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的特产是什么?

南安的特产是什么?

南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该县位于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定名为“东安郡”。我收集了南安的特产是什么。欢迎阅读。

芥菜

不是所有的芥末都可以被称为彭盛之芥末,只有原产于彭盛之的黑芥末可以被称为彭盛之芥末。对于芥,彭中华有这种信心和好感。

说起鹏华榨菜,大家可能都知道“鹏华榨菜百战百胜”的传说。

据说清光绪九年冬,丰州解元黄在彭华花美村的花美桥上题词,吃了一顿芥菜宴,赞不绝口。他回来时,用轿子把10多棵新鲜的芥菜树带回了丰州。

轿子增加了100多斤。走到半路,轿子们开始叫苦连天,认为芥末只是“普通的东西”,建议丢弃一些以减轻重量。当时黄杰远坚持留下,下了轿子自己走,让芥子坐在轿子里。

那时候能坐轿子的都是有地位有名气的人。黄洁源的做法让沿途的人惊讶不已,笑称“鹏华芥菜胜洁源”,因此得到了鹏华芥菜的美誉。

时至今日,榨菜仍是彭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或做成干烫菜,“捣烂菜”或鲜吃。

彭化榨菜腌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加工方法。尤其是精制的“臭菜”,可以保存几年甚至几十年,味道和质地不变。同时具有药用和营养价值,成为地道的土特产,深受人们喜爱。

泉州龙眼

泉州枕山面朝大海,气候温和,湿润多雨,龙眼生长所需的自然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是最适宜龙眼种植的地区和发源地。龙眼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历史,泉州特产龙眼干是丝绸销往海外的主要商品之一。早在1978,晋江、黎城、南安就在农业部和全国供销总社确定的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之列。65438年至0997年,泉州南安被授予“中国龙眼之乡”称号。2014泉州龙眼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泉州龙眼种植面积43万亩,总产量4.7万吨。龙眼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福建省和全国地级市前列。全市万亩龙眼乡镇15个,百亩以上龙眼养殖场166个,被誉为“龙眼洋”。泉州龙眼品种资源丰富,堪称中国“龙眼品种资源宝库”。原产泉州的龙眼品种(或品系)有79个。引进品种40多个,登记品种110多个,占全国龙眼品种的三分之一。泉州龙眼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闻名中外。“东碧”是泉州“稀有”的特有品种,被誉为“鲜龙眼之王”。全州主栽品种严复,通过品种鉴定,被公认为罐头加工的最佳品种,被誉为加工“龙眼之王”。曾荣获巴黎国际博览会旅游美食金奖的有绿希、康尔美、康怡园、圆山、裕鑫、龙珠山、喜多多、康怡园等。

曙光红薯

2013,11,“曙光红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顺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初审,正式进入为期三个月的公告期。不出意外,今年2月,黎明村的红薯将正式拿到这张“国家身份证”,成为继丰州镇石婷绿茶之后,我市第二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昨日,记者带着好奇走进黎明村,探寻小红薯争取“国民身份证”背后的故事。

黄辉曾经是著名的红薯村。

黎明村是由东村、坑、西山、窝内、土地山五个自然村组成的村庄。

石婷绿茶

南安石婷青,又名石婷茶,是一种炒青的石婷绿茶,以“三绿三香”的品质风格而闻名。形状紧凑,身骨厚重,色银灰带绿,汤色清亮翠绿,叶底鲜亮翠绿,是集“三绿”之美;口感醇厚爽口,香气浓郁,似兰花,又似绿豆、杏仁,素有“三香”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