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又好又新。
中国车市同样沉重,中国车市迎来15以来乘用车销量最大跌幅。全月1.699万辆2020年全国共销售乘用车,较2019同期增长-21.5%。环比增速-20.8%,是联合会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负增长值。
在整体下行的环境下,有很多自主品牌呈现出同比逆势增长的良好态势。从我们获得的15家自主品牌车企数据来看,有9家呈现增长,但大部分是销量不高的车企。同比下滑的车企中,BAIC新能源和上汽通用五菱跌幅较大,均超过50%。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的整体销量常年居高不下,这次暴跌对整体乘用车销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或许是因为销量不好,有一定的库存积压,又或许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真心贡献。上汽通用五菱不急着年后恢复生产汽车,而是让部分员工先恢复生产口罩。相对于急于申请恢复生产汽车的北京奔驰,很多人认为上汽通用五菱的做法是为国家做贡献,而北京奔驰只顾生产利润,不顾员工健康。但事实上,上汽通用五菱真的只是为了了解国家的“燃眉之急”而优先投产口罩吗?先看看上汽通用五菱的前身历史再下结论。
上汽通用五菱的前身诞生于1958。在中央“全力建设社会主义,力争上游,省地省时”的方针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兴建柳州动力机械厂新厂。一开始主要生产动力机械和军用物资,直到1961才正式试制拖拉机。1964试产成功,计划年产300辆,形成上汽通用五菱的雏形。
到70年代中期,该厂年产量已达5000台,成为中国八大拖拉机厂之一。然而,到了70年代末,拖拉机产品的销量开始下滑。到1980,积压库存达到1713。因此,该厂实行“以杂养专”的方针,于1982开始投产缝纫机和自动换梭织机。
但工厂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特长——动力机械,在生产缝纫机和自动换梭棉织机的同时,开始试制属于中国人的微型车。1984年,该厂生产的微型面包车通过了国家技术鉴定,当年投产的2300多辆微型面包车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直到1985,该厂完成了4224辆汽车的生产,同年更名为柳州微型汽车厂。
1987年,当代号为Z110OVH的面包车下线时,一个由当时厂里的大学生魏设计的五菱商标正式注册并启用,一直沿用至今。至此,大家熟悉的SAIC五菱前身——柳州动力机械厂转制而来的柳州五菱基本完工。值得注意的是,1985正式停产“专做杂喂”项目中的自动换梭织机,1989正式停产缝纫机项目。
之后柳州五菱是怎么成为上汽通用五菱的,然后又是怎么成为自主MPV的“王者”的?先不说这个。从上汽通用五菱(以下简称“五菱”)的前身历史中,我们注意到了“专靠杂”这几个字。也许这次五菱生产口罩是他们“以杂专精”的又一个开始。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五菱是第一家开始生产口罩的汽车企业。仅用三天时间完成试生产,日产量654.38+0.7万,获得国家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将口罩投入生产的车间是五菱旗下的集团广西德福特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原本为五菱汽车提供内饰生产。目前,集团已更名为广西德福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有所扩大。
五菱虽然宣布生产口罩,但表示该厂生产的口罩一部分将交由柳州市政府统一调配,支援防疫一线,另一部分将赠送给防疫一线战士、上下游产业链及其他合作伙伴。但疫情过后,这些生产线将何去何从?或者说广西德福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扩大经营范围后会有什么变化?
据了解,目前该厂已建成14条口罩生产线,疫情后遗留的生产线可能会继续生产。现阶段,各类口罩的零售价格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虽然五菱已经表示不会零售,但是疫情过后会不会零售我们不得而知。
其实疫情发生后,五菱把生产的口罩作为零售利润,我们也应该感谢五菱在疫情期间的努力。但这可能是“杂料育专”的项目之一。此外,我们还注意到,该厂的经营范围还包括消毒剂、洗涤设备和洗涤用品。这些也可能是五菱在疫情后“以杂品养特产”的项目。
从2018下半年开始,中国的汽车市场就出现了下滑的迹象,但时至今日也没有明显的回暖迹象。疫情过后,可能会有打算少买车的人,会继续持币观望。或许今年,中国车市乃至全球车市会更糟糕。最近车企开始生产口罩,可能是因为“专做杂支”,用其他非专业的项目来提供利润,以保全车企的整体生存能力。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感谢一些车企改造生产线,为疫情制造口罩和消毒用品。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