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田镇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现有的个私企业开展联营,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引导个体私营企业主把触角延伸至加工、铸造、零售和农副产品冷藏等行业,乡镇企业在巩固以药业、食品、机械、竹木、铸造为主导的加工型五大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壮大。目前,全镇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87家,其中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企业有5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建有农贸市场2个,个体工商户800多户,年商品贸易交易额达1.2亿元。
库区新镇特色农产品:
清朝贡品马蹄笋,产品近销浙江、上海、新疆等地市场,远销港澳台和东南亚国家。小小马蹄笋成为继茶叶、淡水养殖、运输业之后库区经济的又一新亮点。
黄田马蹄笋,又称绿笋,有“笋中之王”之美誉,是久负盛名的名优特产品,因生长在闽江中游两岸,特殊的气候和土壤使马蹄笋笋肉莹白,质地脆嫩,清甜爽口。据传,早在清朝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经黄田(原名凤田境旧官驿),当时官员宴请时上了一道山珍———玉兰片,乾隆皇帝尝此佳肴,赞不绝口,称该笋形似马蹄,即封它为马蹄笋,并下旨马蹄笋、笋干为清朝皇宫贡品,从此,名不见经传的马蹄笋身价倍增,闻名中外。今天,马蹄笋这一新兴的支柱产业在黄田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正乘着市场经济的春风,以勃发之势为广大农民带来滚滚财源。
为了提高马蹄笋的知名度,黄田镇申报马蹄笋有机食品与证明商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同时还大力发挥异地商会的作用,吸引上海等地客商聚集黄田镇,认识马蹄笋,品尝马蹄笋,宣传马蹄笋,推销马蹄笋。
黄田镇双坑村
1、新兴油画产业。福建省古田县黄田镇双坑村,一个横跨闽江中游的普通村庄,却有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化产业--油画业。全村有30多家油画工作室,从事油画行业的画家、画师及画工达300多人,生产和创作的油画主要销往香港、欧美和中东地区,年出口产值达1000多万元。村内建立油画厂房,成立油画产业协会,制定《双坑油画产业发展十年规划》,一个集制作、收购、外销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已形成,小山村规划用十年时间,打造全国第六大油画生产基地。
2、新农村示范村。双坑村是国家“七.五”重点项目水口水电站库区移民重点村,是宁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形成马蹄笋、茶叶、淡水养殖、水上运输、兔猪鸡养殖业等多产业发展格局;村内绿化、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室、农民体育公园等基础设施完善。
双坑村是省级明星村、文明村;地级“小康明星村”。福建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1年2月被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和工艺美术学会授予“福建工艺油画之村”称号。央视新闻频道、福建电视台多次报道。
关注黄田交通
合福高铁古田段
合福高铁自合肥南站引出,经安徽巢湖、铜陵、绩溪、黄山,江西婺源、上饶,福建武夷山、南平,至福州站,线路全长806公里。初定站点设置为合肥南、长临河、巢湖东、无为、铜陵北、南陵、泾县、旌德、绩溪北、歙县北、黄山北、婺源、德兴、上饶、五府山、武夷山北、武夷山东、建瓯西、南平北、古田北、闽清东、福州。
合福铁路古田北站站前广场建设项目位于黄田镇洋上村,是合福铁路古田北站建设的地方配套工程。该项目估算投资约25000万元,规划建设站前广场11400平方米,站前道路615米,通站道路587米,路基宽均为36米;社会停车场3420平方米、客运站及公交站15900平方米。此外,还有洋上新村安置区、合福高铁古田北站站前广场、古田隧道、汶洋大桥等工程项目,
合福铁路将于2014年底试通车。据悉,合福铁路通车后,福州至武夷山只需50分钟,至婺源1.5小时,至三清山2小时,至黄山不足2.5小时,至合肥3小时,至北京7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