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气冷了,山东哪里比较好玩?帮我想想。

去青岛吧,青岛永远是座美丽的城市!

青岛港:感受港口城市的美丽风光。

青岛港位于胶州湾东、西岸,沿海岸线布置,长12.8km. * * *拥有码头13个,泊位71个。

青岛胶州湾的港航活动始于公元前2世纪秦汉时期,北宋(9世纪)板桥成为中国著名的海港之一。清光绪十八年(1892),建成青岛第一码头——前海栈桥。德占时期,在胶州湾东岸大规模修建青岛港,并于1898作为自由港向世界开放。小港码头建于1901,亚洲最大浮船坞建于1905。

解放后,青岛港的吞吐能力不断扩大。特别是经过近10年的发展,青岛港现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亿吨大港之一,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中国最大的原油码头和中国最大的20万吨级矿石码头早已闻名于世,而中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大型机械设备和巨型商船更是异彩纷呈。青岛港作为全国质量管理奖获得者和全国交通行业示范窗口,作为工业旅游景点具有特殊意义。

老港区参观路线

知识丰富,有鉴赏力,有教养。包括奋进雕塑、友谊花园、奋进大厦、穿越时钟、世纪码头、亚洲海拔基准面、走向世界雕塑、中国最大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世界前20)、万吨级船舶及大型机械设备、青岛港历史展览馆、集装箱大厦、26层俯瞰老港区等12个景点。在海上乘坐豪华游轮很刺激,还可以参观现代化的军舰。老港区的概况、地理知识、轮机及外贸知识、企业文化、对外开放、港口发展史等,让游客全面了解港口形象,增加对港口的认识。

黄岛油港区和前湾新港区线路

可见中国现代码头的实力。参观内容包括花园式油港(曾被推荐为世界500强环保企业)、中国最大的可装卸30万吨油轮的现代化原油码头、上升雕塑、世界第二大亚洲20万吨矿石码头和中央控制室、世界先进的高度自动化煤炭码头等。这些参观点展示了国际亿吨港口的宏伟气势、现代化生产管理水平和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前景。

海上观光豪华游轮

领略港口和城市的精髓。航行路线:青岛港大湾-新港区-青岛湾(栈桥、小青岛)-汇泉湾。

参观青岛港,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实地交流,获得外贸、商业、航运方面的知识。娱乐观光方面,船舶、码头前沿、高楼景点形成一种交叉的立体视觉,游客可以通过各种视角感受港口城市独特美丽的风景。教育上,港口的沧桑可以增强游客的爱国主义。

图片参考:/news.asp?id=883

八大关

八大关位于汇泉湾东部,东起太平角,西至汇泉角,北至岳阳路,南至海边,面积70余公顷。分为八大关别墅区、太平角旅游度假区、太平角、汇泉角、岳阳路游憩康复区五个部分。自20世纪20年代开发建设景区以来,一直是青岛的一块黄金宝地。

所谓“八关”,是因为有八条路(现为十条)以八关命名:韶关路、嘉峪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这十条路(加上函谷关和临淮关)纵横交错,在方圆形成了一个绵延数里的风景区。

八大关是青岛独特景观特色的最典型代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十条路上有不同种类的绿化植物。比如韶关路全面种桃,春天开花,粉红如丝带。魏紫遍布正阳关路,夏季开花。居庸关路是五角枫,秋天霜染枫红。紫荆关路两旁是一排排雪松,终年常绿。宁武关路是一片秋海棠...整个区域从早春到深秋不断绽放,是名副其实的“花街”。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以红瓦为基调的各种建筑,装扮着蓝天下的汇泉湾之滨。

八大关建筑造型独特,风格各异。有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丹麦等20多种民族风格的建筑。建筑精巧,堪称精品。由此,八大关有“世界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一百年来,八大关与国内外许多著名人物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要么住在这里,要么在这里拥有豪宅。韩复渠大厦、原帅大厦、朱德楼、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美国第七舰队柯克将军和太平洋舰队司令拜吉尔大厦...一长串名人说明了这八个标志的不同寻常。名人与八大标记的不解之缘,给这个地方增添了神秘色彩,也留下了许多佳话。

八大关也是著名的影视外景基地。多样的建筑使其成为电影外景拍摄的好选择。40多部电影和20部电视剧都在这里拍摄,至今很多歌手的MTV外景也选在这里。

八大关的著名建筑有:八大关别墅群、华士别墅、山海关路1号、山海关路5号、青岛钓鱼台、韩福居别墅、原帅大厦、朱德别墅、公主楼、宋家花园、居庸关11号、易居别墅、荣成路34号、汇泉路。

八大关还有著名的惠泉角、第二海水浴场、中央政治局青岛会议旧址、太平角、第三海水浴场。

图片参考:/news.asp?id=730

青岛崂山:风景秀丽的道教名山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西距青岛市约40公里,总面积446平方公里,环山海岸线87公里。

