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让我了解自己,金艳芳。

65438+10月18-20,2020年是杨发辉老师认知行为疗法的培训时间。2019年8月2日听了杨老师的初级培训后,一直很期待杨老师的中级培训班。第一天复习了最后的训练内容和抑郁症的认知治疗方案。

?5438年6月+2020年10月20日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一天,因为老师帮我分析解决了一个我很久都无法从心底解决的问题:不能听别人的否定。

具体流程是这样的。老师讲了焦虑的辅导过程,展示了一个社交焦虑的案例。来访者是我们的同修。来访者上台后,双手抓住话筒,收紧肩膀,明显感觉到她的紧张。她跟杨老师说看着对方觉得不舒服,问能不能不看着对方。杨老师同意了,她把自己扭到一边。然后她说杨老师看她,她觉得不舒服。然后她觉得被大家盯着看很不舒服,干脆背对着大家。当被问到为什么不敢被别人看的时候,“我不够好”和“我不够好”的自动思维跳了出来。听到这两句话,我突然很难过,眼泪都出来了。我什么都没想,眼泪和悲伤自然就来了。我意识到这一定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来访者说她不够好,不够好,不漂亮,而且在老师让她问大家是不是觉得她不漂亮的过程中,她不停的向大家表达歉意,说不好意思耽误大家的时间,好像大家都要陪她解决自己的问题。老师说要做一个实验问大家,是不是延迟了,观众同意了?“不”,她停顿了一下,眼泪突然涌出,她说自己的人生信条是“我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别人快乐”,那一刻她意识到,让别人感到快乐的不是取悦别人,而是她的存在本身已经让别人感到快乐,或者说提供案例本身就是一种贡献,这对于提供案例的学生来说,真的是一种特别快乐的感觉,因为的确,她的存在,哪怕是她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对恐惧和焦虑的程度进行分级,让来访者有了清晰的认知,而且这些分级都被老师清楚地写在白板上,一目了然,事件情绪和自动思维的关系也写得很清楚,做了标记,让我们在问完一个问题后看着白板上的内容时头脑清晰。在抓住了“我不好,我不好,我不漂亮”这一点后,老师不断聚焦,反复讨论,反复澄清,在不断的曝光和验证后,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澄清探视,让她逐渐知道自己是谁,现在发生了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看到探视结束时她脸上幸福的笑容,面对大家的坦然,让我体会到了认知疗法的短期快速疗效。咨询结束后,两位母亲学生表达了对女儿的感情。有一位妈妈说,她终于知道女儿为什么抑郁了,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自己的孩子。我和她一起哭了。那时候我觉得我妈是在表达对自己的歉意。我沉积多年的怨气终于发泄出来了。我很想表达他们,因为老师要总结案情,没让我马上发言。因为情绪激动,我自己的手都抖得没法写字了。当老师处理完案件,让我发言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的跑上来表达我的感受。我说虽然我自己没有上台提供案例,但是我的心也跟着来了。我自始至终都和我来访的心在一起。我觉得和来访者在一起很舒服。

?我非常非常期待在以后自己的咨询工作中,用认知疗法解决高效快速的就诊问题。当然,这是需要不断锻炼,不断体验提高的效果。也非常期待杨老师接下来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在学习,我是快乐的。就像马老师说的,我要进入心理学,过不可逆转的美好生活!感谢心工坊,感谢老师,感谢杨发辉老师,感谢提供案例的同学,感谢我们自己!

在课程课上,我还有幸认识了毕业于香港大学心理学系,现在在北京大学工作的雷同学。她对咨询练习非常熟悉,我羡慕她学无止境。一方面觉得自己的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为自己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而感到高兴。让我们做真实的自己,接受自己的好与坏,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为自己的独特而自豪。我希望我会一直这样骄傲和快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