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35种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的价值不断体现后,商标侵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目前行政或司法机关也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了规范,商标侵权所得财物可视为非法所得,予以没收。那么,35种商标侵权的违法所得如何计算?新《商标法》对商标侵权和违法使用商标行为设定行政处罚时,以违法经营额为基准设定罚款幅度。无论是新《商标法》还是修改后的《商标法实施条例》,都没有规定如何计算非法经营额。但以下法律、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文件对知识产权案件中如何计算非法经营额或非法产品价值有相应规定。可以作为商标侵权案件非法经营额计算的参考: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1]第19号)第十二条第一款:本解释所称的“非法经营额”,是指行为人在侵犯知识产权过程中制造、储存、运输,已经售出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实际销售价格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已经查明的侵权产品的标价或者实际平均销售价格计算。侵权产品未标注或者其实际销售价格无法确定的,按照被侵权产品的中间市场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