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笔记
零陵是永州下辖的一个区,是我土生土长的故乡。更少的人知道玲玲这个名字。其实“零陵”这个名字比永州还要古老,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从零陵郡开始,但不是现在的辖区。汉武帝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闲为全陵侯,辖区就是现在的零陵,所以零陵在古代也叫全陵。
零陵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它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欧阳修曾经写过一首诗《零陵赋》:
画曾经知道零陵县,今天才知道画不如画。城垛就在潇水上,山川还比多。驿亭幽如渔,山石空明读书。想在玉溪买三亩地,一手提拔起来的毛东居然动了。
可见零陵山水秀丽,景色绝佳。是读书、钓鱼、生活的好地方。
小水河
零陵位于湘江上游,响水与小水交汇处。小水由北向南流经零陵,在平岛汇入湘江。《水经注·湘水》云:“无心者,清水深。”这条小河美丽优雅,河水清澈碧绿。她流淌了几千年,见证了零陵的兴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在一些地方见过水。虽然它们远近闻名,却比不上我身边的这条河。秦淮河太尘,西湖太商业化,漓江太热闹。只有这小水河,自然、质朴、宁静、清丽、闲适,清浅、闲适。没有游客的笑声,没有工业污染,只有她自己的脉搏在流动。她像一个处女,穿行在历史的深处,在喧嚣的世界里静静流淌,给浮躁的人们一片净土。
就是在这条河上,戴着帽子,扎着麻纤维的柳宗元,在大雪纷飞,鸟兽消失的寂静中独自垂钓,完成了他的精神救赎。他留下的《江雪》一曲脍炙人口,其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思想,为历代知识分子所推崇。
也正是在这条河上,柳宗元把自己沉浸在山川之中,用这条清澈的河流化解自己政治失意的孤独和愤怒。他写了《渔夫》:
渔父倚西山夜憩,晨学湘水清,炊为柴。太阳出云云消,青山绿水传来橹声。回头看渔船已经漂下地平线,白云在山间飘荡,互相追逐。
斯里兰卡人民已经逝去,但山川依然迷人。大师的情怀和才华融入了这一片山水,千百年来一直被人景仰。难怪陆游称赞潇湘:“花大价钱,会得到大山的帮助。不达潇湘,则无诗。”
侠客渡
小水以西有个霞客渡口,以前叫黄叶谷渡。因为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从这里过境,为纪念他,这里改名为霞客都。霞客渡是零陵古城五大古渡之一。
过去,人们往来于东、西城之间,在这里等候渡船。我读书的时候,两岸之间有渡船,是柴油机拉的。一旦开始,他们就制造出巨大的噪音。票价只有20美分,后来增加到50美分。
时间在继续,从这里的过渡一定是乘坐手摇的小垃圾。所以后来我读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读了两个拉渡船的孙子送人过河的话,脑海里就清晰地浮现出了霞客渡渡船的场景。
现在,渡口不见了,河上建起了一座美丽而坚固的浮桥,不仅连接了东西两座城市,也成为古城的一景。尤其是晚上,灯火通明,波光粼粼,桥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其实早在元代,为了方便两岸人民过河,这里就修建了一座浮桥,叫做“郑萍桥”。桥名寓意深刻,取古圣先贤“君子平其政”之意。
霞客都是用大青石铺成,拱形石门。我一直怀疑这是城门。每次去这里,都会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现在成了网络名人里打卡的地方,在这里拍照特别有艺术感。
刘孜街和玉溪
从霞客渡到楼梯,你就来到了刘孜街。也是青石铺的,街道两边都是木板铺的,古色古香。每次走过这条街,我的耳朵里总会回忆起郑愁予的“错误”:
我走过江南/季节里的样子像荷花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像一座小小的孤城/街道宛如青石/三月的春帘无声/你的心是一扇小窗/我的马蹄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一个过客...
