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原红牛的繁育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草原红牛的育种过程;
中国草原红牛育种始于1953,主要分布在吉林、内蒙古、河北三省(自治区)的草原地区。从加拿大、新西兰引进的乳用短角公牛与当地蒙古牛分步杂交,改良阶段为1953-1972,并育成大量二代、三代杂种牛,从65438。
1973—1979为杂交固定阶段,从杂交牛中选出理想的杂交公母,按等级进行杂交固定;1974,“草原红牛育种”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同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成立了三省(区)草原红牛繁育协作组,拟定了《草原红牛繁育方案及鉴定标准》。1979年6月成立了“草原红牛育种委员会”,修订了《草原红牛试育种方案》和《鉴定试行办法》。
1980—1985是自交的改良阶段。采用综合等级评定和连续育种的方法选择和保留优良种牛,并采用同质和异质远缘选择。同时确定种公牛后代,推广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使牛的生产性能和遗传稳定性明显提高,达到预期育种目标。1985年8月20日,农牧渔业部在赤峰市组织召开了“草原红牛品种验收及品种标准审定会”,并命名为中国草原红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