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商标的语义差异
中文摘要
习语是一种结构和意义都很稳定的语言结构。成语精辟、生动、优美、形象、寓意深刻。它们是反映文化概貌的一面镜子,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中西文化孕育了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成语。本文从地域环境、民族风俗、价值观三个方面分析了英汉习语的含义,指出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和习惯,从而使英语学习者了解英汉习语所依赖的深层文化差异。作者建议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树立跨文化意识,教师在向学生传播语言的同时应传授文化知识,从而加强文化意识的教学。同时,参考奈达的转换生成翻译法,探讨在学习英汉习语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中英文化差异,从而帮助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恰当、更自如地运用所学语言。
关键词:成语;中西文化;矛盾
一.导言
语言是文化的容器和载体。习语是语言精华的核心,体现了强烈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负载。“习语是指从语言的长期使用中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短语和短句。它包括固定短语,典故,谚语,谚语,谚语,俚语,俚语和歇后语或停顿后的表达。言简意赅,形象生动。”【1】(p 119)成语是一种在意义和结构上相对稳定的语言结构。这种结构上的稳定,应该归功于它是历史文化沉淀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文化烙印。每个民族都有反映自己文化的习语。这些成语反映了民族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是反制各民族文化差异的一个小窗口。习语中有许多文化因素。本文试从地域环境、民族风俗及意义、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它们进行分析和比较。
二,英汉习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一)、区域环境差异
“每种语言都有许多词汇来表达与其地理环境相关的特征。英汉习语中的地理生态环境对一个民族文化模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2](p70)
1.区域生活环境差异
例如:①许多水滴会使船沉没。
许多桩会使船沉没。(对应中国谚语:水滴穿石)
②老鼠逃离沉船。
船沉了,老鼠试图逃跑。(相应的中国谚语:树倒猢狲散)
③小漏洞会使大船沉没。
一个小漏洞会使一艘大船沉没。(对应的中国谚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④暴风雨中的任何港口。
这艘船在暴风雨中没有选择港口。(对应的中国谚语:行色匆匆)
让别人的沉船成为你的航标。
别人的沉船是你的灯塔。(对应的中国谚语:前车之鉴)
以上谚语都能反映出英语岛国文化的特点,而与之对应的汉语谚语则具有大陆文化的特点。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在英国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对英国人来说,航海一直都很重要。英国海军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二战中,盟军被德国击溃至法国海滨城市敦刻尔克时,由于英军熟悉大海和航海,30万英法联军获救。英国人设法将它们运过英吉利海峡运往英国。这让不懂航海的德国人大吃一惊。正如丘吉尔所说,英国人是海洋生物。许多英语谚语源于他们的航海经历。”【3】(p 142)沉船,沉船,巨轮,港口,shipreck等词汇都与航海密切相关。中国虽然靠海,海岸线长,但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黄河流域,离海很远。中国历史上只有一次具有国家背景的大型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虽然其航程和吨位规模都强于欧洲航海时代,但由于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实行海禁政策,中国航海业未能很好地利用郑和下西洋所取得的成就。虽然有一些与航海有关的成语,但数量不多,而且“海”字在汉语中有神秘、遥远、不可思议的含义。石头、树木、堤坝、道路和汽车都与陆地活动有关。当然,这些表达,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都是比喻性的。在表达这些相似的意思时,英汉两种语言的尖锐区别在于,英国人把自己的航海经历作为生动诙谐的谚语的来源,而中国人则从陆上活动的经验中吸取营养,产生谚语。
2.地理位置、气候、山川的差异。
翻译界著名的东西方之争就是一个例子。在汉语中,“东风”常指赞美。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东风是温暖和煦的,代表着春天和美好的事物,因为东风吹过万物复苏,春天归来象征着进步和向上。西风凛冽,象征苍凉。在东方,“东风”来自海洋,带来雨水和丰收,所以有“西风冷”、“东风暖”、“东风压倒西风”、“东风夜开万树”等词。更有吹落满天星斗如雨”(辛弃疾),“旧路稀西风稀”(马致远)。在西方,“东风”一词传入内陆,带来疾病和病菌,所以英国诗人和作家一直对西风赞不绝口,对西风嗤之以鼻。“雪莱的《西风颂》,讴歌了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的西风,表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英国有句话叫西风送春。就像中国的东风,查尔斯·狄更斯曾经写过多少个冬日我看见他鼻青脸肿地站在风雪和东风中。”【4】(p 180)原因是英国位于西半球,东临大西洋和欧洲大陆。西风从大西洋缓缓吹来,给英伦三岛带来了春天,据说西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东风象征着“寒冷”和“不愉快”。中国西部有高山,东部有大海。夏天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被称为太阳像火一样燃烧的说法。而英国则位于西半球和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夏季是温暖宜人的季节。人们常用“漂亮”、“可爱”、“温柔”来形容,如“一燕不成夏”,表示只有一件幸运或美好的事,不代表一切都好。
