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鸭梨发展策略

锁住鸭梨的质量安全

阳新鸭梨被誉为“人间仙果”、“天然甘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小生产与大市场、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安全、优质、健康”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阳信以鸭梨质量安全为重点,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建立鸭梨标准化生产体系。阳新县成立了鸭梨产业领导小组、鸭梨研究所、鸭梨发展公司、鸭梨技校,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在乡镇建立了鸭梨技术服务队,在专业村配备了专业生产管理人员。全县有8000多名农民鸭梨技术员。

推广鸭梨标准化生产程序。阳信制定了《阳信鸭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和《阳信鸭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将阳信鸭梨标准化生产技术资料印制成册,发放到各村各户,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培训梨农3万人,显著提升了梨农的技术水平和水果生产的安全意识。

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施龙头企业建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在阳信,不管什么所有制形式,谁能带领梨农实行标准化生产,就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阳信建立了鸭梨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万亩,鸭梨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3万亩,出口商检注册果园1.5万亩。随着鸭梨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优质果率大大提高,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阳新获得“中国优质鸭梨基地重点县”称号,使这个鲜为人知的“鸭梨之乡”成为“名优梨之乡”。突破鸭梨绿色壁垒

林果管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农药杀虫,促进施肥,省工高产。而阳信则另辟蹊径,修剪、除草、灌溉、施肥、喷洒农药,科学杀菌杀虫,严格按照阳信鸭梨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有机肥、农药分开投放。

阳新鸭梨小指大时,梨农给鸭梨套上双层纸袋,避免农药污染,使整个生长期无药物、无灰尘,纸袋可直接食用。梨农称这种果实套袋技术为“穿衣”鸭梨。不仅如此,阳新县还根据不同季节的生产需要,聘请专家教授对梨农进行有机管理技术培训,研究推广了人工授粉、疏花疏果、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合理修剪等十几项先进技术,成功培育出水晶梨、长坝梨、早熟鸭梨等优良品种,极大提高了梨农的科技素质和有机管理水平。

在阳信,鸭梨专业村也是畜牧专业村,靠畜牧业为鸭梨的成长提供有机肥,发展循环经济。为了鼓励梨农发展养殖业,农村信用社出了新招,林权证可以贷款。科学管理,先进技术,使原本品质上乘的阳新鸭梨成为无公害、无污染、无残毒的精品水果,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阳新鸭梨种植面积20万亩,总产量2亿公斤,总收入2.8亿元。鸭梨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提高鸭梨的声誉

由于历史原因,阳新鸭梨久负盛名,但却是无商标、无产地、无质量标准认证的“三无”产品。它进不了大商场,出不了中国大门。为进一步提升阳新鸭梨品牌形象,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阳新县在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市场的同时,开展了鸭梨系列知名品牌活动。先后完成了原产地证书商标注册、出口商品检验注册认证、绿色食品A级认证等“阳信鸭梨”品牌建设。1990阳新鸭梨被指定为北京亚运会专用水果;1992获首届农博会金奖;1994获首届中国林业博览会金奖;1998被评为名牌产品;2007年被评为“中国名优水果”;2008年,它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水果...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许多国家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对生产基地、产品保鲜加工和包装车间进行注册和认证。阳信心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顺势而为,在完成出口泰国、香港的商检注册认证后,正在积极办理出口欧盟、东南亚、俄国的商检注册、EUREPGAP(欧洲良好农业规范)认证、ISO9000认证。

经过几番雕琢,阳新鸭梨终于成为了国内外的名牌产品。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阳信雅丽不仅主导国内市场,还将产品销往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品牌经营标志着阳新鸭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重塑鸭梨的特色品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营养的水果成为新的消费需求。为了满足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阳信加大了对功能性梨的研发力度。

阳信按照多品种开发、系列化发展、早中晚熟比例的发展原则,加大了优良品种的引进、改良和开发力度。创造了新栽幼树“三年挂果、六年丰产、八年亩产超万公斤”的纪录,打破了“五年三桃四杏四梨”的黄金法则,全县育成梨品种56个。2006年,阳信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发出“富硒”梨,2007年又研发成功SOD梨。经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检测,百克SOD养心鸭梨中有4080个酶活性单位,符合SOD鸭梨标准(国际标准为百克鸭梨中有2000个酶活性单位)。硒是人体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能清除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继富硒鸭梨和SOD鸭梨研制成功后,富硒黄冠、香蜜宝、早酥等早熟梨已成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