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寻找AMD和Inter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蓝图(另有奖励)!!!
相信对电脑硬件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有一家像AMD这样的公司,多年来一直在处理器领域与巨头英特尔竞争。AMD是一家业务遍布全球的集成电路供应商,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电子消费市场提供各种芯片产品,包括微处理器、闪存以及基于通信和网络设备硅片技术的解决方案。AMD不仅在全球各大城市设有办事处,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亚洲都设有生产中心。AMD成立于1969,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其70%以上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是真正的跨国公司。该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AMD。相信AMD的忠实粉丝已经烂熟于心了。说起AMD的CPU,要从K6说起,K6-2会给3DNOW增加一套机器码级扩展指令集(***21指令)!指令集和大名鼎鼎的SUPER7开始对抗英特尔的分屏。但是AMD在浮点运算上一直处于劣势。就在依靠浮点运算的3D图形开始大规模发展的时候,AMD适时推出了代号为K7的微处理器。从此,AMD进入了游戏玩家、家庭用户和超频DIY爱好者的视线。SOCKET A(也称SOCKET 462)是AMD和微处理器历史上最长的芯片,型号最多。从速龙650开始到速龙XP 3200+(实际频率为2.2G),外频从100MHZ到200MHZ,芯片组从原来的VIA KT133到后来的NVDINFORCE 2。K7的族谱采用SOCKET A接口,超频能力强,价格实惠的产品很多。2005年3月,AMD正式宣布全面停产SOCKET A的计划,让笔者心疼不已。永远经典,K7!K7虽然有物美价廉,平台转换慢的优势,但是它的高烧和过时的EV6架构已经不适合日新月异的IT行业。于是AMD在2003年4月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K8处理器,改善了K7臭名昭著的功耗问题。它还首次应用于台式机市场的嵌入式内存控制器技术和业界第一款64位处理器。与K7相比,它在功耗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事实上,K7和K8在市场上共存了很长时间。当时的场面让所有人都很尴尬——一方面,K7的价格很实在,但性能却比较低;另一方面,K8的高端民用级ATHLON 64 FX具有高价格和高性能,并且需要REGECC的高价格内存来将其结合在SOCKET 940上,而754没有连接。看来AMD在中高端断了香,真的很厉害。幸运的是,AMD终于发布了处理器接口——SOCKET 939,至少到目前为止,它代表了整个K8系列。SOCKET 939一方面保持了SOCKET 940的高端性能(支持双通道),另一方面整个平台相对便宜(至少不再需要REGECC的内存),使得AMD在2005年拿下了939的平台。而且随着AMD对939平台产品线的完善,我们几乎可以在939平台中找到所有的K8系列处理器。包括最近发布的939龙浩。随着一系列K8 CPU的发布和上市,939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超频已经成为939的代名词,市场上有大量的配件用于超频,而这一切都是因为939。我一直认为754的接口在939诞生之后就没有必要了,因为939和754在理论技术和长期的市场确认下是可以使用相同芯片组的。而AMD可以把兼容939的754针SEMPRON做成754针Sempron,只是为了通过双通道人为区分后来推出的Sempron和ATHLON 64的性能差异,也就是把支持另一个通道的939针去掉,变成754或者类似数量的针,这样即使Sempron插在939的主板上,也还是单通道;现在939和754并行的阶段,754升级939会增加消费者的重复投资,但是AMD投资主板和芯片厂商更好,主板厂商可以卖更多的主板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且AMD也不会落下它生产的754是短命接口的骂名。
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弊端。试想一下,如果单通道K8和双通道K8接口统一,那么消费者在升级时会首先考虑AMD的CPU,因为主板可以继续使用;现在754的用户升级都要丢弃主板,所以有可能直接转入英特尔的阵营。
AMD的发展历史
相信对电脑硬件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有一家像AMD这样的公司,多年来一直在处理器领域与巨头英特尔竞争。AMD是一家业务遍布全球的集成电路供应商,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电子消费市场提供各种芯片产品,包括微处理器、闪存以及基于通信和网络设备硅片技术的解决方案。AMD不仅在全球各大城市设有办事处,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亚洲都设有生产中心。AMD成立于1969,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其70%以上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是真正的跨国公司。该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AMD。相信AMD的忠实粉丝已经烂熟于心了。
说起AMD的CPU,要从K6说起,K6-2会给3DNOW增加一套机器码级扩展指令集(***21指令)!指令集和大名鼎鼎的SUPER7开始对抗英特尔的分屏。但是AMD在浮点运算上一直处于劣势。就在依靠浮点运算的3D图形开始大规模发展的时候,AMD适时推出了代号为K7的微处理器。从此,AMD进入了游戏玩家、家庭用户和超频DIY爱好者的视线。SOCKET A(也称SOCKET 462)是AMD和微处理器历史上最长的芯片,型号最多。从速龙650开始到速龙XP 3200+(实际频率为2.2G),外频从100MHZ到200MHZ,芯片组从原来的VIA KT133到后来的NVDINFORCE 2。
K7的族谱采用SOCKET A接口,超频能力强,价格实惠的产品很多。
2005年3月,AMD正式宣布全面停产SOCKET A的计划,让笔者心疼不已。永远经典,K7!
