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赫德的人物成就

赫德主持晚清海关长达半个世纪,他还创建了中国的现代邮政系统。

赫德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中国雇员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人民的“同胞”,是中国政府用来对付外国商人的外籍雇员。因此当1885年6月被英国政府任命为驻华公使时,他辞谢不就。

但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外国人把持海关无疑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特别是中国港口的引水权) 赫德长期居留北京,擅长幕后的“业余外交”,是总理衙门“可以信赖的顾问”,“不但在税务和商务问题方面,而且在外交和内政方面”,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甚至封疆大吏的人事任命,有时也要咨询他的意见。恭亲王奕?说:“赫德虽系外国人,察其性情,尚属驯顺,语言亦多近礼。”

1862年,中国第一个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成立,经费来自海关税收,负责人也由总税务司推荐。

1865年-1868年,他和英国公使威妥玛向清廷提出许多改制强国的建议,不过这些建议要到30年以后才引起中国改良派的***鸣。他写道:“如果政策改变了,中国可以成为各国的领袖;如果政策不改变,它将变成各国的奴仆。”

1866年,赫德回国完婚时,劝说清政府第一次派员出国考察。

1879年,赫德协助清帝国购买8艘军舰。这成为中国北洋海军的起源。

1887年,为解决走私问题,劝说中葡两国签订里斯本会议草约,由葡萄牙“永据”澳门,换取澳葡当局协助海关征收鸦片税。

赫德还曾参与《烟台条约》、1885年《中法新约》、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此外,他还利用关税的抵押担保,直接参与中国举借外债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