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

平面设计师应该建立自己的风格。

平面设计师要建立自己的风格?这也不对?我们开始学习绘画,在考美术专业的过程中,在接触大师的设计作品中。会形成这种坚定的观念。设计师应该建立自己的风格。

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是错误的!这个问题类似于我在讲座前收集的一个学生问题:学生如何在商业面前保持自我?我的回答是:“自我在商业中有什么用?不是挽留的问题,而是适当的放弃自己。

比如你做诺基亚N96的推广设计,你自己留着有用吗?可以代理诺基亚N96吗?所以,是设计对象的风格和个性,而不是你的风格和个性。“那个学生是服装学院的,”我补充道,“如果你是世界级的时装大师,没问题,整个潮流都会跟着你。路易威登到底能有多少?"

正解:平面设计师要确立设计对象的风格。

误区二

设计就是创意。

设计就是创意!这怎么又错了?全世界,连我奶奶都知道设计师要有创意。你不也是创意总监和设计总监吗?设计就是创意。我想告诉你,你奶奶没有任何问题。当然,设计一定要有创意,创意是设计师的重要职能。

但是,设计不等于创意,不是创意!设计和创意的范围只是重叠(绘图),但设计不等于创意,创意不等于设计。换句话说,设计的一些过程不需要创意。而有些创意不能称之为设计。

在实施的过程中,创意只有在有一套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才能称之为设计,否则只是一个想法,创意还包括摄影、绘画、音乐等等。设计除了具有创造性,还关系到所有的普遍性、规律性、基础知识、基本流程等等。

比如做一套展示设计,创意的作用在于最初的思考、概念的延伸、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案等等,但创意并不包括整个过程中的测量、计算、工程图、流程图等等。而这些都包含在待解决的设计中。

正解:设计不仅仅是创意。

误区三

简洁是一个好的平面设计。

简洁是一个好的设计。这应该是大家都能听到的。因为无论简单还是丰富,都要达到反映信息的目的。但是在学生时代做设计很容易被带入一个误区。由于学生自主性强,项目往往是虚拟的。所以大部分的多信息设计都会主观回避,简单的设计就能做的很好。

但你要知道,生活中99%的商品都是有信息的。而且纯粹类似奢侈品,很少会给刚工作的年轻设计师。所以可以说,刚工作的设计师,几乎100%的设计都是有参考价值的。这就导致年轻设计师习惯纯概念,无从下手。要知道,好的优秀的设计不仅仅是高端品牌的设计,还是像无印良品这样独特的概念商品。

当一个大众品牌给了你无数的信息,你通过设计得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杰出的设计。所以,学生设计师不仅要学习纯粹主义的审美表达,还要练习时刻整合重组无数信息的能力。因为常见的设计工作在于后者。为什么我们不先做这个?如果你手里有饮料或者零食,我们可以拿起来仔细看看。

一个包裹,上面可能有很多信息:

产品名称及标识、宣传用语、保质期、营养表、条形码、承载限量、环保标签、质量安全标志、净含量、合作伙伴、特殊信息、成分、明星代言、签名、激光商标、生产厂家、合资厂家、促销信息、抽奖、警示、适用场景、历史典故等。,这么多信息要管。

你还要照顾到外形、结构、裁剪方式、折叠方式、纸张、非纸质材料、保鲜技术、印刷技术、展示效果、人体工程学、可回收性、搭配性、拆卸廉价性、便携性、保护性等等。这只是包装要考虑的设计和生产问题,包装还要考虑其他的销售和促销策略。没想到。你要做这么多准备和考虑。

解决方案:简洁只是好的设计表达方式之一,而不是屏蔽信息。

误区四

平面设计是实用艺术

这句话我们听的最多了,为什么错了呢?可以拆解分析。实用的艺术就是实用的艺术,这是一个激进的词组,实用就是装饰艺术,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没有问题。但是我们要思考设计是不是艺术。

事实上,并非如此。艺术在设计中占很大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这有点类似于分析设计和创意的关系。所以设计是实用艺术,作为定义是片面的,错误的,因为所谓的定义不是正确就是不正确。那么为什么设计不仅仅是艺术呢?我们举个例子,比如网页设计。

