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药店同仁堂是怎么创立的?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的老字号。其原名“同仁堂乐家老铺”,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本店经营中药材及丸、散、膏、丸等各种中成药,以选料真、加工精、药味全、疗效显著而闻名天下。

同仁堂大药房创始人姓乐,祖籍浙江宁波。祖先早在明朝就来到了北京。起初,他只是按铃走街串巷行医,卖些药维持生计。直到清初,后裔乐尊才被带进太医院,然后开了“乐嘉老铺”,后来改名为“同仁堂”。至此,为同仁堂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四十一年(1702),乐冯明将药店迁至前门大栅栏路以南。同仁堂的前店后店都是生产销售的。它的车间就在离大栅栏不远的研磨厂附近。1706年,乐在宫廷秘方、偏方、祖传配方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往的制药经验,撰写了《乐氏祖传丸、散的配制配方》一书,明确提出“虽炮制繁杂,切不可省工;虽然你的品味贵,但你不会敢减少你的物质资源。历代同仁堂人始终坚守前人留下的戒律,树立“和而不同,无人不知”的自律意识,使得同仁堂的金字招牌长盛不衰。

同仁堂经营有方,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药店初具规模。同仁堂更大的发展始于雍正时期,当时它是清朝的御用药房。雍正元年(1723),同仁堂奉皇帝之命,向大清帝国大药房献药,是唯一的官药。此后188年(八帝之后),同仁堂为清宫玉山大药房提供药品。

起初,同仁堂只向帝国药房提供一些生药材。但由于同仁堂制作的中成药配方合理、质量好、疗效高,宫中御药局也要求同仁堂派人到宫中帮助配药。同仁堂进宫献药,不仅提高了同仁堂的社会知名度,也为同仁堂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同仁堂跟帝国大药房打交道,最大的好处就是先拿药,再发货,这样同仁堂的经济实力会大大加强,更有竞争力。

同仁堂无论是选材还是制作都非常讲究。他们有400多种中成药,配方合理,用量适宜,疗效显著。

清末北京有天惠、天成、隆盛、汇丰四大药行。这四大药店都和同仁堂有业务往来。同仁堂是大药店,四大药店都是同仁堂先选的。大山人参、鹿茸等。去营口药店采购,麝香去河南选。

在生产工艺上,同仁堂始终坚持“加工虽繁,必不敢省工;口味虽贵,但你也不敢减少物质资源”。有些药满是燥,存放时间越长,燥越少,味道越纯,药效越高。比如虎骨酒,要在缸里存放两年才能出售;再造药丸应密封保存一年。这种做法不仅积累了成本,而且占用了更多的设备和仓库。但为了提高药品疗效,同仁堂坚持这样做,赢得了购药者的信任。

清末,乐师繁衍为四大分支。有四个兄弟:乐孟凡,乐仲凡,乐范凡,乐樊姬。

同仁堂由这四家分店管理,要求每家分店每年从同仁堂领取一万两银子。此外,还允许他们在同仁堂托运自己的丸、散、膏、丹等药品。

当时同仁堂店的员工大多是朋友或者亲戚,所以员工也是分派系的。他们在向顾客推销药品时,都极力把家属委托的药品介绍给在店里买药的顾客。这种方式损害了同仁堂的公共利益,经营场景非常混乱,对同仁堂的发展非常不利。

后来乐嘉四家代表开会,* * *同意取消寄售制,允许各分店对外开店,可以使用“乐嘉老店”的招牌,但不能使用“同仁堂”的名称。此后,各个分店陆续在外面开药店。

民国十年(1921),乐孟凡在乐嘉老店开设“宏仁堂”药店。随后,乐忠范开设了乐家老铺的“宏济堂”药店,乐家老铺的“大仁堂”药店也在乐家范开业。

民国十七年(1928),国民政府从北京迁至南京,身为孟乐粉丝的乐都州开设了南京同仁堂。这种做法违反了当初制定的“亲情协议”,遭到了其他三个分支的一致反对,并为此大吵了一架。

在大家的压力下,北京同仁堂的大掌柜乐沈心(乐渡舟的哥哥)不得不辞职,这件事就此打住。

继分公司之后,乐又成立了一个南京同仁堂、三个宏济堂、五个乐仁堂和四个宏仁堂。乐忠范设夷陵殿1座,永仁殿3座,怀仁殿1座,培仁殿1座。岳创办了两个济仁堂、一个乐顺济堂和一个弘德堂。在欢乐季节的众多分店里,设立了十个大仁堂和一个树人堂。这30多家“乐嘉老店”遍布津、沪、长、港、长、港等地。北京同仁堂遍布全国,对同仁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