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端核心,华为传来好消息,院士们却泼了冷水。我们只剩下一条路了。

众所周知,中国是芯片消费大国,无论是成熟技术还是先进技术都有很大差距。由于早期的落后,虽然近年来芯片行业发展速度惊人,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光刻机的缺乏。

作为芯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高端设备,没有它就相当于“纸上谈兵”,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巨头们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因此,早在2018,SMIC就向荷兰阿斯麦订购了一台最先进的EUV光罩对准器。

但由于美国的限制,高端设备迟迟没有交付,这也让中国的芯片产业深陷泥潭。我们最熟悉的华为,因为缺乏“高端核心”,已经失去了领先地位。但SMIC在14nm的制程良率追平台积电后,却未能如期上报7nm的进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EUV光刻机没有到位。

诚然,阿斯麦一直在讨好中国市场,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但对它来说,主要是觊觎巨大的市场,一旦有了其他选择,绝不会冒险提供EUV光刻机。是真的。近日,阿斯麦传出新消息,光刻机设备再制造工厂和设备运营工程师培训中心要在韩国建设,似乎已经把韩国市场当成了“备选”。

与此同时,台积电、三星等芯片巨头也纷纷表态,将在美国建设先进技术生产线,以应对全球“芯荒”局面。面对产业链其他巨头的选择,中国的“高端芯”该何去何从?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华为的实力注定了今天会面临如此艰难的局面,但即便如此,它依然没有放弃在“高端核心”上的突破。

华为高管此前曾表示,只要华为负担得起,海斯将永远存在。言下之意,即使在不断布局基础芯片产业链的同时,华为也没有因为生产不出来而停止高端芯片的研发。

最近有消息称,华为的3nm芯片已经在路上了,并且已经申请了商标,命名为“麒麟”芯片。另外,又传来一个好消息。据快科技了解,华为已经向鸿蒙系统开发者提供了一款名为Hi3861的开发板,也就是说这是一款基于RISC-V架构设计的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芯片并非用于移动终端,而是为了帮助开发者更好地构建鸿蒙系统的生态,这也是为了应对ARM面临被英伟达收购的事实。如果尘埃落定,ARM的oauth2.0服务会不会受损还未可知,这个芯片也可以“以防万一”。

各种消息来看,即使海思没有盈利,华为也会一直坚持走自研的道路,至少在芯片设计上不会落后于全球先进水平。

看起来华为的态度很果断,我们都希望它能破局,但现实很残酷,这让华为看起来有点“悲剧”。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在第五届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上谈及EUV光刻机时如是说。这种覆盖65438+万个零部件,造价超过6543.8+亿美元的高端设备,仅供应商就超过5000家。它是全世界的结晶,一个国家或地区去做是不现实的。

院士的观点很客观,也很有道理,但这就像给华为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因为这意味着即使华为在设计上能有所成就,但目前制造光刻机的一些技术都来自美国,所以终究做不出来。

当然,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克服光刻机问题,包括量子芯片和碳基芯片的研发,试图绕过EUV光刻机,但难度相当大,需要大量时间。

从目前各方的情况来看,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避免急于求成,立足于当前基础技术的发展。

此前中科院也表示,国内主要需求还是在55nm芯片上,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产业链的独立比研发高端芯片更有价值。

因为光刻机的问题,SMIC也放慢了7nm工艺的进度,选择花700亿元重点发展28nnm工艺。目前华为业务重心的转移也说明了这一点。从手机业务转向软件和云服务,恰恰说明“高端核心”的问题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笔者不禁想起小时候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确,一切都很匆忙。我们始终相信“国产芯”独立的那一天终将到来,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