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009年雅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查

2009年是攻坚之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和CPPCC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积极应对重大挑战,努力解决突出问题,整体推进各项工作。库区移民工作、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又好又快态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居全省第七位;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7∶52.0∶2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9亿元,增长36%,增速居全省第三位;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85%,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指标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

2009年,我们迎难而上,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瀑布电实现蓄水发电。抓住移民工作的“牛鼻子”,大力推进库区工作。汉源新县城住宅建设开工654.38+0.45万平方米,竣工654.38+0.46万平方米;农村集镇和集中安置点住房建设完成94万平方米;新县城永久安置7311人,搬迁集镇和农村永久安置15466人;石棉库区4个集镇全部完成建设和移民安置任务。专项设施重建进度加快,永定桥水库大坝成功截流,国道108改线工程竣工通车,35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全部完成,库区工业企业一次性补偿17户,货币补偿17户,土地置换3户,重组改造42户。库底清理工作进展顺利,瀑布电站成功实现水闸蓄水和两台机组并网发电,移民工作“大会战”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灾后重建得到大力推进。全市灾后重建项目开工1885,开工率87%;完成项目1332个,完成率61.7%;投资6543.8+059.5亿元,占计划投资的64.7%。优先安排住房、学校、医疗机构等民生工程重建,农村永久性住房和城镇住房重建完成率分别为99.2%和73.8%;学校和医疗机构重建完成率分别为75.4%和89%。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的重建,农业、旅游、文化、服务业等产业的重建,生态修复、防震减灾体系的重建等。重建进度达到或超过省定目标。对口援建项目大力推进,湖北省完成116个援建项目,海南省完成101个援建项目,广安市完成30个援建项目。中期评估后,全市灾后重建项目调整为2377个,总投资272亿元。

积极应对危机。抓住瀑布电力建设、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政策机遇,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规划实施了一批关系雅安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初步缓解了长期困扰雅安发展的交通、电力瓶颈问题。力争扩大内需项目资金6543.8+0.29亿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7亿元。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在推动资源型产业转型、促进产业集聚方面取得突破。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财税、金融支持和优惠政策,做好资金、能源、交通等生产要素的统筹协调,采取临时差别电价支持企业生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增效爬坡过坎。全面落实“五缓四减三补贴”专项劳动保障政策,千方百计做好就业援助工作,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活跃旅游市场和消费市场。

2009年,我们抓住了机遇,提升了综合实力。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提高效率。富民强市战略有效推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3%,比全省高7.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九位。技术改造投资24亿元,增长61%;企业利润和销售收入分别增长71.4%和32.8%。与2008年相比,单位电能生产总值增加0.47元,每千瓦时税收增加0.075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81家,达到404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增加4家至43家,建安公司销售收入超过6543.8+0亿元。市工业园区纳入全省“1525”工程,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工业增加值和税收分别增长95%和100%。“3+1”优势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0%,新材料产业和光伏产业体系逐步显现。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增加值44.8亿元,增长3.5%。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8.9平方公里,已完成12座震损水库的治理。农机购置补贴2040万元。粮食产量增长2.1%,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市经济作物654.38+0.374万亩,其中茶园50.6万亩,茶叶综合产值25亿元。实施林业“百花工程”,实现林业总产值36.3亿元。生猪出栏量增加4.5万头,肉类总产量654.38+0.75万吨,畜牧业产值37亿元。农业品牌省级著名商标5个,“康砖”藏茶成为国家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市驰名商标零的突破。省重点龙头企业11,农民专业组织295个。转移输出农民工29.3万人,劳务收入6543.8+0.92亿元。名山大市、雨城进入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培育县;天全、雨城被列为全省林业强县;天全、禹城、荥经、石棉被列为全省退耕还林专项建设示范县;名山、天全被列为全省第一批新农村示范县。

第三产业稳步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70.3亿元,增长10.9%。旅游振兴工程全面启动,第二届中国雅安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第五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全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创造旅游综合收入3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和21.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4%,“家电下乡”销售额达到6543.8+0.2亿元,新改建“村镇”600个,新建“三农服务中心”426个。全市“三房”建设提供土地8.26亿亩,开工36.2万平方米,竣工30.6万平方米。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8.2%和28.8%。交通运输、餐饮、邮政、通信、中介服务和物业服务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2009年,我们同时采取了各种措施,我们的发展潜力继续增加。

项目投资增长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4.9亿元,增长64.5%;总投资占全省总投资的2.8%,创历史新高。新开工重大项目62个,是上年的两倍。制造业(不含电力)完成投资4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4%。不断调整优化项目库,大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提前开工建设一批交通、水利、市政、社会事业等重大项目。

