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有哪些最新的食品安全事件?

以下是信息

2010食品安全事件1:所有乳制品都要检测三聚氰胺。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了《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根据细则,采购系统应确保对采购的原料乳和原料乳粉及其加工品进行批次三聚氰胺检验。

根据细则,乳制品包括液态奶(巴氏奶、灭菌奶、调制奶、发酵奶);奶粉(全脂奶粉、脱脂奶粉、部分脱脂奶粉、混合奶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奶酪等。).

2010食品安全事件二:推广“铁强化酱油”引发争议

或者可能造成食品安全。

10 10月2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强化办公室在北京宣布,由中国和全球营养改善联盟共同发起的“铁强化酱油项目二期”当天启动,目标是用三年时间推广到全国,让更多的人买到铁强化酱油。

然而消息一出,一则持怀疑态度的相关新闻开始在网上广泛传播。有专家质疑,酱油中的补铁成分“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可能导致人体缺乏钙、铁、锌等物质。“会影响锌的吸收,孩子吃了长不大。”这位专家还表示,有研究称,人体血液中铁的含量越高,患癌的可能性就越高,应该通过调整饮食来实现补铁。

这位专家的观点被广泛关注,相关文章被媒体转载。许多人甚至批评铁强化酱油,称“有致癌风险的产品不应上市”,“不应强迫没有生病的人吃铁强化酱油”...一方面是政府部门的大力提倡,一方面是营养专家的公开质疑,铁强化酱油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

相关阅读:

卫生部推铁酱油引发争议。

专家说吃铁酱油没有危险。

喝铁酱油补铁,经济有效。

杭州很多餐饮企业都用铁酱油。

2010食品安全事件三:南京小龙虾引起的肌肉溶解事件

今年七八月份以来,南京医疗机构陆续收治疑似因食用小龙虾引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患者。截止2010,12,南京* * *共收治23例与食用小龙虾有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

事件结果:9月7日下午,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小龙虾致疑似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事件。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分析,小龙虾疾病疑似病例为少数个体与食用小龙虾有关的一过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属于Haff病,与食用小龙虾有关。

相关阅读:

小龙虾事件导致小龙虾被冷落。

追踪吃小龙虾导致肌肉溶解的全过程

2010食品安全事件4:卫生部拟禁用面粉增白剂。

65438+2月65438+5月,卫生部监督局网站就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公开征求意见。同时,据说计划从明年2月65438+起禁止面粉增白剂。消息一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根据征求意见的公告,2011 12 1禁止在面粉生产中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此前根据相关标准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的面粉及其制品,可销售至产品保质期结束。情况说明是这样解释的:为最大限度减少过氧化苯甲酰退出对行业的影响,政策调整实施时间将定为1年左右,主要考虑面粉的生产、销售和进口周期。

相关阅读:

卫生部宣布停止使用面粉增白剂。

面粉增白剂是否禁用,引来各方争议。

2010食品安全事件5:蘑菇漂白事件

近日,北京小学生张浩发现“蘑菇被漂白”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北京市食安办发布“食用菌合格率97.73%”的市场抽检结果后,中国食用菌协会4日在媒体上表示,不相信小学生的实验结果。相反,在某网站发起的民意调查中,超过1100票选择了“信任小学生”,只有8票投给了“信任工商局”。

所有缔约方的答复:

北京市食品办:蘑菇表面荧光增白物质来自包装污染。

6月1日,北京市食安办公布了近期北京市场上蘑菇制品荧光增白剂物质专项监测结果。3个样品表面检出荧光增白物质,抽样检验合格率为97.73%。据专家分析,蘑菇表面的荧光增白物质来自包装污染。

工商质检部门:我不应该管。

一斤蘑菇扔进盆里,洗菜水很快变成了纯白色。结合各地出现“荧光增白剂涮蘑菇”的报道,家住沙坪坝的家庭主妇刘贤平希望能有部门出面检测一下,给公众一个放心的答案。但记者昨天联系了四个部门,没有一个单位能管这件事。

蘑菇男孩回应:我的研究是科学的。

“我的实验方法是科学的,我的调查报告中从未出现过‘90%’这个词。”昨晚,北京阜外小学六年级学生张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在接受工商部门约谈时,首次回应了“90%的鲜蘑菇都是漂白的”以及自己的调查不科学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