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的生产能力

享有“中国羊绒之都”和“中国羊绒纺织城”美誉的清河,是中国最大的羊绒集散地。产业集聚的优势,让国内外羊绒客商像水一样涌向清河。羊绒衫销售旺季,市场上人头攒动,大多是周边城市的游客和休闲购物者,也有不少前来“掘金”的批发商。自开市以来,质优价廉的清河羊绒衫成为各地批发商的宠儿。雪花般的订单与企业有限的产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只能优先满足老客户,这样对不起新朋友。”这是尚易公司经理的无奈,一家进入市场的公司。如今,在优惠政策和市场资金的支持下,企业购买了大量电脑横机,共有500台,生产能力为每天1万件羊绒衫。批发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取货,在羊绒产品更新换代频繁、款式新颖的现状下,也能更快地抓住商机。

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的商品款式和品种很多,批发商可以在这里买到适合当地市场的商品。在贝隆公司的商店里,来自聊城百货大楼的采购经理说贝隆在我们那里一直卖得很好。这次准备增加更多的款式和品种,买一批羊绒大衣,再看看市场上的其他品牌,扩大销售范围。清河作为中国唯一的羊绒制品专业市场,自有一番大气度。他们高瞻远瞩,胸怀宽广,实施各项优惠政策,想批发商之所想,帮助批发商实现利益最大化,致力于市场与批发商的双赢,打造人流、物流、资金流畅通无阻的活力市场,为更多人带来更多温暖。

记者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河北清河县有一个羊绒制品市场。那里生产的羊绒制品不仅款式新,品种多,而且质量有保证,价格便宜。据说很多旅行社为此专门组建了购物团,游客报名非常踊跃。一个周末,记者从北京驱车400多公里来到清河羊绒制品市场。记者真的不知道河北会有这么大的羊绒市场,占地1000亩。该市场作为商场管理,集批发和零售于一体,产品包括羊绒衫、羊绒围巾、被子和各种面料。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郑春雨告诉记者:“这个羊绒制品市场是国家3A级景区。目前已与100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仅每年接待游客就超过65438+万人次。”

让记者不解的是,清河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平原。这里没有草原,也没有成群的山羊。它是如何成为中国重要的羊绒制品产销基地的?

用20多年建成羊绒之都。

记者在清河羊绒博物馆了解到,清河的精梳羊绒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当地人开始梳理废弃的羊毛渣,逐渐改为精梳山羊原毛,并扩展到精梳骆驼毛、牦牛毛等特种动物纤维。当时,来自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牧区的原羊绒源源不断地流向这里,原料的涌入给清河羊绒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加工摊位和梳理机的数量迅速增加。到90年代末,梳棉机已普及到全县60%以上的村庄,发展梳棉机近2万台,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梳棉企业近300家,整个羊绒行业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2000年,清河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羊绒之都”的称号。

市场繁荣依赖于旅游业。

据郑春雨介绍,2006年以前,清河一直是羊绒制品的加工基地,大部分都是贴牌加工,当地没有一家企业有自己的知名品牌。“我们生产的羊绒制品,一件服装出厂只卖三四百元,但贴上名牌商标后,在欧洲市场可以卖到五六百欧元。”在认识到品牌的作用后,清河羊绒开始了市场转型。自2006年以来,县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投资6543.8+0亿元建设羊绒制品市场。羊绒制品市场成立于2008年9月,因此大部分企业开始从原料加工向成品转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场建成后,招徕商户成了难题。很多人认为,清河县方圆200公里范围内虽然有11个地级市,但人口有限,加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羊绒制品销售前景并不乐观,所以很多商户都不愿意进入市场。这个问题引起了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开始外出调查,发现旅游购物是一个潜在的市场。于是他们瞄准了游客,开始联系旅行社。在山东、邯郸、石家庄等地,他们走访了20多家旅行社。很快,羊绒制品市场迎来了两个旅游团,一个来自邯郸,一个来自邢台,游客***150,人均消费500元。之后又去衡水、北京、浙江等地开推介会,效果极其显著。一天最多能来50个旅游团。游客来了,商家也从最初的十几个增加到现在的300多个。商户韩建利说:“2009年,我曾经一天最高卖了3万元,我觉得自己创造了一个奇迹。现在,我一天的最高销售额可以达到65438+万元。”

市场的逐渐繁荣离不开手游。从2008年开始,清河针对周边地区推出“清河工业购物一日游”,受到游客的广泛好评。目前,清河羊绒制品市场已与省内石家庄、邯郸、衡水,山东济南、聊城、淄博、德州、河南安阳等地的10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自2008年以来,我们一直派代表团去清河。起初,我们不得不尽一切可能向游客推荐这条路线。现在不同了。老客户会给我们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发团。现在我们每周都派团去清河。”河北赵岩旅行社的一位尹红说。

2011羊绒市场与北京的旅行社合作,开通了“清河工业购物两日游”线路。同时,它结合了正定佛寺、赵州桥等景点,成为一条特色线路,受到北京游客的欢迎。

不断涌入的游客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酒店和餐饮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的就业市场找到了出路。据介绍,目前清河县从事羊绒产业的有65438+万人。清河羊绒制品市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还被河北省旅游局确定为“河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让游客放心购买。

购买商品时,人们最关心的是商品的质量。清河羊绒制品市场在质监方面有很多招数:一是市场有质监部门。定期检查店铺里的产品,比如有没有假冒商标,产品做工有没有质量问题。二、实行销售“信用卡”制度。消费者在清河市场购买羊绒制品时,店主要为消费者发放统一印制的“信用卡”,上面写着商家在市场的位置、产品含绒量、投诉电话等内容。第三,做好生产环节的抽查工作。不断对各生产企业半成品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企业解决。四、开展“商业诚信评选”活动。市场管委会定期在入驻商户中开展以“做诚信店主,做诚信生意”为主要内容的评选活动,在市场入口处对不讲诚信的商户进行曝光。

目前,这里不仅有鄂尔多斯、王璐、雪莲、昭君、恒源祥、真北等国内知名品牌,还有雅布斯提、华嘉娜、米雪蓉、特文王、威利思、迪兔等一大批清河本土品牌。清河羊绒购物旅游的口碑效应已经形成,回头客越来越多。但如何留住游客,创造更全面的效益,成了清河人最关心的问题。

“光靠购物吸引游客是不够的,还要在‘大旅游’上做文章。清河羊绒制品市场已经是3A级旅游景区。重点完善和建设市场内的宾馆、酒店、游客中心、休息区等设施,力争三年内提升为4A级旅游景区。”谈到未来的发展,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主任孙连玲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