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商标的名词解释
在我国,驰名商标是指经主管机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或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商标。
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好处
(1)反对恶意抢注;
(二)对抗不同商品相同(近似)商标的影响;
(3)更容易识别近似商标;
(4)查处假冒商标犯罪时,没有案值限制;
(五)阻止其他公司将驰名商标注册为公司名称;
(6)避免在电子商务中进行域名注册。
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驰名商标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为办理商标案件需要认定的事实予以认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认知度;
(二)该商标的使用期限;
(三)该商标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到保护的记录;
(5)使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驰名商标的认定方法
我国驰名商标的认定分为行政认定和司法认定两种方式。
行政认定
1,商标异议中的标识
认证机构:商标局
法律依据:《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号,2003年4月17号)第四条第一款当事人认为他人初步审定并公告的商标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的规定,
2.商标纠纷中的识别
认可机构:商标评审委员会
法律依据:《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号,2003年4月17号)第四条第二款。当事人认为他人注册商标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的。
3.商标管理中的识别
认证机构:商标局
法律规定:《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5号,2003年4月17日)
司法裁决
1,商标侵权案件审理中的认定
鉴定机关: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
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2号2002年6月5438+10月0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6次会议通过)第二十二条审理商标纠纷案件,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依法对涉案注册商标是否驰名作出认定。驰名商标的认定按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执行。
2.域名侵权案件审理中的认定
鉴定机关: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
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2006年6月26日法释(2001182)第24号)第六条审理域名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涉案注册商标是否属于
认定驰名商标所需的材料
企业申请驰名商标认定时,应当提交驰名商标认定申请报告,报告中应当提供其商标权益受到损害的证据。同时,应当如实填写《驰名商标认定申请表》,并提供申请驰名商标的相应证明材料。
(1)申请人的资格证明材料。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证、商标注册证等。如果是特殊行业,需要特殊行业经营许可证,包括卫生许可证、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烟草专卖许可证、食盐零售许可证、酒类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管理认证证书;
(2)由商标代理机构委托的,代理机构应当提供申请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或者双方签署的委托协议;
(3)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年产量、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利润等。)在过去三年中使用该商标的主要商品或服务;
(4)使用该商标的主要商品或服务在国内外及本地区的销售或经营情况;
(五)该商标近年的广告宣传;
(6)该商标在国内外的注册情况;
(七)该商标的最早使用和连续使用时间;
(八)与驰名商标有关的其他补充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