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胜镇乡村街道简介

东升街位于方胜镇穿心河以北,分为蔡家窑、一中北、胜利场、蔡家河子、新区五个居住区。2003年,共有778户家庭,30 265 438+0名居民。总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3476亩。农作物有玉米、高粱、大豆、小麦等。工农业生产实行农场耕作制和机械化作业,改变了旧的农业生产方式。东升街工业企业起步于70年代初,1994成为华北地区省级乡镇企业。Xi:2003年集团公司有16家企业,产品有热镀锌钢管、冷轧带钢、家具管、异形管、冷轧线材。螺纹钢、轻钢龙骨等。,年产量80万吨。此外,大型注塑、化工染料等企业合计21亿元。2003年实现利润4500万元,人均收入4840元。1989,东升街道成为河北省首个亿元村街道,先后被命名为“小康建设示范村”和省级文明村。

建国街位于该镇的北部。2003年有934户4318人。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3997亩。农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植树400亩。现有个体私营企业7家,个体工商户10户,主要经营家具、塑料制品、钢化玻璃、服装、五金等。2003年人均收入4320元。

新华街位于方胜镇大河西。2003年,有628户2688人。总面积2.69平方公里,耕地2562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大豆和棉花。有8家企业,475个商业服务摊位,以钢铁重组和塑料加工为主。2003年人均收入4330元。

菊花街位于镇西,菊花大队在1961,宏伟大队在1966,菊花街在1984。2003年有590户1895人。总面积2.29平方公里,耕地2363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个体私营企业150多家,主要包括塑料加工、服装、石英钟、吹塑复合膜、纸箱、钢管、钢木家具等行业。有40多个商业服务摊位。2003年人均收入4340元。

戎梵街位于小镇的西南部。2003年,共有235户人家,9,465,438+0名居民。总面积0.91平方公里,耕地1510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为主。现有个体私营企业32家,包括轧棉厂、化工厂、医疗器械厂、炼钢厂、高频制管厂等。2003年人均收入4100元。

建新街位于该镇的西南部。2003年,共有365,438+00户,927人。总面积0.9平方公里,耕地921亩,农作物以玉米和大豆为主。有一个农场,1600亩。有8个个体和私营企业,包括玻璃制品、化工、家具、制板和制管。2003年人均收入4202元。

东明街位于城镇的西部。2003年,有222户903人。总面积0.74平方公里,耕地936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高粱和豆类。现有个体私营企业25家,主要经营轧钢、制管、钢木家具、皮鞋、玻璃制品等。2003年人均收入3990元。

辛鸣街位于城镇的西部。2003年是辛鸣大队1961,宏盛大队1966,辛鸣街1984。2003年,共有204户777人。总面积0.68平方公里,耕地847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有30家个体私营企业,主要从事制造业和家具业。2003年人均收入3600元。

永明街位于城镇的西部。2003年有198户,841人。总面积0.83平方公里,耕地512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麦、高粱和豆类。现有个体私营企业35家,主要从事钢木家具、塑料印刷、钢铁重组、服装和食品加工。2003年人均收入3940元。

中华街,位于乡西南,原为农场军大队,1984改为中华街。2003年,共有5,565,438+0户家庭,2,275名居民。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1974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大豆。现有个体私营企业56家,主要经营装饰板加工、吹塑、钢木家具、烤漆、服装等。2003年人均收入3785元。

中山街位于镇中部,中山大队在1961,葛勇大队在1966,中山街在1984。2003年,共有872户家庭,2028名居民。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2005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和高粱。现有个体私营企业40家,主要生产铁管、钢木家具、钢化玻璃等。有70个商业摊位。年人均收入4325元。

胜利街位于镇中心。2003年,有474户人家,65 438+0 677名居民。总面积1.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亩,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个体私营企业28家,主要包括制管、包装材料、钢木家具、制板、服装、钢化玻璃、异型钢、五金电器等行业。个体工商户41户。2003年人均收入4610元。

向阳街位于该镇的南部。2003年有565,438+04户,265,438+065,438+04人。总面积1.81平方公里,耕地1491亩,农作物以玉米、小麦、大豆为主。个体私营企业188家,主要集中在家具、铟、服装、化工、汽车零部件等行业。2003年人均收入4335元。

前进街位于该镇的南部。2003年,有965户人家,3 693人。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2851亩,农作物以玉米、高粱、大豆为主。个体私营企业50家,主要有钢铁、制管、制版、冷拔等行业。2003年人均收入5125元。2002年被廊坊市命名为“30强村街”。

朝阳街位于该镇的南部。2003年,共有652户,1570名居民。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1273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大豆,有一个500亩的农场。有80家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家具、注塑、印刷、钢铁重组等行业。2003年人均收入3970元。

