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武昌杨紫茳乳业有限公司领导介绍
从1982到1983,他在武汉牛奶公司杨紫茳食品中心工作。职位:工人。
1984至1993在武汉牛奶公司杨紫茳食品中心工作:业务经理。
从65438到0994,他一直在武汉武昌杨紫茳乳业有限公司工作职位:董事长。
1992年9月至1995年5月在湖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大专)学习。
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我在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烘焙)(专科)学习。
2005年6月5438+00日至2007年6月5438+02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习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2007年3月至今,在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经济专业学习(博士)。
2006年起任武汉市食品行业协会副会长。
梅红云的主要个人成就:
65438-0999年,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不佳,武汉牛奶公司全面改制,企业员工全部买断。企业原职工梅红云失业。然而,他并没有气馁。他发扬“下岗职工不放弃,失业人员不灰心”的精神,逐步改变了过去就业只能靠政府考虑、进入国有单位的观念,克服了“等、靠、要”的思想,鼓起了自主创业、自主择业、进入市场竞争就业的勇气。他决心从“小老板”做起,日积月累,努力工作,靠市场创业。
梅红云重新燃起了再就业的信心。2000年,梅红云带领10名下岗职工,用买断服务的救命钱共同抚养。从一个生产车间和几块案板开始,梅红云成立了“长江”食品公司,撑起了华中地区最著名的精品品牌之一“长江”。创业初期,资金周转、原材料采购、设备采购、市场销售都非常困难。梅红云总是工作到深夜。好事多磨。当年产品年销售额达到654.38+0.9万元,企业终于站稳了脚跟。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长江的生意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好,企业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2002年,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梅鸿运依靠国家政策支持,积极联系供应商,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企业逐步完善。在梅鸿运的经营下,杨紫茳食品建立了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市场覆盖率高达90%。“长江”有200多种产品,省内各大超市都有销售柜台,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长江”食品在武汉同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多次获得“再就业之星”、“创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的梅红云,不仅自己通过努力致富,还带动了身边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05年5月,杨紫茳食品有限公司成为紫阳街道工会联合会第一个民营企业创业基地,吸纳了600名下岗职工再就业。2007年,梅红云从辖区内招聘了22名残疾人到“长江”食品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江”公司发展迅速,2009年销售额达到6543.8亿元。“长江”食品在中国赢得了很高的荣誉,被誉为湖北省传统食品的龙头。还入选中华烘焙老字号,荣获湖北省著名商标、著名品牌称号。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梅红云的努力。他常说:“想做大事,先要学会做人。”。“长江”里的人都知道,梅红云是出了名的好心人。他为企业员工建了宿舍,建立了帮助困难员工的制度。每当企业员工结婚,他总是亲自到场。紫阳街地区是典型的老城区,区内居民比较贫困。每年逢年过节,梅红云都会带着慰问品去慰问社区里的老人、孤儿、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