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赚钱?
一个博士生讲了一个故事,他大学同学在北京的时候,听说有个桥在征集名字。他跑去问,被告知很多用过的名字不能用来命名。他不肯放弃,问是否可以用公司的名字来命名这座桥。负责人说可以,但是公司要出钱,这个同学可以拿15%的提成。这次他赚了80万,差不多是四五年前的事了。中国人的传统是反对偷汉奸,反对乘虚而入。他们可以努力工作赚钱,而不是用资本或智慧赚钱。据说任何人想这样赚钱,心理上都会接受不了,哪怕是创业实验室和创业园的学生听到了。总有点不服气或者有些嘲讽。有时他们甚至会说,“我们不从这个赚钱”。那语气里透露出来的,一个是对金钱的不屑,一个是对赚钱手段的不认可。深圳一女大学毕业生,听说商标法修改了,个人可以持有商标,就用国外某名著的名字注册了商标,在网上卖。一个星期后,她被一个香港商人买走了,赚了十几万。后来她申请注册了一家专门从事商标开发的公司,然后转给希望拥有自己商标的企业。但是最近听说商标局对个人注册商标有新的管控政策,她的公司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但是我觉得国家商标局是多此一举。我问博士生对注册商标开发公司的看法,他们都说这是新的社会分工。我完全同意,开发商标的名称,把人们的智慧转化成某种知识产权,卖给社会,不就是推动社会进步吗?那些专著在社会上留存了很多年,没有人想到把它们开发成商标。为什么到处游说阻止某人赚钱?假设没有这样的公司,人们可能不会想到这种发展思路,或者企业要养一批人来做这些事情,那岂不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中国不挣钱,说明中国给世界各国打工。中国每年都有三件人做的成衣。大量的人工,大量的精力,大量的材料消耗,换来的是微薄的加工费和老板们丰厚的资本利润率(但利润很少)。我们的经济全部致力于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大量的材料消耗将使中国未来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源压力。如果现在不赚钱,以后就更不可能赚钱了。它的起源是什么?是人比社会上的人更受重视的观念。我们有多少老师树立了创意致富的观念?不用说,他们富不起来。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能告诉社会靠创意致富。前几天去广州某大学做广东省创意经济研究会的巡回讲座。有一个老师在台下看起来很合格。他不停地摇头,喘着粗气,皱着眉头,然后走出去又走进来,表现出对新事物缺乏热情。我似乎在浪费他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我们的教育中,教师仍然依靠劳动来教育学生。用中国20年甚至30年前,发达国家60-80年前的思想教育学生,没有坏处。你注意到我们的学生到处找工作了吗?他们在找什么?不是很多人是靠创意找的,而是靠材料相关的“专业技能”。我不说教育的内容,只说老师们自己的想法。那些保守落后的老师,会不断暴露自己保守落后的教育理念。再高级的内容,学生也会因为老师的口是心非而失去思想的升华。创意经济在于创意教育,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唉,急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