同时,英汉习语也清晰地反映了山川的不同。中国盛产竹子,汉语中有许多与竹子有关的成语。如《胸有成竹》《势不可挡》《青梅竹马》《竹报平安》等等。中国人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新事物的蓬勃再现。外研社出版的《汉英词典》翻译的是“如雨后春笋”。“而且,中国文人历来崇竹,咏竹,崇竹高洁忠厚。比如郑板桥的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根扎破岩,千锤百炼依然坚挺,任东西南北风”咏竹,流传千古。竹子的魅力,挺拔的竹子,高风亮节,凉风习习,体现了中国人的高贵品位,凝聚了中国仁人志士的文化心理。”[5](p103)英国不是竹子的原产地。英国人在家里从来没见过竹子。他们不知道竹子长得快还是慢,也想象不出雨后春笋的势头。就连英语中的竹子这个词也是从法语中借来的,所以竹子在英语中没有联想意义,也不可能有与竹子相关的成语。
(二),民族文化差异的含义
“民族风俗的意义是指在词汇直接意义的基础上,加上民族文化色彩的意义。它是语义民族性的体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心理特征,具有民族文化特征。两种语言中实体指称意义相同的词语,往往具有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意义。”[6](p119)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汉成语中关于狗的成语。中文里“狗跳墙”是指坏人走投无路时,会不择手段;“狗靠人势”比喻走狗,奴隶靠主人的恶势力欺压群众。“狗是懦夫”形容坏人的行为像猪或狗一样卑鄙。中国有句话叫“挂羊头卖狗肉”,反映了汉族人扬羊抑狗的传统观点。中国人普遍认为狗是比较卑微的动物,所以狗经常被用来形容坏人。英语中关于“狗”的成语有:一只同性恋狗;每只狗都有它的日子;帮助跛足的狗跨过栅栏;一个幸运儿。“狗”是英语国家人们饲养的宠物,深受喜爱。说英语的人普遍反感东方人吃狗肉。再比如“‘老狗’和‘老狗’看似对应的词,但其民族文化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是骂人的,后者含有褒义,指的是‘一个年老有经验的人’。”[7](p200)这些都反映了东西方对狗截然不同的传统看法。然后还有西方关于“蝙蝠”的成语,比如“have bats in the belfry”,可见——蝙蝠通常会给西方人带来不好的联想。对中国人来说,蝙蝠是好运、健康和幸福的象征。这些联想来自于蝙蝠的名字,与“福”谐音。有些图画或图案把“蝙蝠”和“鹿”画在一起,很受欢迎,因为“蝙蝠鹿”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力量,就像“福禄”一样。红蝙蝠因谐音“鸿福”而格外受人喜爱。她是一只猫(她是一个非常恶毒的女人。),但国内很多人会觉得她像猫一样温顺。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猫在中国人眼中是一种善良可爱的形象,而在西方猫有狡猾的意思。
民族文化意义的差异也反映在英汉习语中隐喻的不同载体上。例如,英国人用狮子,而汉族人用老虎来描述力量、勇敢和危险。”[8](p200)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虎”是百兽之王。比如“龙盘虎”、“虎跳龙”等词中的虎,就有“兽中之王”的威严之意。“虎”也用来比喻“勇猛威武”,如“虎生龙活虎”、“虎背熊腰”、“虎口活蹦乱跳”等。在汉语中,“虎威”用狮子来代表,而不是英语中的老虎。狮子象征着“力量”和“勇敢”,英国国徽的中心图案就是狮子。因此,英国也被称为“英国之狮”。“拧狮子尾巴”的意思是“冒犯英国”。成语“太岁头上动土”(即拜访一个重要人物问问题,获得一些好处)和“最大的一份”(最大或最好的一份)都体现了“狮子”在英语文化中的权威。
(三),价值观的差异
在王振亚主编的《实用英语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本文介绍了张岱年等人在1994中提出的六元组理论。“这六大理论具体分为物质、社会制度与组织、科学与艺术、语言与其他交流系统、习俗与行为模式、价值体系(包括世界观、民族性、审美观和思维模式)。这六个组成部分或层次概括了人的主要特征。正是这些特征将人与动物和自然区分开来,自然就构成了广泛的文化。”[9](p2)以下是价值差异的一个例子。
中国人处理事情的礼貌、涵养、文明程度“由你决定”。“作为客人,你要服从主人的安排,不要为难主人,也不要提出主人做不到的要求。这是对主人的尊重。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在欧洲人看来,“客人在家里”是一种非常混乱的思维方式。”[10](p92)中国人善于统筹兼顾,注重集体全面性,即习惯于把事物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考虑。孔子主张“爱人为仁”,孙中山主张“天下为公”,毛泽东主张“为人民服务”,“人多好办事”。中国人重视的社会价值只是把人当作群体中的一员,人只能无条件地把自己的命运和利益托付给所属的群体。”中国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天人关系,或者说天人关系,天人关系。“[11](p 110)中国有句古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诸葛亮取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以火攻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它强调自然与人为的紧密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文化强调人对自然的适应、协调和感恩,以人与自然的亲和为其文化价值基础。
