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说再见了

1997年,全球流行乐坛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英国音乐剧第一女演员莎拉·布莱曼和意大利盲人歌手波切利演唱的歌曲《该说再见了》,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了古典流行的跨界音乐领域。仅在德国,这首单曲就卖出了300万张,成为德国历史上最畅销的单曲唱片;此外,它在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在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排名极高。

这首歌是德国拳击冠军亨利·马斯克在他传奇生涯的告别赛上演唱的,并特别邀请了他最喜欢的女歌手莎拉·布莱曼。萨拉接受了这一光荣的委托后,选择了这首意大利歌曲,并约定与原唱波切利合唱。然而,在1996年11月举行的这场拳击比赛中,亨利意外落败。当他上台谢幕时,《告别时间》的动人旋律同时响起,全场为之动容。于是,在一个传奇告别的同时,另一个音乐传奇正式出现。

萨拉·布莱曼出生在伦敦。18岁的她在大热的八卦剧场凭借《我把心丢给了星舰表演者》取得了第一次成功。发布第二首金曲后,莎拉参加了安德鲁·洛伊德·韦伯爵士的CATS演出。和普拉西多·多明戈一起

与韦伯的歌剧《Reqiuem》合作不久,她就在伦敦和纽约上演的音乐剧《歌剧魅影》中出演了克里斯汀这个角色。在萨拉·布莱曼的每一张专辑中,她无与伦比的古典和流行音乐都会得到令人惊讶的解释。

莎拉·布莱曼是当代最具传奇色彩的舞台女演员。她对韦伯代表作《歌剧魅影》、《安魂曲》的演绎早已成为音乐剧史上的里程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她和卡雷拉斯一起演唱了巴塞罗那奥运会主题曲《一生的朋友》。与安德烈·波切利合唱的《该说再见了》已经成为音乐史上的经典。在她的演唱中,古典和流行元素完美融合,这使得莎拉·布莱曼的音乐有着无穷的魅力。

莎拉·布莱曼(莎拉·布莱曼):是时候说再见了

百代制作英语和意大利语专辑。

专辑评论:

萨拉·布莱曼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如果你看过1994年巴塞罗纳奥运会的MTV,相信你一定还记得那个和卡雷拉斯合唱的女歌手。她迷人的声音令人难忘。这个人就是萨拉·布莱曼,一个来自英国的女歌手。莎拉在欧美流行多年。她主演的音乐剧《歌剧魅影》《猫》《歌舞》中的主题曲和歌曲广为传唱,莎拉也被誉为“音乐剧女王”。不过国内乐迷认识莎拉也就一两年的时间,因为莎拉的唱片很少进入国内市场。目前,有时间说再见了,伊登和莎拉?布莱曼演唱了《韦伯音乐剧的金曲》和《他们长得那么高的树》。一般来说,歌手或演唱者可以根据其发声方法,将其归为相应的演唱类别,或美声或流行。但是莎拉呢。布莱曼是个例外,所以很难把她归为某一种唱法,因为她美声和流行歌曲都会唱,而且两者听起来都很吸引人,所以各种各样的人都喜欢她的歌。你能说莎拉吗?布莱曼超越了通俗和古典,受到了高雅和通俗的推崇。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莎拉的专辑《该说再见了》。这部电影是1999年百代以“天使”的商标新发行的,录制了莎拉演唱的16首歌曲。曲目非常广泛,从法国现代作曲家坎特罗布的代表作《奥弗涅山脉歌集》中的《白乐罗》,到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的咏叹调《今夜无人能眠》,其中还包括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尤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意大利版主题曲《我心永恒》。你可以比较一下她和席琳·迪翁的原创歌曲之间的显著差异。席琳·迪翁的歌曲高亢激昂,歌曲的高潮部分似乎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令人应接不暇。莎拉用意大利语演唱的《我心永恒》被赋予了古典气息,整首歌配以交响乐。莎拉通过美声唱法重新诠释了这首流行音乐的杰作,听这首歌就像在欣赏一场歌剧。莎拉动人的歌声将听众再次带到正在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旁,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悲剧。莎拉的流行歌曲非常悦耳。她那迷人的嗓音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它的音色明亮、柔和、华丽,听起来优美精致,她的耳朵闪闪发光。