枢纽建设已全面铺开。交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编制了《川西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规划了“4+1”铁路网和“6+2”高速公路网。成康铁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雅安至甘洛铁路得到省里支持。雅西、明琼高速进展顺利,雅乐高速正在建设中。改建国省干线350公里,启动灾后重建405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930公里。电力建设全面推进。电网投资654.38+0.46亿元,康定-崇州500千伏、安顺、草坝220千伏和2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500千伏瀑布输变电工程和4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建设。瀑布沟、深溪沟、大岗山等水电站建设加快。龙头石、沃金、宝兴等水电站建成投产,新增装机209万千瓦,累计建成586万千瓦。物流中心加速建设。编制雅安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川西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和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华丰等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多层次物流格局加快形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城市详细规划覆盖率100%。城市化率34.6%,城市绿化覆盖率33.9%。城市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竣工,改造背街小巷6条,延长截污干管6100米,市体育馆建成投入使用,市博物馆进入展示阶段,亚明快速路、滨江大道等项目顺利推进。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全市电力“一张网”进展顺利。5万千瓦以下水电站并入地方电网工作全面推开,5万千瓦以上水电站保留30%电力上大电网试点全面启动。启动通工工厂政策性破产,成功将工信部公布的9个汽车生产目录转移到雅安通工。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水管体制改革、兽医体制改革、电影管理体制改革、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城乡规划综合改革、市电影公司改制,积极探索文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快。雅安开发投资公司完成注册资本5.5亿元,流动资产23亿元,融资5.9亿元。雅安已融入成渝经济区成都都市圈,与成都签署了两市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与周边市县、湖北、海南、西藏的交流合作。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利用外资6543.8+00.95亿元,增长30.3%;其中,加工制造业接收52.8亿元,增长38.9%。

2009年,我们聚焦民生,社会建设继续加强。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建立了乡村教师岗位补贴制度和乡村教师周转房制度,实施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开办了我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98%的学生离开了板房,进入了永久性校舍。组织实施科技项目88项,高技术产业产值34.8亿元,增长22.6%。加强传染病防控和地方病管理,有效遏制甲型流感(H1N1)传播。探索实施长效节育措施激励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3 ‰。建成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253个广播电视“村村通”、272个农家书屋,启动有线电视网络资源整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第二届市运动会,组织并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和全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7个单位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开展雅安市志初编和防震减灾法宣传贯彻工作,顺利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档案、保密、扶贫、气象服务、社会科学、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社会慈善、红十字事业取得新进展。

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八大民生工程”投资6543.8+0.85亿元,增长64.8%。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医保市级统筹,雨城区纳入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增加164元/月,132万人纳入城乡低保,5.5万人获得城乡医疗救助。农民人均纯收入4488元,增长8%;解决了1.56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改善了1.36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新改建农村敬老院9所,集中供养“五保”率达43.6%。城镇新增就业16469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1.4%,城镇登记失业率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61元,增长13.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应控制在5%以内。改造城市棚户区65438+2000平方米,发放住房租赁补贴804万元,新增廉租房3000套,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51套。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展开,投入3.96亿元购置设备设施,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五五”普法全面实施,法制教育深化,平安创建整体推进,信访工作加强,治安案件下降10.2%,信访结案率达到66%。妥善处置汉源猴子岩山体垮塌等突发事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年”工作。各类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13.8%、9.2%、23.8%。开展“质量安全年”,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汉源、宝兴两县获批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启动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国家安全、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

在全力推进“三个加快”进程的同时,我们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加强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CPPCC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0件、CPPCC委员建议140件,办结率100%,办理质量进一步提高。便民服务点建设在基层全面实施,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现场办结率达99.9%,政务服务标准化进一步推进。深入实施公务员法,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积极推进国有资产整合,优化政府公共资源配置。开展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全市党政机关公用经费减少10%。切实加强对移民安置重建、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重大项目的监督审计,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回顾2009年的工作,我们成绩斐然,感慨万千。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建设家园,汇聚起无穷的信心和力量;各级干部挑战极限,奋力攻关,付出了无限忠诚和努力;社会各界人士一直风雨同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倾注了无尽的爱心和真情。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驻亚洲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四川农业大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帮助建设我们城市的湖北、海南、广安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2009年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仍然较多,城区房价偏高,教育质量亟待提高;一些地方、部门和少数政府工作人员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不高。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于一些领域。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