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假标签怎么处罚?

印刷假标签怎么处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印刷虚假标签侵犯他人商标,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标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伪造、制造、销售伪造或者未经授权的注册商标标识2万件以上,或者违法经营额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的;

(二)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商标标识1万个以上,或者违法经营额3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2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伪造、制造或者擅自销售伪造、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额在10万件以上,或者违法经营额在2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5万元以上的;

(二)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两个以上注册商标标识五万件以上,或者违法经营额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假冒商标的行为

这种侵权行为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二)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三)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四)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第一种行为是打假,其他三种都是打假。假冒注册商标是最严重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商标相同”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没有区别。

“近似商标”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在字体、读音、含义、图形构成和颜色,或者其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或者其立体形状和颜色组合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容易使相关公众对其商品来源产生误解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的商品有特定联系。

“类似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者等方面完全相同的商品。,或者相关公众普遍认为相关且容易混淆的。在确定商品或者服务是否相似时,应当基于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一般理解进行综合判断。商标注册的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和类似商品和服务分类表可以作为判断类似商品或者服务的参考。

以上知识是我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回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假冒印刷品侵犯他人商标,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假冒注册商标罪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