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鸭的发展历程
2002年
繁华的商业区一直是大型商家聚集的地方。周黑鸭第一个跑到商场去卖卤菜。1997到2002年之前,周黑鸭和其他卤菜店一样,在航空路等市场开了三家店,每个市场有十多家卤菜店。竞争很激烈,但周黑鸭以其独特的品味占领了市场的一角。“在菜市场卖,和普通卤菜相比,周黑鸭没有优势,也很难做大。”朱玉龙说,周黑鸭在菜市场上势头很好,但名声不好,要另辟蹊径。既然要上街,就要找个热闹的地方。2002年,在武汉广场旁边,一家不到10平方米的周黑鸭商店开张了。把商店开到街上是周黑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同时,鸭翅、鸭架、锁骨等相关的鸭子休闲食品也一一列出。朱玉龙说,周黑鸭已经将传统的卤菜从餐桌食品转变为休闲食品,主要消费者是中青年人。
2005年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有足够的勇气,要耐得住寂寞。周黑鸭吴广店刚开业的时候,生意不好,很多人不了解它。卖卤菜有必要占这么好的位置吗?朱玉龙回忆说,当时一个月的营业额只够支付店面租金。为了扭转局面,他们开始在报纸上打广告,推出各种促销手段,只要能促销周黑鸭就想方设法。“我也在街上发过传单,但很多人收到后都扔掉了,所以我们干脆订了一个小包间,邀请市民来尝尝。”朱玉龙说,那时候我不知道这条路对不对,但是周黑鸭一定要做品牌的想法在我心里烙下了烙印。2005年,周黑鸭迎来了另一个转折点。等了三年,在武广商圈大量客流的帮助下,周黑鸭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同年,廖记棒棒鸡进入武汉市场,第一站是中南商圈。对于周黑鸭来说,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在成熟的商圈开卤菜店是对的。朱玉龙说,在他们去重庆等地学习廖记和晏子的成功经验之前,已经做了多年准备的周黑鸭就下定决心要把街边小店做好。2005年,周黑鸭开了8家店,其中5家是街边店,都集中在武广、中南等繁华地段。俗话说,先行者成为烈士,周黑鸭也表示不愿意当第一。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使得卤制品市场重新活跃起来,刺激了周黑鸭的努力。
自2006年以来
如果说在2005年,周黑鸭还在适应街边小店的模式,那么从2006年开始,周黑鸭已经全面扩张。当时,周黑鸭将原有的个人散户经营模式统一为“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的一级连锁经营模式。从前年开始,武广、中南等地不仅成为大型商业聚集地,也成为烩菜店的聚集地。昨天,记者在武昌街路口发现,短短200米内,汉口就有吴京、周黑鸭、晏子、廖记四家卤菜店。“同行聚在一起很正常,但是谁粘谁就不好说了!”朱玉龙说,选择覆盖面较好的网点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周黑鸭的一位经理说,“一起开店形成气候,利大于弊。顾客买了鸡吃,顺便买了鸭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