专辑的同名歌曲《该说再见了》由莎拉和盲人男歌手安德烈·波切利演唱。整首歌旋律优美,经典演绎,男女声结合天衣无缝,引人入胜。《一海之隔》是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整首歌在交响乐的开头突然变成了一首未来派的电子音乐。在歌曲中,莎拉用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进行了不同的演绎,听起来就像美声唱法和流行歌手的联唱,真的称得上是她的布赖特曼绝技!莎拉以她的勤奋、聪明和才华令世人惊叹。她不愧为“音乐剧女王”。

歌曲名称

01.没有人喜欢你

02.告诉我如何爱他

03.Tú quieres volver

04.步调一致

05.我在那里

06.比利蒂斯-格涅里克

07.谁想长生不老

08.拉·瓦利

09.自然死亡

10.爱你的人

11.在图尔蒂娜

12.该说再见了

13.我的宝贝女儿

14.哈利路亚

转自:运行维护室

莎拉。布莱曼的个人介绍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在唱片里听到了克里斯汀银铃般的声音而想到去伦敦欣赏歌剧魅影的现场表演。虽然这几年莎拉·布莱曼已经不再唱这种脚色了,但这个为她量身定做、轰动全球的角色,却仿佛注入了莎拉·布莱曼的精神,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

莎拉·布莱曼的演唱充满了个人特色,让人充满了困惑和想象。就像大海航行的水手听到罗蕾莱的歌声,变成了方向感,变成了美声女神。她的音质纯净通透,唱不食人间烟火的角色时显得特别可怜,让我们对她的出身和音乐成长背景产生了怀疑。

莎拉·布莱曼于1960年8月出生于英国朴茨茅斯。她的父亲是一名房地产经纪人,母亲是索霍区的一名舞蹈演员。莎拉·布莱曼的母亲忘记了女儿,带着她到处学习芭蕾、唱歌、表演和各种比赛。因此,她了解了许多古典作曲家的芭蕾舞音乐,而她的父母喜欢听20世纪60年代的重金属摇滚音乐。因此,在两种音乐文化的冲击和交融下,为莎拉日后发展跨界音乐奠定了基础。

从小就到处参赛的莎拉,十三岁就在音乐剧《艾伯特和我》中出道,之后她去了正统的表演艺术学校,比如英国的艾蒙豪斯芭蕾舞学校,伦敦艺术教育学院,皇家音乐学院等等。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时,她加入了一家大型流行舞蹈团,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二十岁的莎拉参与了韦伯音乐剧《猫》的选角,获得了贾米玛的表演,赢得了韦伯的高度赞赏。他们进一步在1984年韦伯生日那天结婚。然而,在这次婚姻之前,她与管弦乐队的经理安德鲁·格雷厄姆·斯图尔特有过一段五年的婚姻,婚姻号码是1978-1983。与韦伯结婚后,在丈夫强大的音乐支持下,莎拉的歌唱事业突飞猛进。虽然她在1986以《歌剧魅影》登上巅峰,但她后来的《爱情观》票房并不好。不久后,他们宣布离婚。尽管如此,莎拉·布莱曼至今仍是韦伯心目中的头号女演员,更是韦伯音乐剧中“永远的头号女主角”。

离开韦伯后,莎拉虽然更加自由,但却失去了与绩效发展相关的强大资源。她尝试过音乐剧相关的舞台和电影表演,但效果并不好。最后,她决定发展“歌手”路线。此时,她的男友,英格玛合唱团的创始成员弗兰克·彼得森开始担任她的唱片制作人,制作了她的《潜水》、《飞翔》、《该说再见的时候》、《伊甸园》等专辑,其中《该说再见的时候》是为她找的,既经典又流行。《月光女神》和《韦伯音乐剧选段》在台湾的销量也超过了10万张。

除了精湛的唱功,莎拉·布莱曼(Sarah Bleiman)其实还是一名唱片收藏家,收藏的CD超过8000张。所以通过很多不同类型的音乐欣赏,她可以游走于音乐剧、经典、跨界之间。除了《猫》《歌剧魅影》之外,她还表演和录制过音乐剧,包括《夜莺》《爱情观》《格兰帕》《格兰帕》。莎拉·布莱曼(Sarah Bleiman)的兴趣是看电影,未来除了唱歌,她还打算写音乐和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