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衣服通常需要多少米的缝纫线?

用“公式计算法”计算螺纹用量

这种方法是根据各种针迹的形状特征计算出单位针迹的耗线量,进而计算出一定长度织物的实际耗线量的公式。

公式的计算可分为三步:首先,根据针脚的形状特征,将针脚的几何形状理想化,假设为规则的几何形状。例如,平针的每一针都可以假定为矩形或椭圆形。第二,根据假设的几何形状,计算单位线迹的用线量。每个单位针脚所用的线的数量包括一个线圈所用的线的数量和每个线圈与相邻线圈相遇的线的数量。3.根据单位线迹消耗和线迹密度公式,计算出适合实际应用的计算一米长线迹的耗线公式。

以平针(301)为例,我们可以得到:l 1 = 2+0.2 dt+0.26d/(nm *δ)1/2;L2 = 1.57+0.16Dt+0.36d/(Nm *δ)1/2

上式中L1 ——假设平缝纫线为矩形时,缝制一米长织物所需缝纫线长度(m)的计算公式。L2——当平针假定为椭圆形时,计算缝纫一米长织物所需缝纫线长度(m)的公式。d—针脚密度(线性可变单元的数量/2厘米)。t指织物的厚度(mm)。nm——缝纫线的公制支数。δ是指缝纫线的比重,纯棉线约为0.8 ~ 0.9g/cm3,涤棉线约为0.85 ~ 0.95g/cm3。

例如,已知用平针迹缝纫,针迹密度D=9,织物厚度t=1.2mm,缝纫线60s/3涤棉线,缝纫总长度为6.5m,计算用线量。

计算:假设针脚形状为长方形,则nm = 1.693 ne = 1.693603 = 33.86。

l 1 = 2+0.2×9×1.2+0.26 * 9/(33.86 * 0.9)1/2 = 4.58m,缝线总长度= L1× 6.5 = 4.58× 6。

假设针脚形状为椭圆形,L2 = 1.57+0.16DT+0.36d/(nm *δ)1/2 = 1.57+0.1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