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蟹和大闸蟹有什么区别?
关注螃蟹是因为它非肉,高蛋白,黄澄澄的奶油味十足,鲜美可口,使得每个秋天大家都非常喜欢吃螃蟹。这就带来了很大的消费市场。
由于水稻生长期的限制,从投放蟹苗到收获商品蟹通常只需要四个半月,造成了商品蟹太小卖不出高价的问题。河蟹市场规格约100克,市场价仅30元1斤。目前黄金周销量排名第一的大闸蟹,“一般最好的都是220到325的母蟹,或者225到420的公蟹”,价格不菲,最便宜的卖120元/500G。
为了让稻蟹长到20两以上,卖个好价钱,养殖户采用早期精耕细作,即常规的蟹种在插上稻苗后会放苗,但如果在养稻苗的同时打开母蟹放苗,
将螃蟹的生长周期提高到6个月。这样养殖出来的稻谷蟹会增重20-30克,价值变化很大。像2两的母蟹,40块钱就能卖到1斤。
为了从耕作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农民们长期劳作,并付出他们的智慧来确保我们的饮食更有营养。而农民的正常努力,却成了很多不法商贩用来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最好产品。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他们用米蟹冒充大闸蟹。
这些不法商贩用“洗蟹粉”将两只以上的米蟹洗干净,然后挂上65438+1的“防伪环”加上买来的号码,套在蟹腿上作为防伪标签,冒充大闸蟹出售。这种“洗蟹粉”是记者采访水产行业的一位研究人员后了解到的,“洗蟹粉”和“洗虾粉”都是工业原料——草酸。而且“洗蟹粉”的草酸含量可能比“洗虾粉”更高,毒性更大。
“洗”出来的普通米蟹确实和大闸蟹在风格上是一样的,但是“洗”出来的蟹有危险,吃了“洗”出来的蟹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因为
“洗蟹粉”的主要成分草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除锈剂。有漂白和还原作用,有一定毒性。其酸度是醋酸的65,438+00,000倍。同时还含有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会使人体内的pH值失去平衡,过量摄入草酸也会引起体长结石。
差额1,大闸蟹
大闸蟹是河蟹的一种,学名中华绒螯蟹。广泛分布在我国北方从辽南到珠江的漫长海岸线上,其中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味道最鲜美。一般来说,大闸蟹是指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
以前,大闸蟹生长在长江口附近,长成幼蟹后,逆着长江迁徙,生长在长江下游的湖泊、河流的支流中。
大闸蟹的爪足用于觅食和御敌,手掌内外边缘密密麻麻长满绒毛,故名中华绒螯蟹。杂食性动物,如鱼、虾、螺、蚌、虫、蚯蚓、昆虫及其幼虫,都可以作为大闸蟹的动物饵料。
螃蟹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角质化有帮助。还可以为儿童佝偻病、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补钙。我国南北沿海湖泊分布广泛,其中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味道极其鲜美。其中以固城湖大闸蟹最为著名,素有蟹中之冠的美誉。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其他著名的大闸蟹还有太湖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长荡湖大闸蟹。
2.稻谷蟹
稻谷蟹为河蟹,又称“蟹”或“大闸蟹”,节肢动物门的甲壳动物。河蟹横行。
头胸结合的头胸甲呈方形,坚硬。身体前端有一对眼睛,侧面有两对非常锋利的蟹齿。螃蟹前端的一对附肢叫爪足,表面布满绒毛;爪足后面有4对行走足,扁平而长;腹部四肢已经退化。河蟹的雌雄可以从它的腹部来区分:雌蟹腹部呈圆形,雄蟹腹部呈三角形。中华绒螯蟹经常在江河、湖泊和沼泽的泥滩中打洞,夜间活动,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每年秋季经常洄游到河口产卵,次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然后逆流而上,继续在淡水中生长。河蟹鲜嫩的肉是一种受欢迎的食物。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一种大型甲壳动物,属于绒螯蟹属,分为21节。因为头胸段是相互愈合的,所以全身分为头胸腹两部分。成蟹背部深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的平均长度为6-7厘米,宽度为7.5厘米
中华绒螯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一种珍贵的淡水产品。
大闸蟹和稻谷蟹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但就口感而言,大闸蟹吃起来鲜甜,口感更好,当然价格也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