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的历史起源
根据苏格兰威士忌协会的说法,苏格兰威士忌是由一种叫做“Uisge Beatha”(意为“生命之水”)的饮料发展而来的。
15世纪,苏格兰威士忌更多的是作为感冒药使用。
11世纪,爱尔兰僧侣到达苏格兰传播福音,带来了苏格兰威士忌的蒸馏技术。
1780,合法酒厂只有8家,而大大小小的非法酒厂却有400多家。他们只能通过偷工减料来生产威士忌,苏格兰威士忌的名声正日渐“败坏”。
1823年,英国议会颁布消费税法案,为合法酒厂创造相对宽松的税收环境,同时大力“围剿”非法酒厂,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苏格兰威士忌行业的发展。
1831年,苏格兰推出了柱式蒸馏器,可用于连续蒸馏,大大提高了蒸馏效率,从而降低了威士忌的价格,使其更受欢迎。爱尔兰历史学家认为,最古老的苏格兰酿酒厂(位于埃拉岛的伊斯拉伊)位于爱尔兰对面,而最古老的威士忌酿酒厂爱尔兰布什米尔斯(Irish Bushmills)正式成立于1608年。
他们还证明,啤酒厂在正式成立之前已经生产了一段时间。他们用1602英国出版的《彭布鲁克郡的描述》中的话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来自爱尔兰的大部分移民过去都是手工艺人,他们生产大量的‘蒸馏酒’,然后骑着马和骡子在英国出售”。苏格兰历史学家通过展示关于用大麦酿造蒸馏酒的最早书面记录来捍卫他们的观点。
这些记录是在苏格兰文献1494中发现的。在当时的英国财政部编年史中,有这样的记载:“付给约翰·科尔特兰修士8桶小麦,用于酿造蒸馏酒。”(八球麦芽给修道士约翰·科利弗用来做葡萄酒)这些小麦足以生产超过65,438+0,000升的葡萄酒。* * *关于威士忌的起源,爱尔兰威士忌和苏格兰威士忌都承认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生命之水(蒸馏酒)”(拉丁语叫aqua vitae,威尔士语叫uisge beatha)。后来逐渐变成苏格兰的威士忌,爱尔兰的威士忌。威士忌的分类主要依据原料、储存时间、酒精含量、原产地。
根据原料的不同,威士忌可分为单一麦芽威士忌、谷物威士忌和黑麦威士忌。
根据威士忌在橡木桶中的存放时间,可以分为不同年份的品种,比如几年到几十年。所有苏格兰威士忌都要求在橡木桶中陈酿至少3年。
根据酒精含量,威士忌可分为40-60度等不同酒精含量的威士忌。威士忌比较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产地和国家的不同,威士忌可以分为苏格兰威士忌、爱尔兰威士忌、美国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日本威士忌和其他国家的威士忌四大类。苏格兰威士忌,原产于苏格兰,由泥炭熏蒸产生的独特风味的干大麦芽制成。酿造工艺包括六个步骤:将大麦用水浸泡发芽、烘干、麦芽粉碎、入罐加水糖化、入桶加入酵母发酵、两次蒸馏、陈酿、混合。
苏格兰威士忌可分为四类:单一麦芽、纯麦芽、混合威士忌和谷物威士忌。
必须在苏格兰存放至少3年,15 ~ 20年是品质最好的成品酒。超过20年后品质会下降,颜色呈棕黄色偏红,清澈透亮,有焦味,烟味浓。美国威士忌美国威士忌的主要分类方法有:按基本生产工艺(纯威士忌、混合威士忌、淡威士忌)、按所用谷物(波旁威士忌、黑麦威士忌、玉米威士忌、小麦威士忌、麦芽威士忌)、按发酵工艺(酸麦芽威士忌、甜麦芽威士忌)、按过滤工艺(田纳西威士忌)、按国家监管体系(保税
玉米和其他谷物用作原料,原产于美国南部。添加小麦作为酿造原料的玉米经发酵蒸馏后,放入内部烧焦的橡木桶中存放2-3年。
装瓶时,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稀释。美国威士忌不如苏格兰威士忌浓烈,但有独特的橡木香味。爱尔兰威士忌爱尔兰威士忌的种类可以分为四类:罐装威士忌、谷物威士忌、威士忌单麦芽威士忌和混合威士忌。
特点:柔软,仿佛在口中燃烧。
起源于爱尔兰,以小麦、大麦、黑麦等麦芽为原料酿造而成。经过三次蒸馏。然后在桶中陈酿,一般需要8-15年。
装瓶时要用水混合稀释。由于原料没有经过烟熏和泥炭烘烤,没有焦味,口感绵软绵长,适合制作配制酒和其他饮料。加拿大威士忌加拿大威士忌的历史始于安大略湖之滨,19世纪初,英国移民在此建造了第一家酿酒厂。加拿大威士忌受法国人的影响,法国人在18世纪在魁北克生产朗姆酒。在酿酒师HiramWalker的影响下,加拿大威士忌在19世纪50年代发展迅速。
主要由黑麦、玉米、大麦混合酿造,经二次蒸馏,在木桶中存放4年、6年、7年、10年。销售前应进行勾兑。加拿大威士忌气味清新,口感清淡舒适。许多北美人喜欢这种酒。日本威士忌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原装日本威士忌诞生于1929,但长期以来,日本从高地进口发芽大麦生产蒸馏酒,日本人只是将其勾兑陈酿,并保留了苏格兰名称。
日本有个城市叫阿兴町,就是为了能用苏格兰语称呼当地的威士忌。
日本生产的威士忌主要以大麦(玉米)为原料,用铜锅蒸馏器或连续蒸馏器蒸馏,在装有雪利酒或波特酒的桶中陈酿。其他国家的威士忌传说都说只要英国人去过的地方,都能找到威士忌的仿制品,大部分分布在印度,而大洋洲人则是按照传统的苏格兰方式生产威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