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名优特产

炒白面包

爆炒白面包是城厢区人逢年过节、喜庆宴席的风味菜肴。用的主料是白米,质量远远好于市面上的普通白米。田埂米是一种茎秆米,生长期长,产量低,所以种植面积不多,但米质韧、粘、香俱佳,是制作白糯米的米,被城里人称为“山里的白糯米”。山里的白面包,可以煎,可以煮汤。如果白煮,撒上白糖,会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山白面包也是山民馈赠亲友的主要礼品之一。

焖面

杂烩面是城厢区居民临时招待游客的简单饮食。莆仙传统杂烩面中必须用八种荤素料(俗称“八素料”)盖面,使之成为一碗丰盛的食物,既经济又美观,用于招待客人。杂烩面传统的管理方式是提前把食材放在碗里,让顾客一目了然。

炸鸡卷

炸鸡卷因外形酷似烤鸡而得名。其制作方法主要是用猪网油皮卷包裹肉和鲜馅,所以又叫炸网油皮卷,属于脆皮炸系列。其特点是色泽金黄,外脆内嫩。这道菜也是闽菜中的名菜之一,城厢区的调料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

蜀米宗(蜀米就是糯米)

当地市民黄在《八闽通志》中记载:“楚人以竹筒装米祭屈原,取名粽子。后人一脉相承,故以叶包米烹之,以为省事。”城厢区至今还保留着端午节包粽子的传统习俗。

舒秘汤

俗称“蜀史”。曾是民间节日祭祖的主要供品之一。因为制作简单,所以主料是糯米,配料是白糖、花生仁、花生油等。,味道特别好。后来也进入了商品市场。其成品特点:色泽金黄,油软粘腻,经济香甜,已成为城厢区广受欢迎的热门风味小吃。枇杷

莆田四大名果之一枇杷,解放于城厢区长泰镇。其果实形似古钟,皮黄内红,果肉脆嫩,汁甜。最大单果重1.72g,为世界之最。2000年4月25日1999,5月30日,2006年4月30日5438+0,福建莆田(长泰)枇杷节三场新闻发布会暨展销会分别在北京长泰镇洋边村、新加坡举行。2002年至2007年,第六届福建莆田枇杷节暨枇杷推介会分别在重庆、上海、Xi、济南、哈尔滨、乌鲁木齐举办。长泰镇枇杷被列为“南亚热带名优作物基地”,连续两次(2002年6月1996、2月)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第一枇杷之乡”。长泰镇专门为水果注册了“长泰枇杷”商标,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和“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

泡菜

城厢区林夏街道的丁墩、黄霞、小厝是蔬菜种植加工专业村。村民们有加工腌制蔬菜的传统工艺。生产的泡菜品种多、口感好、色泽美,不仅本地供应,而且畅销闽西北。

兴化龙眼

城厢区华亭镇盛产龙眼、枇杷、橄榄等名优水果。是“兴化龙眼”的原产地,被誉为“华亭龙眼天下第一”。福厦路两侧、木兰河、三子山形成了7条果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