K7虽然有物美价廉,平台转换慢的优势,但是它的高烧和过时的EV6架构已经不适合日新月异的IT行业。于是AMD在2003年4月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K8处理器,改善了K7臭名昭著的功耗问题。它还首次应用于台式机市场的嵌入式内存控制器技术和业界第一款64位处理器。与K7相比,它在功耗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事实上,K7和K8在市场上共存了很长时间。当时的场面让所有人都很尴尬——一方面,K7的价格很实在,但性能却比较低;另一方面,K8的高端民用级ATHLON 64 FX具有高价格和高性能,并且需要REGECC的高价格内存来将其结合在SOCKET 940上,而754没有连接。看来AMD在中高端断了香,真的很厉害。幸运的是,AMD终于发布了处理器接口——SOCKET 939,至少到目前为止,它代表了整个K8系列。SOCKET 939一方面保持了SOCKET 940的高端性能(支持双通道),另一方面整个平台相对便宜(至少不再需要REGECC的内存),使得AMD在2005年拿下了939的平台。而且随着AMD对939平台产品线的完善,我们几乎可以在939平台中找到所有的K8系列处理器。包括最近发布的939龙浩。随着一系列K8 CPU的发布和上市,939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超频已经成为939的代名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配件进行超频,而这一切都是因为939。
笔者一直认为939诞生后754的接口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在理论技术和长期的市场确认下,939和754可以使用相同的芯片组。但AMD可以把754针的Sempron做成兼容939的754针,如果仅仅是通过双通道人为区分Sempron和后来推出的ATHLON 64的性能差异,也就是从939把支持另一个通道的针数减少到754或者差不多。现在939和754并行的阶段,754升级939会增加消费者的重复投资,但是AMD投资主板和芯片厂商更好,主板厂商可以卖更多的主板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且AMD也不会落下它生产的754是短命接口的骂名。
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弊端。试想一下,如果单通道K8和双通道K8接口统一,那么消费者在升级时会首先考虑AMD的CPU,因为主板可以继续使用;现在754的用户升级都要丢弃主板,所以有可能直接转入英特尔的阵营。
1968 7月18日,鲍勃·诺斯和戈登·摩尔的新公司在美国加州开业,地址是美丽的三藩市湾畔的曼扬维尤市梅多佛街365号。成立后不久,它以65,438+05,000美元的价格从一家名为INTELCO的公司购买了INTEL名称的使用权。于是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开始了他在IT界的传奇历史。
1971年1年1月1日,这一天被视为全球IT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被写进了许多计算机专业教材。来自英特尔公司的工程师霍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虽然这个4位微处理器只有45条指令,但每秒只能执行50000条指令。甚至不如1946年的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但它的集成度要高得多,一个4004的重量还不到一个杯子。
80年代初,英特尔牢牢抓住了来自IBM的橄榄枝,IBM成立于1896。1981是英特尔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英特尔的销售工程师韦斯顿·魏(Weston Wei)的8088处理器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客户——蓝色巨人IBM,开始在IBM制造的个人电脑中使用英特尔的8088微处理器作为核心处理器。英特尔从此名声大噪。《财富》杂志还将英特尔列为取得最大商业成功的17家企业之一。
随着英特尔的发展,其R&D实力不断增强,早期的80X86系列微处理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在英特尔忙于开发下一代处理器的同时,人们发现他最终不可能获得数字注册商标,于是他决定用一个好听且更容易注册的名字来命名其下一代微处理器,即奔腾。
