水一级处理中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别为25%和50%。在生物除磷脱氮污水处理厂中,一般不建议采用曝气沉砂池,以避免去除可快速降解的有机物;在原污水水质特性不利于除磷脱氮的情况下,初沉的设置和设置方法需要根据水质专项注入的后续工艺进行认真分析和考虑,以保证和提高除磷脱氮等后续工艺的进水水质。另一种方法是应用化学处理,有害金属将被絮凝剂絮凝沉淀。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不可沉淀的悬浮物和可溶性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其工艺组成多种多样,可分为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目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了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特别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水)和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落或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与固体和液体分离,并从净化的污水中去除。
在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为基质和环境两大类:基质包括营养物质,如主要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如碳源、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以及微量元素铁、锌、锰等;此外,还包括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酚类、苯等化合物,以及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镉、铅离子等。环境因素主要包括:(1)温度。温度对微生物有广泛的影响。虽然某些种类的细菌在高温环境(50℃ ~ 70℃)和低温环境(-5 ~ 0℃)下都有活性,但大多数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 ~ 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理活性旺盛,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处理效果较好。超过这个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变差,生物反应过程会受到影响。一般来说,控制反应过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度分别为35℃和10℃。
(2)细菌胶束解体,治疗效果急剧恶化。
(3)溶解氧。对于好氧生物反应,混合溶液中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是非常重要的。当环境中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转为厌氧呼吸,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部分好氧菌(多为丝状菌)可能生长良好,这往往导致系统占尽优势后的污泥膨胀。一般来说,曝气池出口溶解氧保持在2 mg/L左右为宜,过高会增加能耗,不经济。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基质因素和PH值是由进水水质决定的,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主要依靠日常监测和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于普通的城市污水,这些因素大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参数基本可以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气温的变化与气候有关。万吨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温度控制比较困难,特别是采用活性污泥法,在经济和工程上不太可行。因此,一般是通过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来满足不同温度变化的加工要求,以达到加工目的。因此,过程控制的主要目标落在活性污泥本身和可以通过调控手段改变的环境因素上。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采取适当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使其连续稳定地工作。
实现生物反应系统过程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对象或控制参数的选择,控制对象或控制参数与处理过程或处理目标密切相关。
如前所述,溶解氧是生物反应类型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参数,可以直观快速地反映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操作管理方便,仪器仪表安装维护简单,这也是为什么近十年来我国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了溶解氧的现场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