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地理位置

随州官方信息

邮政编码:441300

区号:0722

人口:258万

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处,东临武汉,西接襄樊,北接信阳,南接荆州。是湖北省的“北大门”,是国家实施由东向西开发西部地区战略的重要中继站和中转站。随州交通便利,京广铁路、汉渝铁路、西宁铁路、1117、2号、6号国道、“韩石”高速公路和在建的“随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随州是2000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全市面积9636平方公里,总人口25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0万)。辖曾都区和广水市,55个乡、镇和郊区街道办事处及国有农场,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610个行政村和居委会。1999,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1960万元(现价),财政收入8.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0元。

随州位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处。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是武汉这个特大城市向西北辐射的重要中继站和中转站。其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京广铁路、邯铁、107、316、312国道和即将建成的“韩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国家在建的西宁铁路从随州北部穿过,西宁铁路与邯郸的陡坡连接正在随州建设,形成纵横交错、不断延伸的交通网络。

随州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化工、汽车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卷烟为主体的工业体系。车轮、电梯、齿轮、油泵、油嘴、气泵、台钻、避雷针等产品闻名全国。7240帆布、牛仔布、牛仔布是国际市场上的热销品。铁树牌商标和铁树牌牛仔布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金奖。王牌和伟哥牌卷烟、高强度电瓷配件、L-乳酸、高效节能风机、PVC管材管件等60多种产品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优秀奖、创新奖。农业形成了优质水稻、优质小麦、优质棉花等九大国家级农业基地;香菇、油桃、银杏、大枣、李子、葡萄、板栗、银鱼产量居全省前列,是湖北省重要的林业、烤烟、蒜薹出口和鳄鱼养殖基地。其他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科技名城、全国体育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城市。

随州物产丰富,是国家优质水稻、优质小麦、优质棉花和商品牛基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0多种,其中金、铁、磷矿、大理石、重晶石、钾长石等资源已开发利用18种。有很多特产,比如茶叶,蘑菇,银杏,蜜枣等等?闻名中外。

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始祖颜地神农皇帝就诞生在这里。他耕种、种植谷物、品尝草药、繁荣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随州曾是隋文帝的封地,隋朝因随州而得名。随州山川秀美,大红山、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峰江等景区享誉省内外。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美轮美奂东华,明月川藏”的不朽诗篇赞美随州。被誉为“北楚天空第一峰”的大红山,集险峰、秀美山川、幽林、奇洞、醇泉、美湖等各类景点之精华,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丰江、徐家河水库两岸杨柳环绕,有“水上乐园”之称。平井、黄土、武胜三大古隘口,地势险要,巍然屹立,气势非凡。一切都令人着迷。