先不说web编程,这是另外一个概念,只在我们专业领域讨论。现在有一本很畅销的网页设计书叫《不要让我思考》,主要讲的是如何通过导航让用户自然地、不用思考地到达自己想要的地方,而不至于迷路。这是一个视觉过程,应用心理学,甚至是触摸欲望的感性行为研究过程。你认为有多少艺术精品?很多时候是一种科学。

正解:平面设计是一种感官策略。

神话5

好的平面设计靠的是灵感。

不要太依赖灵感,就像一个设计师说的,灵感就像闪电,你一年看到的闪电总量不到几分钟。的确,奇思妙想只占你工作时间的一小部分,那你就不能把剩下的几千个小时都设计出来吗?

不是,但不要刻意寻求灵感,偏离工作的思路。成熟的设计思维是完美的。也就是说,在面对项目的时候,通过分析、判断、定位、积累的经验和自己的知识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才是最根本的。一个成熟的设计师是稳重的,不是有灵感的杰作,是没有想法的* *。话说回来,灵感当然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如果出现了,你要学会抓住它。

正解:灵感可以做出好的设计,但好的设计不能靠灵感。

神话6

多看设计史上平面设计大师的作品。

你可能会疑惑,你没听错吧,为什么不让我看所有的大师作品?

不是不看,而是要少看,腾出时间看点别的。为什么?

福田樊雄是大师吗?当然,他是世界三大图形大师之一。但他成为大师的主要原因是他在图形语言上对人类的贡献。那我又要问了,福田做过商业设计吗?他做了吗?我当然有。作为一个设计大师,我怎么能不呢?但是有人看过吗?反正我没看过他的纯商业作品。主要是为了公益。其他师傅也是这样,很有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师傅当之无愧。

然而,这导致了学术设计师只学习制作公益海报,而不是真正的平面广告。如果设计师只做公益,那真的很美,很期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目前设计师的作用主要在业务上。再来看一些作品,是国外未来品牌在中国的集合。这些作品离我们很近,存在感很强。世界是由成千上万与时俱进的事物组成的。出来了就混进去了。

正解:多看国内外最优秀的团队和个人的作品。

误解7

平面设计免费。

在学校做设计相对自由,但出来做设计却受到重重限制。

1,时间限制

2、成本预算约束(你用多大的幅面,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后期处理,是否涉及第三方等。)必须考虑成本约束。客户让你三块钱做一个小册子,最后你烫金模切找人画插画。六块钱,一万册多三万块。我该怎么办?自己掏钱,做的再漂亮也没用。我每天睡前都把它挂在我的床前。

3.对图片使用的限制

4.版权限制

5、软件应用限制(有些合作项目需要统一软件等。,不能想用就用,这个后面会讲到),

有无数的限制可以谈。在这里,我们不能过多地谈论时间,总之,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正解:思维是自由的,设计是有极限的。

误解8

一个软件突破世界。

这句话听起来很不凡,也充满了自豪。其实我告诉你,这是懒人的借口和自我安慰。学习上的懒惰会给你以后带来无数的不便。我的建议是;分类法则设计软件。具体来说,每一类技术,找到一个最专业和有针对性的软件。

对于一些大家熟悉的位图处理,一定要用PHOTOSHOP。不用说,我们都知道矢量图形。ILLUSTRATOR和Corldraw至少懂一个,最好精通,因为两者都很优秀,都有对方无法达到的功能。

比如做透明渐变,CDR可以一步完成,而AI可能要十步。AI和ADOBE的各种软件都有很好的兼容性。再加上我刚才说了,合作的时候需要统一软件。我们不能说别人会用ai。我只知道cdr,然后在cdr和AI之间转来转去。最后,里面的很多颜色信息和文字信息都丢失了,后果非常严重。

正解:用软件,对症下药。

神话9

沟通是客户人员的事。

在学校做设计是安全的。最多就是被老师枪毙。商业中的设计要经过很多关,包括内部主管,领导,客服人员,团队成员,老板。外部客户,对接团队成员,部门领导,小老板,大老板,大老板小米的口味建议太阴险了。有竞争者和你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