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王牌竞争中获利?

不知道你是什么水平,大部分人都不关心这个问题。有一篇文章我想推荐给你。我看看能不能发到这里。::阿迪达斯和耐克清楚地意识到渠道代理商做大后的劣势。他们不希望看到渠道最终被两个或几个渠道商控制,但也不希望因为激进的改革而伤害市场。

阿迪达斯和耐克与渠道代理商的博弈正在秘密进行。耐克取消多个省级经销商代理权后,阿迪达斯正在酝酿一系列“限电运动”,但直接面对的是百丽等全国经销商。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包括百丽在内的几家大型体育用品经销商与阿迪达斯坐在了谈判桌前。经销商希望摆脱库存压力,包括打折销售库存产品。但从稳定品牌价格的角度来看,阿迪达斯并不认可经销商的上述行为。阿迪达斯和经销商的矛盾正在升级。

此前,由于高估了奥运会的经营形势,很多经销商仍有大量库存。新的订货周期又来了,很多经销商没有现金支付这笔费用。

经销商库存难以消化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阿迪达斯在奥运会期间宣布以22%的市场份额超越老对手耐克的21%,成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第一品牌。

其最近发布的2008年业绩报告显示,阿迪达斯在除北美以外的所有地区销售额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在亚洲的销售额增长了20%,其中中国销售额的强劲增长成为主要推动力。

其耀眼的财务数据背后,伴随的是与国内经销商不断升级的矛盾。因为在2008年,阿迪达斯没有选择成为全球赞助商,而是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在2009年4月之前,所有带有北京2008年奥运会标志的产品都被宣布过期。

以前因为很多经销商高估了奥运市场,所以在奥运前拿货。但奥运会并没有带来体育用品行业预期的爆发,导致经销商库存严重,很多经销商的库存至今没有消化。

“阿迪达斯和耐克都是期货系统,提前半年订货,货到付款。”一位阿迪达斯湖南经销商告诉记者,由于没有按照市场实际需求进货,很多经销商积压的货物堆积在仓库里,导致资金被占用。

为了清理库存,世界各地的经销商都在想办法低价促销。但这是阿迪达斯不允许的——过度的折扣会损害品牌,消费者将来也不会愿意购买正价商品。

新的销售年度,资金被占用的经销商还得继续进货,进货量不能比上年减少太多,否则经销商资质会调整,从A级到B级,或者从B级到C级,拿货政策也会相应调整。“这是大于收益的”,上述经销商表示。

不仅是阿迪达斯,在体育用品行业,很多经销商也代理阿迪达斯、耐克、李宁等几个品牌。,而且所有品牌都或多或少有压货。但由于阿迪达斯的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身份,其处境似乎比竞争对手更为严峻。

一边是极力捍卫自己价格、品牌、供货政策的品牌,一边是有库存负担的经销商。这种自奥运会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僵局,一直困扰着体育巨头们。

品牌交流与渠道谈判能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几大体育用品经销商都在和阿迪达斯谈判,希望减少今年的收货量。而阿迪达斯则表示,可能会收回部分经销商的部分代理权,甚至包括其最大经销商百丽的部分经销权。

一位阿迪达斯经销商告诉记者,从阿迪达斯的角度来说,我肯定希望公司在中国的业绩稳定增长。但其去年的很多成绩,都是因为经销商高估了奥运市场,付出了超过实际需求的价格。2009年,这些经销商肯定会再次减少拿货数量,这可能会导致阿迪达斯今年的业绩“非常难看”。这也迫使阿迪达斯频频向经销商施压。

记者曾致电百丽鞋业营销总监雷。听到记者的来意后,她表示不方便发表意见,并表示记者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小经销商的需求。

阿迪达斯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库存问题,阿迪达斯也在积极与经销商沟通,寻求解决方案。到目前为止,阿迪达斯和经销商之间的所有沟通都是良性和有效的。

AMT咨询公司高级服装顾问葛星表示,目前的僵局恰恰反映了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经销商和品牌在谈判桌上的角色互换。早些年,耐克和阿迪达斯这两大超级巨头通过操纵,迫使代理商相互竞争,迅速扩张。

其中,百丽通过在香港上市筹集了丰厚的现金,近年来又在国内收购整合渠道,迅速坐上了国内鞋类渠道的头把交椅。宝源依托全球最大运动鞋制造商台湾省宝成集团进行版图扩张。另外由深圳龙昊、沈阳彭达、四川金浪等区域经销商组织,国内渠道分三块。

尤其是百丽和宝元,他们对渠道的掌控能力一再加强。“几年前阿迪和耐克强势,现在百丽等渠道的议价能力在谈判中占优势——如果渠道因为利益相同而联合起来的话。”葛星说,2006年,百丽仅耐克一个品牌的销售额据说就达到了这个品牌在中国总销售额的1/4。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通过这次与几大经销商的谈判,阿迪达斯和耐克肯定更清楚地认识到渠道做大后的劣势。他们不希望看到渠道最终被两个或几个经销商控制,而是希望经销商之间能够有充分的竞争。

因此,如何弱化对几家大型经销商的依赖,发展更多的中小型销售渠道,将是这两家体育用品巨头最近思考最多的问题。

小信息:阿迪达斯

德国体育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是阿迪达斯公司(Adidas AG)的成员公司。阿迪达斯以其创始人阿道夫·达斯勒的名字命名,于1920年开始在纽伦堡附近的赫佐格奥拉彻生产鞋类产品。1949 8月18注册于阿迪达斯公司名下。阿迪达斯的服装和运动鞋设计通常可以看到三条平行的条纹,这也可以在它的标志上看到。三条纹是阿迪达斯的特点。

阿迪达斯最初是由* * *两兄弟创立的。分道扬镳后,阿道夫的哥哥鲁道夫·达斯勒(Rudolf Dassler)开了劲敌运动品牌彪马(Puma)。

1948年,阿迪达斯创始人阿迪·达斯勒先生用其名阿迪和姓(达斯勒)的前三个字母合成“阿迪达斯”作为商品品牌,并申请注册;次年,阿迪达斯的三线商标出来了。

爱迪德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彪马和耐克。2005年8月,艾迪达宣布以38亿美元收购其竞争对手之一锐步。此次收购将有助于增加其在北美的市场份额,提升其在与耐克在该领域竞争中的地位。

目前,阿迪达斯在体育用品市场的份额仅次于“耐克”位居第二。阿迪达斯商标上的口号是:不可能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