1993,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英特尔奔腾处理器正式发布,宣告个人电脑开始进入多媒体时代。
2003年3月,英特尔有史以来首次发布了完整的计算解决方案——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此次发布可视为英特尔全方位进军移动便携电脑的先兆。
微处理器的发展一直遵循摩尔定律,从未违背过摩尔定律,但根据该定律和目前的研发速度,专家推断,目前的微处理器生产技术即将面临不可逾越的鸿沟。英特尔似乎看到了处理器很难发出照片。于是,我又一次敞开了自己宽广的胸怀,向自己尽可能接触的芯片制造领域伸出了双臂。迅驰移动技术也成为英特尔敲开未来大门的敲门砖。
英特尔和AMD是敌人?
有人说英特尔和AMD长期不和,这是不正确的。从65438到0969,有8人从当时知名的半导体制造企业飞兆公司辞职。其中,诺斯、摩尔和格罗夫创办了英特尔公司,还有一个人创办了AMD,也就是杰里·桑德斯。两家公司的总部都在硅谷。然而,在286和386时代,AMD没有能力独立设计微处理器。当时,它制造的CPU由英特尔提供设计图纸,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K5的出现。AMD收购NEXGEN公司后,于1997年4月推出K6处理器。此后,其竞争力日益扩大,推出了更多让英特尔感到竞争压力的微处理器。如今的处理器市场已经形成了英特尔和AMD争霸的局面。
什么是摩尔定律?
1965年,戈登·摩尔在准备演讲时发现了一个历史性的现象。当他开始制作图表展示内存芯片的性能增长数据时,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增长趋势,芯片容量每18-24个月翻一番。照此推理,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计算能力会在短时间内有规律地增长。
英特尔经典芯片和主板回顾;
1,英特尔430FX芯片组
英特尔430FX芯片组是英特尔公司生产的首款芯片组。当时,英特尔公司凭借它在芯片组领域一炮而红。从此,英特尔CPU和英特尔芯片组主板性能优异的说法广为流传。Triton First芯片组是第一个支持EDO DRAM的奔腾芯片组,是长期追求高性能的用户的理想选择。该芯片组的缓存类型为流水线突发,最大容量为512KB,缓存容量为64MB。内存方面,支持最大128MB内存容量。江户DRAM的读取时间是7-2-2-2 FPM DRAM是7-3-3,数据带宽是64BIT,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
2.英特尔430VX芯片组
430VX芯片
在推出了两款最成功的CPU后,英特尔突然觉得少了点什么,因为原来的FX芯片无法满足奔腾MMX CPU的需求,而HX芯片组虽然性能不错,但其昂贵的价格无法被普通用户接受。因此,英特尔迫切需要推出新的芯片组来填补FX芯片组和HX芯片组之间的真空。英特尔430VX芯片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人们习惯称之为Triton Three。但是发现这款Triton 3在性能上并不比Triton 2好,但是它的低廉价格却被经济不好的人津津乐道。
3.英特尔440LX芯片组
随着CPU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功能强大的奔腾II处理器终于出现了。为了推广这款CPU,1997年5月,英特尔专门为它定制了一套新西装——440 LX芯片组。首次支持AGP、SDRAM、Ultra/33功能,支持两个处理器,是当时最强大的芯片组。
4.英特尔440BX芯片组
440BX芯片
Intel 440BX芯片组是寿命最长的芯片组,也可以说是Intel最成功的芯片组产品。直到今天,仍然被很多人津津乐道。这款采用英特尔赛扬CPU的440BX可以发挥出色的超频效果,而且价格也不贵,所以两年来一直受到DIY爱好者的喜爱。
5.英特尔810芯片组
英特尔810芯片组
英特尔BX成功推出后,英特尔在下一代芯片组产品上下了大赌注,就是I810。I810不仅是英特尔首款集成芯片组产品,也是英特尔尝试的全新“固件控制中心”架构设计。这种新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各个部分的性能分解到独立的芯片上,重新设计了芯片之间的传输方式和速度,因此性能得到了提升。但是这款产品的市场反响并不是很好,让英特尔有些惨淡。