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往往强调“个性”,所以意见往往过于分散,难以调整。西方文化强调天人对立,注重向外探索,从而形成了英美人勇于开拓、进取、征服自然、以人类智慧主宰天地的人生观,所以英语有成语知识就是力量;;英美人喜欢求变求异,善于抓住机遇,大胆冒险。所以,英美人的口头禅是“我会努力的”“上帝帮助他们。”西方文化精神在国外推动了对权利的崇拜和对物质经济的追求,形成了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信条。
结合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西方人的价值观差异表现在个人本位和伦理本位取向上的差异。中国人崇尚“人伦本位”,可以说是群体本位,或者用更现代的说法,集体主义。参考别人,领导、家人、同学、同事、亲戚、朋友、邻居形成一个群体“磁场”,似乎没有这个磁场的影响,什么事情都做不成。【12】(p 261)而英美文化的主线是以个人为中心,或者说是个人主义。“英语中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来源于拉丁语‘个人主义’这个不可分割的东西。在近代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许多思想家把‘个人主义’视为一种永恒的人性,是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判断善恶的主要标准。西方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体系,主张一切价值都以人为中心,个人本身具有最高价值,个人是人生的最高目的,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方式,社会是实现个人目标的手段,所有个人在道德上都是平等的。”[13](p43)
第三,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习语不仅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而且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对比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看到英汉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制约着英汉习语的产生及其内涵和意义的差异。因此,只有深刻理解英汉文化的不同特点,才能深刻理解英汉习语的含义并正确使用。
关于中国文化的误导和神话在西方比比皆是。中国人民有责任澄清错误信息。西方要正视它并不容易。中国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是肤浅的。没有艰苦平等的对话,东西方文化鸿沟难以消除,世界文化与发展繁荣的关系也将是一句空话。因此,中国人应该加强文化意识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在语言教学的同时传授文化知识。加强文化意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2)语言教学和文化意识教学应同时紧密结合。(3)随机教学。根据教材,不仅要讲解概念,还要讲解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它的知识面,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和交际常识。(4)差异比较。(5)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4](p159)
成语的学习是个大问题。外语读者在学习成语时无法将文本信息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因此很难建立理解词语所必需的意义连贯。学习给读者造成意义真空或与读者文化心理相冲突的习语,不仅要善于处理表达形式的差异,还要谨慎处理其文化信息。我们不仅要弥补源语文化的缺省以避免口译中的障碍,而且要基于目的语文化来解读源语文化,为目的语读者服务。这里看奈达的转换生成翻译法,即“先取一个句子,回溯出结构最简单、语义最清晰的核心句子;第二,从源语言翻译这些核心句子;第三,根据翻译后的核心句子,生成目标语言中的表层句子。”[15](p72)将转换生成翻译法应用于成语学习,强调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到成语表达的核心意义,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等效或等效的概念和意象,用相应的目的语表达出来。
四。结束语
学习者可以从上述分析中窥见英汉习语背后的深层文化差异,但详细阐述英汉习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超出了本文的范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大,英语的实际应用功能日益凸显,本国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以及对外国文化的尊重和接受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回避的内容,这就要求语言学习者超越文化障碍,以开放的心态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和理解自己的母语文化和外国文化,即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