在这条古老青石铺成的驿道上,听过多少马蹄声?多少路人来了又走了?谁是谁的梦中情人?季中出场摔了多少次?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再往前一点,就是柳子庙了。当然是为了纪念柳宗元而建的。刘被贬谪到永州后,先是住在福柯,后来又迁到西山——就是这个地方。在这里,他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永州八记》、《玉溪诗序》。
六子庙前台阶下来,就是玉溪。
是柳宗元的玉溪。
溪水清澈见底,两岸植被茂盛,岩石嶙峋。刘说它“险峻多石”、“幽静浅”,但它“善于学习各种事物,清澈美丽,嘹亮清晰。”千百年过去了,它还是刘笔下的玉溪,保留着原来的风貌,还能“愚人笑羡,乐而不去。”
这两年玉溪两岸进行了大规模的大修,人工建造了一座“古城”,都是飞檐高的仿古建筑。夜晚,灯火通明,人声嘈杂。各种肤色的人穿着古老的服饰穿梭在城市中,摆好姿势拍照。还有草堂音乐、王磐节日舞蹈等。,震耳欲聋,真热闹。
但我觉得这种浓厚的商业气息掩盖了玉溪的美好。
水镜巷
潇水以东,临江是大西门。大西门周边有很多巷子,老零陵的“九井十八巷”大部分都集中在这里。
其中最著名的是水晶巷。水晶巷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老巷子。巷子两边的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斑驳的墙面,腐朽的木门,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有一户人家,厚重的木门两边挂着一副小篆写的对联:“诗书传家,古井有人”,古意盎然。
只要稍微走进胡同,你就会看到一口著名的古井,它的名字叫泉泉。再往巷子里走,有一口古井,名叫艾石。在没有自来水之前,周围的居民从这两口井里抽取井水,用来洗衣服和洗菜,煮饭和制作泥浆。清澈甘甜的井水滋养着聪明淳朴的人们,培养着淳朴淳朴的民风。
在春泉井旁边的一个古宅里,专门做水晶巷的盐水鸭,注册商标是“春泉牌”。水晶巷盐水鸭用料考究,麻辣鲜香,是永州人的最爱。
走进水晶巷,就踏入了老玲玲火热的生活。狭窄的小巷,古老的木门,石头门框,风雨侵蚀的城墙,古井,都在向你诉说着那段遥远的历史。
巷子里安静寒冷,行人稀少。偶尔有三五个老人围坐在巷子里扯胡子(永州人常玩的一种纸牌活动)。旁边有一盆烧着的火,是木头做的。燃烧树木的香味给人一种闲适和安心的感觉。在巷子里,陶渊明写道“狗在深巷子里叫,鸡在桑树顶上啼”,但在巷子外面,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
东山
从大西门往东几百米就是东山。
杨万里有诗“晴雪时爱东山,柔红光冲阴山”。诗中,东山就是这东山。东山又名高山,《永州府志》中记载:“府城地势高高低低,四面丘陵,以高山为最。与城东隅相连,故名东山。”可见其地理位置相当高。山上古树参天,绿荫处处,自然风光秀丽。漫步其间,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我却觉得心旷神怡。
东山也是一个人人聚集的地方。山中有许多人文景观,如孔庙、武庙、火焰山和青山寺,都值得一看。
文庙自然是《文圣》中供奉孔子的地方。这座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伟。走进寺庙,我感到庄严肃穆。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被孔子的入世精神所影响!可以说,从古至今,中国的知识分子或多或少都有儒家思想的影子。
殿前檐下有两根汉白玉柱和两根青金石柱,柱上是龙凤舞的浮雕。堂内有朱题写的“忠孝”、“诚信”匾额。能把这两个字记在心里的学者才是真正的学者!
武祠是供奉武圣关羽的。离文庙只有一箭之遥。也是一座端庄雄伟的建筑,红墙青瓦,高檐。殿内有四根青金石龙凤柱,雕有雌雄龙。龙头很大,每条龙的嘴里都有一颗大珠。其中两条母龙也抱着小龙。看上去栩栩如生,仿佛要飞走了。看到这四根石柱,我不禁感叹古代石匠的伟大。在没有任何现代机械帮助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将龙凤雕刻得如此传神的?你是怎么竖起这四根大石柱的?很难想象。
与文圣孔子的“千古典范”、“德配天地”不同,武将关羽以忠义著称。庙里的关云长像前曾有一副对联:
这一夜,你是否举着一根蜡烛,以避免心中想起韩?
华容道不报答善举,当日眼中已无曹。
赞美的是关云长的忠诚和正直。
文庙与武庙并存,显示了零陵人尊文尚武的思想。
与武庙相邻的是Hokkeji。Hokkeji又名Kozanji寺,在东山山顶。建筑古朴庄重,四周古树茂密,环境幽雅。堂内有钟楼鼓楼,声声悠扬,日日深远。“山寺夜钟”是永州八景之一。
当初柳宗元被贬永州的时候,就经常来这个寺庙交游。这是他的精神家园。我想,这钟声和鼓声,也许曾经安慰过他当年孤独的心。伴随着悠扬的钟鼓声,他写下了《永州西阁新作》、《北阁建西阁诗》、《北阁西阁夜饮诗序》等作品。来表达他的感受。
绿田庵位于霍克基大雄宝殿后面,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出家练字的地方。怀素“圃中无纸,植香蕉一万余株,以供播撒,故名”。相传怀素读书时,一天之内写了几千张芭蕉叶,秃笔成坟,墨汁冲成池。因此,在绿庙旁边有比祖卡和墨池等古迹。如今,那片芭蕉林虽然没有一万株芭蕉那么多,但绿叶舒展,树叶覆盖,“不下雨,依然寒意料峭”,令人心旷神怡。
怀素虽然是个和尚,但妙杯里的东西,每次喝都会让他醉。喝醉了就在墙上、衣服上、器皿上随意写字,人们称之为“醉和尚”。李白有一首关于怀素的诗:
……
我老师喝醉了,就靠在绳床上,一会儿扫了几千张。风雨撼萧萧,落花雪茫茫。上到墙上,一排大如水桶的数字。
……
当时就能看出来。
零陵就是这样,山水人文相得益彰。只记得一二,但还有零陵楼、平洲书院、香菱山、周嘉大院没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