红旗街位于该镇的南部。2003年,有570户2096人。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2124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大豆。街道有两个工业小区,企业有制管、塑料、印刷、钢木家具、商标印刷等。其中,红旗商标印刷厂是河北省指定商标生产单位,业务覆盖全国各地。2003年人均收入4512元。

幸福街位于小镇的东南边缘。2003年,有700户人家,3,405人。总面积2.81平方公里,耕地3037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和豆类。个体私营企业18家,主要有轧钢管、铝合金制品、钢木家具等企业。个体工商户47户。2003年人均收入4618元。

红星街位于城镇的东部。2003年,共有627户365,438+002人。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2700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大豆。有14个体私营企业,主要经营丝网印刷、商标装饰、塑料包装。红星丝印厂的产品远销欧、亚、美等国家和地区。2003年人均收入5946元。

洪光街位于方胜镇东桥东。2003年有1143户,3211人。总面积3.32平方公里,耕地3368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麦、大豆和高粱。私营企业45家,主要集中在家具、服装、玻璃等行业。2003年人均收入5049元。

东方街位于方胜河东镇。2003年有601户2682人。总面积2.83平方公里,耕地2849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现有个体私营企业37家,主要生产钢化玻璃、塑料、地板革。40个商业摊位。2003年人均收入4505元。

东风街位于小镇的东部,西边有一条河穿过心脏。2003年,共有595户,2 865 438+09人。总面积2.82平方公里,耕地3212亩,农作物以玉米和小麦为主。有203家个体和私营企业,主要从事家具、制管、塑料加工和服装。2003年人均收入4830元。

民强街位于镇北,2003年680户,3000人。总面积3.13平方公里,耕地3344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高粱、小麦和大豆。有个体私营企业12家,主要从事制管、钢木家具、塑料印刷、服装等行业。2003年人均收入4430元。

建华街位于镇东,2003年有573户3000人。总面积2.45平方公里,耕地3053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大豆和高粱。个体私营企业包括塑料制品厂、冷拉轧钢厂、制版厂。2003年人均收入4645元。

石沟位于市区东南25.5公里处。该村建于北魏时期,因村旁有一条小河沟,河沟上方建有一座石桥,故名石沟。1981年65438+2月,石沟村被划分为四个行政村。

2003年,石沟一村有356户1610人。总面积2.49平方公里,耕地1980亩。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和棉花。有12个体私营企业,主要生产服装、胶合板、家具。服装厂生产的服装款式新,质量好,冲击了欧亚市场。液压件厂生产的液压缸多次获得省优、部级优称号。2003年人均收入3760元。

2003年,石沟二村有355户1.550居民。总面积2.81平方公里。耕地1987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为主。个体私营企业10家,主要生产木制品、化工、塑料、服装。该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品种齐全,款式新颖,出口国外。2003年人均收入3680元。

石沟三村每年有335户1.578居民。总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2444亩。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豆类和棉花。现有个体私营企业76家,主要生产家具、胶合板、家具。2003年人均收入3770元。

2003年,石沟村有416户,1698人。总面积2.22平方公里,耕地21.34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麦和豆类。有79家个体和私营企业,主要生产多层板、细木工板、塑料、家具和服装。生产的服装已经进入国际市场。2003年人均收入3685元。

北楼村位于该镇以西3公里处。该村建于明代,位于东电湖中央。相传赵国曾有一城,北建钟鼓二楼。明朝时,城在一次地震中陷落,南北二楼废弃为两个高台。后来村子形成了,北楼就是北楼。2003年,共有668户家庭,2980名居民。总面积5.58平方公里,耕地6128亩。农作物主要是棉花和玉米。有90家个体私营企业,主要生产家具。产品销往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人均收入4215元。

南楼村位于该镇以西4公里处。建村历史和北楼一样,住在南边的是南楼村。2003年有294名居民?户,1316人。总面积3.39平方公里,耕地2735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小麦。24 .个体私营企业。主要是机械加工,服装,木制压板。2003年人均收入4215元。

崔庄子村位于该乡西北2公里处。明代北伐途经此地,陕西人崔曾在此定居。崔姓迅速发展后,形成了一个村落,取名崔庄子。2003年,有890户人家,3 788人。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4569亩。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和棉花。有200家个体和私营企业,主要生产钢木家具。三强家具厂和新思钢木家具有限公司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和中东地区。2003年人均收入3708元。

新村位于该镇以西7.5公里处。1965年,方胜镇移民在此建村,故名新村。2003年,共有180户人家,895名居民。总面积2.15平方公里,耕地766亩,农作物有玉米、大豆、高粱等。2003年人均收入31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