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人民日报海外网——民营企业如何敢于承担创新突破?的内容是什么?

今年五一来临,福建顺昌宏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亮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投资2000多万元的智能制造升级工程竣工投产,产品质量、产量和智能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今年前四个月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5,438+00%。

2020年初,宏润智能制造推进项目准备启动时,我国芯片进口突然受阻,仪器主要部件面临严重压力。面对复杂的形势,宏润管理层对是否去新项目犹豫不决。为了保平安,在重压之下稳住阵脚,甚至收缩战线,是很多同事的选择。但经过深思熟虑,宏润又做出了另一个选择:主动出击,升级换代,化危机为机遇。董事长林善平说,重压之下,企业要敢于担当,坚持住。有些企业会因为芯片危机而萎缩或倒下,活下来的会有新的机会。所以宏润一定要积极行动,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两年多来,宏润已经开始了双手一盘棋,保生产促发展。第一招是保证生产供应,提前储备芯片等原材料,加快国产芯片替代,保证重要元器件不因国外封锁而断供。为了畅通销售渠道,公司大力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通过电子商务稳定和拓展客户。第三招是新招。一方面扩建厂房,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提高信息化;另一方面,组织技术团队加入科研院所,加大力度开发新产品,保障智能制造升级项目的拓展需求。抗疫两年多来,公司开发了四大系列30个品种的新产品,为赢得新客户、拓展新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新项目投产后,不仅扩大了宏润的产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智造水平,进一步释放了生产力。

居安思危,苦练出彩虹。

鸿润敢于逆势而上,背后是他们长期苦练内功。宏润公司成立于1995,是一家民营小厂,公司起步顺利,但危机始终存在。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善于保护知识产权。2006年,该公司与同行发生了知识产权纠纷。“鸿润”人正是带着刻骨铭心的痛,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科技创新之路。提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的口号,增强创新意识,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加大资金投入,用好R&D人才,鼓励探索创新。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在沪、广、宁、杭设立了五家公司、1院士工作站和两个R&D中心,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宏润”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拥有国家专利50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0项,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60项。

更能体现宏润努力的,是历时12年的“三位一体”建设。

宏润在全面执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加强自主研发。企业管理严格按照ISO9001:2015标准,为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整改意见、员工手册、生产岗位作业指导书等一系列管理软件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考核体系,相互呼应,首尾相连。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宏润强化信息技术,构建信息集成平台和公司内外各种管理协调系统,实现R&D、制造、市场的连接,连接公司、员工、客户,通过信息化将标准化推进到各个方面和环节。2011公司引入ERP系统,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企业制造的特点,自主开发了MES系统,包括制造管理系统、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办公系统、售后服务系统,形成了一套高效稳定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使企业管理和运营实时、高效、便捷。在生产线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操作者面前都有一个可视的电子广告牌。每件产品的生产进度、返修率、合格率实时呈现,每个零件、成品的去向完全“清晰可见”。通过扫描生产流程表,操作者可以实时在线查询与该工序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并确认作业内容。这些数据与绩效考核挂钩,让员工自己和员工对工作成果一目了然,相互理解,相互促进,对激励和凝聚团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宏润自动化建设实行自主研发和引进采购两条腿走路:一是研发。宏润自主研发了全自动ic软件刻录机。与人工操作相比,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自主研发小型机器人点焊机,可将一次点焊成功率提高到99.9%。一个机器人可以完成五个人的工作量,效率提高了五倍。自行设计开发了自动校准仪器系统,可一次校准6台仪器,不易出错。二是引进和购买。鸿润愿意投资购买自动高速贴片机、焊膏印刷机、回流焊炉、波峰焊机等生产设备,有效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智能制造给宏润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一是劳动生产率翻番。从12年开始,宏润仪器的年产量从65438+万增加到70万,但员工人数只略有增加。二是研发能力倍增。从12开始,宏润仪器的品种从五大系列上百个品种增加到10系列上千个品种。三是质量水平翻番。自65438+2002年以来,宏润仪器在返修率方面的故障率逐年下降,目前在千分之一以下,品牌美誉度位居国内同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