6.英特尔820芯片组
英特尔820芯片组
在RAMBUS的帮助下,I820的许多新设计,英特尔梦想着夺回所有失去的芯片组领地,但事实给了英特尔沉重的一击。因为RAMBUS内存的授权权益相当高,而RAMBUS内存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简直不可想象。I820的上市可以说是用钱给了英特尔一个教训,因为英特尔在I820上损失惨重。
7.英特尔815芯片组
英特尔815芯片组
临近千禧年的时候,英特尔传来了好消息,那就是简洁版的I815芯片组I815EP全面上市,不仅增加了对ATA100的支持,还去掉了内置昂贵的I752显示模块。在这种情况下,性价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也是I815EP主板在PIII市场大放异彩的原因。
8.英特尔850芯片组
英特尔850芯片组
2000年6月165438+10月21日,英特尔发布了新一代奔腾处理器——奔腾IV,采用威拉米特内核和Sock423接口,支持的芯片组产品为I845和I850。I845支持PC-133 SD内存,I850使用Rambus内存,是
9.英特尔845D主板
英特尔845D主板
I845D的发布也意味着P4芯片组正式进入Socket 478时代,开始提供对DDR内存的支持。
10,英特尔845PE主板
英特尔845PE主板
支持400/533MHZ前端总线设计的处理器支持单通道DDR333内存。支持超线程技术。为AGP4X总线规范提供支持。
11,英特尔845E主板
英特尔845E主板
为400/533MHZ前端总线和SOCKET 478接口处理器的设计提供支持。支持单通道DDR333内存。
12,英特尔845G主板
英特尔845G主板
集成极致显卡显示内核。支持400/533MHZ前端总线处理器。支持单通道DDR333内存。
13,英特尔848P主板
英特尔848P主板
支持400/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并支持单通道DDR400内存的处理器。支持AGP 8X总线规范。提供了两个SATA接口。
14,英特尔865PE主板
英特尔865PE主板
支持400/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的处理器。支持双通道DDR400内存。提供两个SATA接口,搭配ICH5R南桥芯片,但可以实现多种RAID模式。
15,英特尔865G主板
英特尔865G主板
板载EXTREME GRAPHICS 2显示内核。支持400/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的处理器。支持双通道DDR400内存。提供了两个SATA接口。
16,英特尔875P主板
英特尔875P主板
与865PE芯片主板最大的区别是支持PAT功能,并提供对ECC内存的支持。
Intel915X芯片组不仅是LGA775接口处理器的最佳合作伙伴,还将许多新技术引入到实际应用中。915X完全抛弃AGP总线,使用更先进的PCI-E总线,可以为图形芯片、高速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带来更高的数据传输带宽。这是近年来计算机系统中最具革命性的总线升级。对DDR2内存的突破性支持预示着未来芯片组的发展方向。随着ICH6系列南桥芯片支持HD-AUDIO音频规范,支持RAID功能的ICH6R还提供了全新的矩阵存储功能,兼顾了成本、性能和安全性。
17,英特尔915P主板
英特尔915P主板
为533/800MHZ前端总线提供LGA775接口的处理器。支持双通道DDR2/DDR内存。提供4个SATA接口。为新的PCI-E总线提供支持。
18,英特尔915GL主板
英特尔915GL主板
集成GMA900图形核心,支持DX9.0特效。支持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内存只支持DDR内存。提供4个SATA接口。
19,英特尔915PL主板
英特尔915PL主板
支持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内存只提供双通道DDR内存支持,内存擦除也减少到两个。提供4个SATA接口。
20.英特尔915GV主板
英特尔915GV主板
集成GMA900图形核心,支持DX9.0特效。支持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内存仅支持双通道DDR内存。不提供PCI-E X16显卡插槽。提供4个SATA接口。
