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镇概况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西平镇,人口5.68万。邮政编码:323400。辖6个社区、52个行政村:南、东、市、西、北、古城;韶山角、孙园、朱克口、院内、丁山头、西岔、湘桥下、大路口、北山、浦门、上联头、伊稀、西二、西三、西四、西吴、刘溪、西七、西八、西九、西施、西溪、洋东坑、关西、塔石下等等。

西平镇是松阳县城所在地,是松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松谷盆地东南部,省道50线龙里(水水)线与上松洋(武义上角)线在市区东部交汇。距丽水68km,距金华121km。全镇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257亩,林地81465亩。西平镇设有东、南、西、北、中、古城六个社区居委会,西平、阳西、水南三个办事处。* * *共有53个行政村(含瓦厂村),117个自然村,总人口5.8万余人。

西平,原名紫晶村,因位于桂中的西平山而得名。西平山是一个有着奇妙的水的风景区。城西、城南有“望松观日”、“石笋仙踪”、“百丈云”、“飞石瀑”、明清古街等众多景点。城西2公里处有一处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延庆寺塔,建于北宋。市内有名胜古迹,如兄弟进士牌坊、鹦鹉墓、唐兰堂、城隍庙等。宋代四大女将之一张(1250~1277)就出生在这里。她的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她的最后一部手稿《兰学记》可以与风相提并论。坚定不移地把工业放在第一位,依托当地资源条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加大工业投入,齐心协力发展工业,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一是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合力助工氛围基本形成。坚持项目开发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西平工业园区、城东工业社区、重点工业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系和服务功能,各园区、区块经济区集聚功能日益显现。目前,城东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6543.8+0.5亿元,形成年产值近3亿元的工业洼地,以机械制造、竹木加工、化工等产业为主。第二,当务之急是招商引资,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了弥补这个镇硬件条件的不足,我们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一方面,我们通过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另一方面,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开辟投资渠道。一是建立招商引资责任制,将招商引资工作与干部年度考核挂钩。二是设立引进奖,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全民招商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城东工业社区工业企业从198年的16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家。金益特有限公司、三阳纸业公司、董军服装有限公司等外来企业注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加快这个镇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三,坚持扶优扶强,巩固和提高现有企业。实行主要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每年选择30家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实施“三优一高”工程,加强企业管理者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努力把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现有企业和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多年的培育,从65438到0995吸引外资的莱克机械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浙南地区年产值过亿元的摩托车生产龙头企业。金兴文教具有限公司、绿野木业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也成为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县重点企业。2003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家,产值超千万元企业8家,销售产值超500万元企业16家,通过IS9000认证企业10家,注册商标企业13家,产品走向国际市场10家。此外,注重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法宣传活动,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积极稳妥地实施破产企业重组,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西平镇东工业区已形成不锈钢制造、竹木加工、外贸服装等支柱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和嫁接改造现有企业,已有37家企业入驻生产;2003年建成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松阳工业园位于镇北,已吸引68家企业入驻生产。2009年工农业总产值6543.8+0.8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92亿元,农业总产值6543.8+0.97亿元,财政总收入6543.8+0.76亿元。松阳实验小学位于松阳县西平镇,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松阳实验小学集团学校有三个分校:郁秀分校、城南分校、附属幼儿园和校办企业。目前有学生3356人,教职工200多人。

依托名校优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9月5日,松阳实验小学集团学校新学期开学典礼暨升旗仪式分别在绿洲校区、郁秀校区、于颖校区举行,松阳实验小学集团学校顺利开学。于是,松阳县第一所小学集团学校正式成立。

西平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市级示范小学,2003年被市政府评为“模范集体”,2003年被省政府1999评为“文明单位”。原校址位于金曜路2号,前身是创办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公立于颖小学。1994年实施县城太平坊改造工程,校园整体搬迁重建。新校区位于县城太平坊路11号,占地面积9356㎡,建筑面积4470㎡。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天堂。

1998西平镇学校有64名教师,21个班,884名学生。全镇共有小学24所(镇校3所,1南门,9所水南,11阳西),教师171,83个教学班,2650名学生。

根据松阳县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建立该镇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在主管部门和镇政府的支持下,以布局调整为主线,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办学格局。到2003年,全镇小学布局将以西平镇学校为中心,以洋溪小学、水南小学为指导点,以西固小学为重点。水南初级中学于2003年9月并入城南中学,1999,阳西初级中学于2003年9月并入民族中学。原阳西初级中学扩建为阳西中心小学,阳西小学原址将建成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形成镇五所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成人技校的格局)。

2003年,西平镇学校共有教职工75人,大专以上学历占53%,小学高级职称占65%,20个教学班,897名学生。全镇小学教职工176人,大专以上学历达到38%,小学高级职称达到59%,教学班57个,在校学生2308人。松阳县第三中学位于风景秀丽的西平山南麓。学校校园干净整洁,布局合理,环境优雅。一年四季,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生学习成才的理想场所。学校成立于1974。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成为丽水市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

松阳城南中学创建于8月,1999。这是一所联合中学,是在合并的原水南、朱元和竹溪初级中学的基础上重建的。2003年8月,原叶村初级中学合并,2004年8月,原寨滩初级中学合并。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学校力量整合,办学水平显著提升,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学校坐落在宋寅河畔,占地38亩。学校设施精良,有3个多媒体教室和300米田径场、微机室、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主要来自西平、叶村、寨滩和朱元。现有教职工105人,中高级教师66人,本科以上学历占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