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题:1制售假冒产品,模仿国际一线品牌。一年过亿是什么罪?2老板的罪是什么,员工的罪是什么?
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具体法律责任,请参考以下法律法规。
所谓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生产、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通过模仿或者冒用认证标志,或者模仿、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或者掺杂、掺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阶段性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的权益。这种行为也触犯了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那些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一,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者的民事责任。
1.对消费者的民事赔偿责任
《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财产或者人身损害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对这一民事责任的一般规定,《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此作出了具体规定。《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规定,销售者销售伪劣产品,应当承担修理、更换、退货的“三包”责任。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或者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四条也规定了赔偿范围:“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损害的,侵权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人的自救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及其被扶养人必要的生活费。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和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因产品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权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权人应当赔偿损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也规定了惩罚性的双倍赔偿原则:“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这是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对消费者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2.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应当向假冒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规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属于不正当竞争,损害了竞争对手即其他生产经营者的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规定了这种损害赔偿的范围。“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权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权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获得的利润,并承担被侵权经营者为调查被侵权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支付的合理费用。”
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政处罚
《产品质量法》第五章对各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包括“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一定数额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其他行政处罚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被处罚方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刑事责任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主要犯下列罪: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第142条生产、销售劣药罪;第143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144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第145条生产、销售不合格医疗器械罪;第146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第147条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第148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第213条假冒注册商标罪;第214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第216条假冒专利罪。2000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各种法律的适用进行了解释和补充,使其更具操作性。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各条文的相应规定,制造、销售伪劣产品的,可以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还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以上是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给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者敲响警钟。《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法》不允许,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来源:/qikan /qikan/5-ydliuwe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