21,英特尔910GL主板
英特尔910GL主板
主要针对OEM市场产品。支持533MHZ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处理器。提供4个SATA接口。
22.英特尔915G主板
英特尔915G主板
板载GMA900图新核心,支持DX9.0特效,提供PCI-E显卡插槽。支持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提供4个SATA接口。
23.英特尔925X主板
英特尔925X主板
支持533/800/1066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支持EM64T技术。为DDR2内存规范提供支持。配合ICH6R南桥芯片,支持矩阵存储功能。
945X/955X的问世,预示着个人电脑开始走向双核时代,同时支持EM64T技术。配合ICH7/R南桥芯片,提供对SATA2规范的支持。945G集成GMA950图形核心,高于GMA900核心频率。3D MARK03的测试结果接近5200独立显卡。
24.英特尔945G主板
英特尔945G主板
集成高效的GMA950图形核心,并提供PCI-E显卡插槽。支持双核处理器。支持DDR2 533/667内存。为SATA2传输规范提供支持。
25.英特尔945P主板
英特尔945P主板
支持533/800/1066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支持双核技术。提供了四个SATA2接口。用ICH7R南桥芯片支持RAID功能。
26.英特尔955X主板
英特尔955X主板
支持533/800/1066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为双核处理器提供支持。支持双通道DDR2 533/667内存。支持ECC内存。支持高达8GB的内存。
今天,英特尔在IDF论坛上阐述了企业市场的产品策略,表示将逐步采用博锐、I/O、处理器工艺等新技术,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和效率。
这些新技术包括将于明年年中在商用电脑中推出的新一代博锐平台McCreary,处理器部分即将进入45nm工艺的Penryn,服务器平台部分将采用新的I/O来增强系统性能2010。
以博锐新平台McCreary为例。明年,商用计算机处理器还将推出45纳米工艺代码为Wolfdale的双核处理器和代码为Yorkfield的四核处理器。凭借Eaglelake芯片组和TPM 1.2安全芯片,它们可以支持英特尔的主动管理技术iAMT 5.0和最新的丹伯里管理技术。
英特尔数字企业集团副总裁柯克·斯考根(Kirk Skaugen)表示,丹伯里的硬件管理技术为以前由软件支持的功能提供了硬件级的安全管理,如密钥管理、数据恢复和硬盘安全。目前,英特尔已与Check Point、SafeBoot等软件公司合作,利用新博锐平台提供的功能,可实现无缝软件补丁交付、远程管理人员解除终端电脑硬盘安全锁、重置密码等管理。
为了增强服务器系统的性能,英特尔表示将在明年推出一款名为Tolapai的系统单芯片加速器,将IA指令集、内存控制器、I/O控制器等功能集成在英特尔的QuickAssist控制器的单芯片中。借助SOC架构设计的Tolapai,英特尔表示有望降低20%的I/O功耗,并将传输效率加速8倍。
此外,在其他系统I/O技术方面,英特尔还计划在2010年将PCIe 3.0引入系统平台,与明年即将推出的新服务器平台Stoakley采用的PCIe 2.0相比,传输带宽将增加2倍。至于USB3.0,传输效率大约是USB 2.0的10倍,也将在同一年推出。
至于将在年底进入45nm工艺的Penryn处理器,英特尔也透露了一些信息,包括新处理器的性能和能效的提升。与65纳米至强5300系列处理器相比,45纳米至强5400系列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将超过2亿,四核* * *享受的L2内存容量将从8MB提升至12MB。
Skaugen表示,当功耗封装与现有的四核65处理器至强处理器相似时,性能提高了约35%,表明新处理器的性能功耗比比旧处理器高38%。
对于明年英特尔将改造的微处理器架构Nehalem,英特尔预计内置核心的数量将从最少的双核到最多的8核。在每核双线程方面,最大线程数将为65,438+06,内存控制器将集成在架构中,以增强处理器内核与内存之间的通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