崂山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名山之一。其主峰名为“巨峰”,又名老顶,海拔1133米,是山东省仅次于东岳泰山的第二高峰。这里山谷幽深,泉瀑众多,古树名木,名花满山。崂山位于中纬度暖温带沿海地区,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山的南坡接收南方更多的暖湿气流,更加湿润,有“小江南”的美誉。山北坡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冬季相对温暖凉爽,故有“小关东”之称。整座山植被丰富,从北边的白桦树到南边的樟树和棕榈树。所以山上古树怪木郁郁葱葱,名花名草遍地。既有珍稀的桧柏和唐榆,又有宋代的珍稀银杏和元代的抗寒。春天有很多花,夏天有树,秋天有红叶,冬天有苍松翠柏。一年四季,整个崂山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自然画卷。

崂山古称崂山,又称老山、辅唐山、鳌山。崂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险峻险峻,翻山越岭太累。狱山的名字取自《凉疏笔记》,意为坚定不屈的山。唐玄宗在位时,派人到这里炼丹,为的是获得一种长生不老的药,下令改名唐山。元代著名道士丘处机来此,见此山形似巨型鳌山,遂改名鳌山。后人还编造了“敖裕化为山”的故事,使其披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直到清朝才正式命名为崂山。至今仍有十余座道观,在中国道教名山中仍有一定地位。

图片参考:/news.asp?id=728

栈桥:卧如长虹,是青岛的标志。

栈桥位于青岛湾中部。即使是没去过青岛的游客,也对栈桥的姿态非常熟悉,因为青岛宣传的很多图片,以及著名的青岛啤酒商标,都是以栈桥为构图核心的。

与市内最繁华的中山路连成一条直线,可以算是中山路从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部分。栈桥是青岛的象征。如果你不去青岛看一看栈桥,说明你没来过青岛。

沿着栈桥滨水漫步的游客可以看到,青岛湾像一弯新月,栈桥像一条躺在海浪上的彩虹,桥南端的回澜阁熠熠生辉。所谓“长虹的远引”、“飞亭的回声”指的就是这里,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

远处的小青岛小得像蜗牛,树影婆娑浓荫,还有一座曼妙的白色灯塔。

海湾的东、北侧,红瓦绿树交相辉映,各类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岬角的坡地上。海湾西侧的现代高层建筑紧贴海岸拔地而起,气势磅礴。沿岸防波堤由花岗岩构成,高出水面10多米。

栈桥景观在秋季涨潮时最具观赏价值,尤其是栈桥西侧的海浪拍击岸边,引发数十米巨浪,轰然倒塌,蔚为壮观。退潮后,海水退去100米,乱石滩上挤满了抢着挖蛤蜊的游客。

近年来,青岛开展了“留住海鸥”的活动。秋冬风平浪静的时候,成千上万只海鸥在海湾低飞,与蔚蓝的天空,远处的回澜阁,近处赏海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桥北海岸辟为栈桥公园,青松绿草,花木繁茂,回廊石椅,与滩礁融为一体,相映成趣。入夜,桥上、岸上的灯笼盛开,如玉兰花盛开,水面波光粼粼,映出远处小青岛的“琴屿浮灯”。栈桥西侧的海湾,两端礁石突起,中间是一座沙山,沙细而软,已辟为青岛第六海水浴场。

栈桥是和青岛同龄的建筑。始建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原为青岛最早的码头。当时清朝钦差大臣李鸿章要去青岛(当时叫胶澳)访问。按李鸿章的级别,他应该坐大型官船。但当时青岛只是一个小渔村,没有能力停靠大型公务船,所以他临时建了一个港口,后来翻修,一直使用。这是栈桥的原型。解放后,胶州湾修建了大型深水港(现为亚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栈桥失去了作为港口的使用价值。

图片参考:/news.asp?id=727

青岛海底世界

青岛海底世界位于青岛市莱阳路2号,毗邻青岛著名景点鲁迅公园和第一海水浴场,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水体4000吨。由青岛海洋馆和山东卢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开发的现代化大型海洋生态旅游项目,总投资2.2亿元。青岛海底世界主要由潮间带、海底隧道、四层地下观光建筑三部分组成,展览部分完全在地下。潮间带长35米;海底隧道长86.2米,宽2.5米。隧道拱形玻璃的弧度采用常规角度180度、大角度254度、圆柱形水体360度和窗玻璃的组合。走在隧道里就像在海底,大大小小的鱼在游来游去,人和鲨鱼在跳舞。地下四层有亚洲最大的单缸展示水箱,高达7.6米,展示一些珍贵的珊瑚生物。青岛的整个海底世界都被礁石包围,形成了山中看海的美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以及与水族馆、植物标本馆、淡水鱼博物馆的良好融合互补,使其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海洋生态大观园。青岛海底世界集水下观光和海洋科普教育于一体,填补了山东海底世界项目的空白,并取得了多项全国第一,形成了青岛黄金海岸独特而美丽的景观,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海洋生态大观园。

图片参考:/news.asp?id=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